<!--{{{-->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rss+xml' title='RSS' href='index.xml' />
<!--}}}-->
Background: #fff
Foreground: #000
PrimaryPale: #8cf
PrimaryLight: #18f
PrimaryMid: #04b
PrimaryDark: #014
SecondaryPale: #ffc
SecondaryLight: #fe8
SecondaryMid: #db4
SecondaryDark: #841
TertiaryPale: #eee
TertiaryLight: #ccc
TertiaryMid: #999
TertiaryDark: #666
Error: #f88
/*{{{*/
body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a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a:hover {background-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a img {border:0;}

h1,h2,h3,h4,h5,h6 {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background:transparent;}
h1 {border-bottom: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h2,h3 {border-bottom: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button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Background]];}
.button:hover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border-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button:active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head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Mid]];}
.headerShadow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headerShadow a {font-weight:normal;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headerForegroun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headerForeground a {font-weight:normal;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Pale]];}

.tabSelected{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border-left: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border-top: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border-right: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
.tabUnselecte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Mid]];}
.tabContents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tabContents .button {border:0;}

#sidebar {}
#sidebarOptions input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Pale]];}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a {border:none;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a:hover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Mid]];}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a:active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wizard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Pale]];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wizard h1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order:none;}
.wizard h2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none;}
.wizardStep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wizardStep.wizardStepDone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wizardFoot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Pale]];}
.wizardFooter .status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Dark]];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wizard .button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border: 1px solid;
	border-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wizard .button:hover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wizard .button:active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 1px solid;
	border-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ColorPalette::PrimaryPale]] [[ColorPalette::PrimaryPale]] [[ColorPalette::PrimaryDark]];}
	
.wizard .notChanged {background:transparent;}
.wizard .changedLocally {background:#80ff80;}
.wizard .changedServer {background:#8080ff;}
.wizard .changedBoth {background:#ff8080;}
.wizard .notFound {background:#ffff80;}
.wizard .putToServer {background:#ff80ff;}
.wizard .gotFromServer {background:#80ffff;}

#messageArea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messageArea .button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border:none;}

.popupTiddl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border: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popup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border-left: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order-top: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order-right: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border-bottom: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popup hr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order-bottom:1px;}
.popup li.disabled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popup li a, .popup li a:visite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 none;}
.popup li a:hov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 none;}
.popup li a:active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 none;}
.popupHighlight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listBreak div {border-bottom: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tiddler .defaultCommand {font-weight:bold;}

.shadow .title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title {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subtitle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toolbar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toolbar a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selected .toolbar a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selected .toolbar a:hover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tagging, .tagged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background-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selected .tagging, .selected .tagged {background-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tagging .listTitle, .tagged .listTitle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tagging .button, .tagged .button {border:none;}

.footer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selected .footer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sparkline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Pale]]; border:0;}
.sparktick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Dark]];}

.error, .errorButton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Error]];}
.warning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lowlight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zoomer {background:none;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order:3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imageLink, #displayArea .imageLink {background:transparent;}

.annotation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2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viewer .listTitle {list-style-type:none; margin-left:-2em;}
.viewer .button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viewer blockquote {border-left:3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viewer table, table.twtable {border: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viewer th, .viewer thead td, .twtable th, .twtable thead t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viewer td, .viewer tr, .twtable td, .twtable tr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viewer pre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viewer code {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viewer hr {border:0; border-top:dashed 1px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highlight, .marke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editor input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editor textarea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width:100%;}
.editorFooter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ackstageArea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ackstageArea a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order:none;}
#backstageArea a:hov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
#backstageArea a.backstageSelTab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stageButton a {background:none;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order:none;}
#backstageButton a:hov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order:none;}
#backstagePanel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border-color: [[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backstagePanelFooter .button {border:none;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stagePanelFooter .button:hover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stageCloak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opacity:0.6; filter:'alpha(opacity:60)';}
/*}}}*/
/*{{{*/
* html .tiddler {height:1%;}

body {font-size:.75em; font-family:arial,helvetica; margin:0; padding:0;}

h1,h2,h3,h4,h5,h6 {font-weight:bold; text-decoration:none;}
h1,h2,h3 {padding-bottom:1px; margin-top:1.2em;margin-bottom:0.3em;}
h4,h5,h6 {margin-top:1em;}
h1 {font-size:1.35em;}
h2 {font-size:1.25em;}
h3 {font-size:1.1em;}
h4 {font-size:1em;}
h5 {font-size:.9em;}

hr {height:1px;}

a {text-decoration:none;}

dt {font-weight:bold;}

ol {list-style-type:decimal;}
ol ol {list-style-type:lower-alpha;}
ol ol ol {list-style-type:lower-roman;}
ol ol ol ol {list-style-type:decimal;}
ol ol ol ol ol {list-style-type:lower-alpha;}
ol ol ol ol ol ol {list-style-type:lower-roman;}
ol ol ol ol ol ol ol {list-style-type:decimal;}

.txtOptionInput {width:11em;}

#contentWrapper .chkOptionInput {border:0;}

.externalLink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indent {margin-left:3em;}
.outdent {margin-left:3em; text-indent:-3em;}
code.escaped {white-space:nowrap;}

.tiddlyLinkExisting {font-weight:bold;}
.tiddlyLinkNonExisting {font-style:italic;}

/* the 'a' is required for IE, otherwise it renders the whole tiddler in bold */
a.tiddlyLinkNonExisting.shadow {font-weight:bold;}

#mainMenu .tiddlyLinkExisting,
	#mainMenu .tiddlyLinkNonExisting,
	#sidebarTabs .tiddlyLinkNonExisting {font-weight:normal; font-style:normal;}
#sidebarTabs .tiddlyLinkExisting {font-weight:bold; font-style:normal;}

.header {position:relative;}
.header a:hover {background:transparent;}
.headerShadow {position:relative; padding:4.5em 0em 1em 1em; left:-1px; top:-1px;}
.headerForeground {position:absolute; padding:4.5em 0em 1em 1em; left:0px; top:0px;}

.siteTitle {font-size:3em;}
.siteSubtitle {font-size:1.2em;}

#mainMenu {position:absolute; left:0; width:10em; text-align:right; line-height:1.6em; padding:1.5em 0.5em 0.5em 0.5em; font-size:1.1em;}

#sidebar {position:absolute; right:3px; width:16em; font-size:.9em;}
#sidebarOptions {padding-top:0.3em;}
#sidebarOptions a {margin:0em 0.2em; padding:0.2em 0.3em; display:block;}
#sidebarOptions input {margin:0.4em 0.5em;}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margin-left:1em; padding:0.5em; font-size:.85em;}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a {font-weight:bold; display:inline; padding:0;}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input {margin:0 0 .3em 0;}
#sidebarTabs .tabContents {width:15em; overflow:hidden;}

.wizard {padding:0.1em 1em 0em 2em;}
.wizard h1 {font-size:2em;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none; padding:0em 0em 0em 0em; margin:0.4em 0em 0.2em 0em;}
.wizard h2 {font-size:1.2em;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none; padding:0em 0em 0em 0em; margin:0.4em 0em 0.2em 0em;}
.wizardStep {padding:1em 1em 1em 1em;}
.wizard .button {margin:0.5em 0em 0em 0em; font-size:1.2em;}
.wizardFooter {padding:0.8em 0.4em 0.8em 0em;}
.wizardFooter .status {padding:0em 0.4em 0em 0.4em; margin-left:1em;}
.wizard .button {padding:0.1em 0.2em 0.1em 0.2em;}

#messageArea {position:fixed; top:2em; right:0em; margin:0.5em; padding:0.5em; z-index:2000; _position:absolute;}
.messageToolbar {display:block; text-align:right; padding:0.2em 0.2em 0.2em 0.2em;}
#messageArea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iddlerPopupButton {padding:0.2em 0.2em 0.2em 0.2em;}
.popupTiddler {position: absolute; z-index:300; padding:1em 1em 1em 1em; margin:0;}

.popup {position:absolute; z-index:300; font-size:.9em; padding:0; list-style:none; margin:0;}
.popup .popupMessage {padding:0.4em;}
.popup hr {display:block; height:1px; width:auto; padding:0; margin:0.2em 0em;}
.popup li.disabled {padding:0.4em;}
.popup li a {display:block; padding:0.4em; font-weight:normal; cursor:pointer;}
.listBreak {font-size:1px; line-height:1px;}
.listBreak div {margin:2px 0;}

.tabset {padding:1em 0em 0em 0.5em;}
.tab {margin:0em 0em 0em 0.25em; padding:2px;}
.tabContents {padding:0.5em;}
.tabContents ul, .tabContents ol {margin:0; padding:0;}
.txtMainTab .tabContents li {list-style:none;}
.tabContents li.listLink { margin-left:.75em;}

#contentWrapper {display:block;}
#splashScreen {display:none;}

#displayArea {margin:1em 17em 0em 14em;}

.toolbar {text-align:right; font-size:.9em;}

.tiddler {padding:1em 1em 0em 1em;}

.missing .viewer,.missing .title {font-style:italic;}

.title {font-size:1.6em; font-weight:bold;}

.missing .subtitle {display:none;}
.subtitle {font-size:1.1em;}

.tiddler .button {padding:0.2em 0.4em;}

.tagging {margin:0.5em 0.5em 0.5em 0; float:left; display:none;}
.isTag .tagging {display:block;}
.tagged {margin:0.5em; float:right;}
.tagging, .tagged {font-size:0.9em; padding:0.25em;}
.tagging ul, .tagged ul {list-style:none; margin:0.25em; padding:0;}
.tagClear {clear:both;}

.footer {font-size:.9em;}
.footer li {display:inline;}

.annotation {padding:0.5em; margin:0.5em;}

* html .viewer pre {width:99%; padding:0 0 1em 0;}
.viewer {line-height:1.4em; padding-top:0.5em;}
.viewer .button {margin:0em 0.25em; padding:0em 0.25em;}
.viewer blockquote {line-height:1.5em; padding-left:0.8em;margin-left:2.5em;}
.viewer ul, .viewer ol {margin-left:0.5em; padding-left:1.5em;}

.viewer table, table.twtable {border-collapse:collapse; margin:0.8em 1.0em;}
.viewer th, .viewer td, .viewer tr,.viewer caption,.twtable th, .twtable td, .twtable tr,.twtable caption {padding:3px;}
table.listView {font-size:0.85em; margin:0.8em 1.0em;}
table.listView th, table.listView td, table.listView tr {padding:0px 3px 0px 3px;}

.viewer pre {padding:0.5em; margin-left:0.5em; font-size:1.2em; line-height:1.4em; overflow:auto;}
.viewer code {font-size:1.2em; line-height:1.4em;}

.editor {font-size:1.1em;}
.editor input, .editor textarea {display:block; width:100%; font:inherit;}
.editorFooter {padding:0.25em 0em; font-size:.9em;}
.editorFooter .button {padding-top:0px; padding-bottom:0px;}

.fieldsetFix {border:0; padding:0; margin:1px 0px 1px 0px;}

.sparkline {line-height:1em;}
.sparktick {outline:0;}

.zoomer {font-size:1.1em; position:absolute; overflow:hidden;}
.zoomer div {padding:1em;}

* html #backstage {width:99%;}
* html #backstageArea {width:99%;}
#backstageArea {display:none; position:relative; overflow: hidden; z-index:150; padding:0.3em 0.5em 0.3em 0.5em;}
#backstageToolbar {position:relative;}
#backstageArea a {font-weight:bold; margin-left:0.5em; padding:0.3em 0.5em 0.3em 0.5em;}
#backstageButton {display:none; position:absolute; z-index:175; top:0em; right:0em;}
#backstageButton a {padding:0.1em 0.4em 0.1em 0.4em; margin:0.1em 0.1em 0.1em 0.1em;}
#backstage {position:relative; width:100%; z-index:50;}
#backstagePanel {display:none; z-index:100; position:absolute; width:90%; margin:0em 3em 0em 3em; padding:1em 1em 1em 1em;}
.backstagePanelFooter {padding-top:0.2em; float:right;}
.backstagePanelFooter a {padding:0.2em 0.4em 0.2em 0.4em;}
#backstageCloak {display:none; z-index:20; position:absolute; width:100%; height:100px;}

.whenBackstage {display:none;}
.backstageVisible .whenBackstage {display:block;}
/*}}}*/
/***
StyleSheet for use when a translation requires any css style changes.
This StyleSheet can be used directly by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which need larger font sizes.
***/
/*{{{*/
body {font-size:0.8em;}
#sidebarOptions {font-size:1.05em;}
#sidebarOptions a {font-style:normal;}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font-size:0.95em;}
.subtitle {font-size:0.8em;}
.viewer table.listView {font-size:0.95em;}
/*}}}*/
/*{{{*/
@media print {
#mainMenu, #sidebar, #messageArea, .toolbar, #backstageButton, #backstageArea {display: none ! important;}
#displayArea {margin: 1em 1em 0em 1em;}
/* Fixes a feature in Firefox 1.5.0.2 where print preview displays the noscript content */
noscript {display:none;}
}
/*}}}*/
<!--{{{-->
<div class='header' macro='gradient vert [[ColorPalette::PrimaryLight]] [[ColorPalette::PrimaryMid]]'>
<div class='headerShadow'>
<span class='siteTitle'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teTitle'></span>&nbsp;
<span class='siteSubtitle'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teSubtitle'></span>
</div>
<div class='headerForeground'>
<span class='siteTitle'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teTitle'></span>&nbsp;
<span class='siteSubtitle'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teSubtitle'></span>
</div>
</div>
<div id='mainMenu' refresh='content' tiddler='MainMenu'></div>
<div id='sidebar'>
<div id='sidebarOptions'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deBarOptions'></div>
<div id='sidebarTabs' refresh='content' force='true' tiddler='SideBarTabs'></div>
</div>
<div id='displayArea'>
<div id='messageArea'></div>
<div id='tiddlerDisplay'></div>
</div>
<!--}}}-->
<!--{{{-->
<div class='toolbar' macro='toolbar [[ToolbarCommands::ViewToolbar]]'></div>
<div class='title' macro='view title'></div>
<div class='subtitle'><span macro='view modifier link'></span>, <span macro='view modified date'></span> (<span macro='message views.wikified.createdPrompt'></span> <span macro='view created date'></span>)</div>
<div class='tagging' macro='tagging'></div>
<div class='tagged' macro='tags'></div>
<div class='viewer' macro='view text wikified'></div>
<div class='tagClear'></div>
<!--}}}-->
<!--{{{-->
<div class='toolbar' macro='toolbar [[ToolbarCommands::EditToolbar]]'></div>
<div class='title' macro='view title'></div>
<div class='editor' macro='edit title'></div>
<div macro='annotations'></div>
<div class='editor' macro='edit text'></div>
<div class='editor' macro='edit tags'></div><div class='editorFooter'><span macro='message views.editor.tagPrompt'></span><span macro='tagChooser'></span></div>
<!--}}}-->
To get started with this blank TiddlyWiki, you'll need to modify the following tiddlers:
* SiteTitle & SiteSubtitle: The title and subtitle of the site, as shown above (after saving, they will also appear in the browser title bar)
* MainMenu: The menu (usually on the left)
* DefaultTiddlers: Contains the names of the tiddlers that you want to appear when the TiddlyWiki is opened
You'll also need to enter your username for signing your edits: <<option txtUserName>>
These InterfaceOptions for customising TiddlyWiki are saved in your browser

Your username for signing your edits. Write it as a WikiWord (eg JoeBloggs)

<<option txtUserName>>
<<option chkSaveBackups>> SaveBackups
<<option chkAutoSave>> AutoSave
<<option chkRegExpSearch>> RegExpSearch
<<option chkCaseSensitiveSearch>> CaseSensitiveSearch
<<option chkAnimate>> EnableAnimations

----
Also see AdvancedOptions
<<importTiddlers>>
/***
|Name|CalendarPlugin|
|Source|http://www.TiddlyTools.com/#CalendarPlugin|
|Version|1.5.0|
|Author|Eric Shulman|
|Original Author|SteveRumsby|
|License|unknown|
|~CoreVersion|2.1|
|Type|plugin|
|Requires||
|Overrides||
|Options|##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display monthly and yearly calendars|
NOTE: For //enhanced// date popup display, optionally install [[DatePlugin]] and [[ReminderMacros]]
!!!Usage:
<<<
|{{{<<calendar>>}}}|full-year calendar for the current year|
|{{{<<calendar year>>}}}|full-year calendar for the specified year|
|{{{<<calendar year month>>}}}|one month calendar for the specified month and year|
|{{{<<calendar thismonth>>}}}|one month calendar for the current month|
|{{{<<calendar lastmonth>>}}}|one month calendar for last month|
|{{{<<calendar nextmonth>>}}}|one month calendar for next month|
|{{{<<calendar +n>>}}}<br>{{{<<calendar -n>>}}}|one month calendar for a month +/- 'n' months from now|
<<<
!!!Configuration:
<<<
|''First day of week:''<br>{{{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option txtCalFirstDay>>|(Monday = 0, Sunday = 6)|
|''First day of weekend:''<br>{{{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option txtCalStartOfWeekend>>|(Monday = 0, Sunday = 6)|

<<option chkDisplayWeekNumbers>> Display week numbers //(note: Monday will be used as the start of the week)//
|''Week number display format:''<br>{{{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option 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
|''Week number link format:''<br>{{{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LinkFormat }}}|<<option txtWeekNumberLinkFormat >>|
<<<
!!!Revisions
<<<
2009.04.31 [1.5.0] rewrote onClickCalendarDate() (popup handler) and added config.options.txtCalendarReminderTags.  Partial code reduction/cleanup.  Assigned true version number (1.5.0)
2008.09.10 added '+n' (and '-n') param to permit display of relative months (e.g., '+6' means 'six months from now', '-3' means 'three months ago'.  Based on suggestion from Jean.
2008.06.17 added support for config.macros.calendar.todaybg
2008.02.27 in handler(), DON'T set hard-coded default date format, so that *customized* value (pre-defined in 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 is used.
2008.02.17 in createCalendarYear(), fix next/previous year calculation (use parseInt() to convert to numeric value).  Also, use journalDateFmt for date linking when NOT using [[DatePlugin]].
2008.02.16 in createCalendarDay(), week numbers now created as TiddlyLinks, allowing quick creation/navigation to 'weekly' journals (based on request from Kashgarinn)
2008.01.08 in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 'month year' heading is now created as TiddlyLink, allowing quick creation/navigation to 'month-at-a-time' journals
2007.11.30 added 'return false' to onclick handlers (prevent IE from opening blank pages)
2006.08.23 added handling for weeknumbers (code supplied by Martin Budden (see 'wn**' comment marks).  Also, incorporated updated by Jeremy Sheeley to add caching for reminders (see [[ReminderMacros]], if installed)
2005.10.30 in config.macros.calendar.handler(), use 'tbody' element for IE compatibility.  Also, fix year calculation for IE's getYear() function (which returns '2005' instead of '105'). Also, in createCalendarDays(), use showDate() function (see [[DatePlugin]], if installed) to render autostyled date with linked popup.  Updated calendar stylesheet definition: use .calendar class-specific selectors, add text centering and margin settings
2006.05.29 added journalDateFmt handling
<<<
!!!Code
***/
//{{{
version.extensions.CalendarPlugin= { major: 1, minor: 5, revision: 0, date: new Date(2009,5,31)};
//}}}
//{{{
if(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undefined)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0;
if(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 == undefined)
	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 = 5;
if(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 undefined)
	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 false;
if(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0;
if(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 undefined)
	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 'w0WW';
if(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LinkFormat == undefined)
	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LinkFormat = 'YYYY-w0WW';
if(config.options.txtCalendarReminderTags == undefined)
	config.options.txtCalendarReminderTags = 'reminder';

config.macros.calendar = {
	monthnames:['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
	daynames:['M','T','W','T','F','S','S'],
	todaybg:'#ccccff',
	weekendbg:'#c0c0c0',
	monthbg:'#e0e0e0',
	holidaybg:'#ffc0c0',
	journalDateFmt:'DD MMM YYYY',
	monthdays:[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holidays:[ ] // for customization see [[CalendarPluginConfig]]
};
//}}}
//{{{
function calendarIsHoliday(date)
{
	var longHoliday = date.formatString('0DD/0MM/YYYY');
	var shortHoliday = date.formatString('0DD/0MM');
	for(var i = 0; i <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s.length; i++) {
		if(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s[i]==longHoliday
		   ||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s[i]==shortHoliday)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
config.macros.calendar.handler = function(place,macroName,params) {
	var calendar = createTiddlyElement(place, 'table', null, 'calendar', null);
	var tbody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body');
	var today = new Date();
	var year = today.getYear();
	if (year<1900) year+=1900;

 	// get journal format from SideBarOptions (ELS 5/29/06 - suggested by MartinBudden)
	var text = store.getTiddlerText('SideBarOptions');
	var re = new RegExp('<<(?:newJournal)([^>]*)>>','mg'); var fm = re.exec(text);
	if (fm && fm[1]!=null) { var pa=fm[1].readMacroParams(); if (pa[0]) this.journalDateFmt = pa[0]; }

	var month=-1;
	if (params[0] == 'thismonth') {
		var month=today.getMonth();
	} else if (params[0] == 'lastmonth') {
		var month = today.getMonth()-1; if (month==-1) { month=11; year--; }
	} else if (params[0] == 'nextmonth') {
		var month = today.getMonth()+1; if (month>11) { month=0; year++; }
	} else if (params[0]&&'+-'.indexOf(params[0].substr(0,1))!=-1) {
		var month = today.getMonth()+parseInt(params[0]);
		if (month>11) { year+=Math.floor(month/12); month%=12; };
		if (month<0)  { year+=Math.floor(month/12); month=12+month%12; }
	} else if (params[0]) {
		year = params[0];
		if(params[1]) month=parseInt(params[1])-1;
		if (month>11) month=11; if (month<0) month=0;
	}

	if (month!=-1) {
		cacheReminders(new Date(year, month, 1, 0, 0), 31);
		createCalendarOneMonth(tbody, year, month);
	} else {
		cacheReminders(new Date(year, 0, 1, 0, 0), 366);
		createCalendarYear(tbody, year);
	}
	window.reminderCacheForCalendar = null;
}
//}}}
//{{{
// cache used to store reminders while the calendar is being rendered
// it will be renulled after the calendar is fully rendered.
window.reminderCacheForCalendar = null;
//}}}
//{{{
function cacheReminders(date, leadtime)
{
	if (window.findTiddlersWithReminders == null) return;
	window.reminderCacheForCalendar = {};
	var leadtimeHash = [];
	leadtimeHash [0] = 0;
	leadtimeHash [1] = leadtime;
	var t = findTiddlersWithReminders(date, leadtimeHash, null, 1);
	for(var i = 0; i < t.length; i++) {
		//just tag it in the cache, so that when we're drawing days, we can bold this one.
		window.reminderCacheForCalendar[t[i]['matchedDate']] = 'reminder:' + t[i]['params']['title']; 
	}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OneMonth(calendar,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endar,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 '+year, true, year, mon);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createCalendarDayHeader(row, 1);
	createCalendarDayRowsSingle(calendar, year, mon);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Month(calendar,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endar,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 '+ year, false, year, mon);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createCalendarDayHeader(row, 1);
	createCalendarDayRowsSingle(calendar, year, mon);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Year(calendar, year)
{
	var row;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var back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var backHandler = function() {
		removeChildren(calendar);
		createCalendarYear(calendar, parseInt(year)-1);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createTiddlyButton(back, '<', 'Previous year', backHandler);
	back.align = 'center';
	var yearHeader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calendarYear', year);
	yearHeader.align = 'center';
	yearHeader.setAttribute('colSpan',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22:19);//wn**
	var fwd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var fwdHandler = function() {
		removeChildren(calendar);
		createCalendarYear(calendar, parseInt(year)+1);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createTiddlyButton(fwd, '>', 'Next year', fwdHandler);
	fwd.align = 'center';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endar, year, 0);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endar, year, 3);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endar, year, 6);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endar, year, 9);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 false, year, mon);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1], false, year, mon);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2], false, year, mon);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createCalendarDayHeader(row, 3);
	createCalendarDayRows(cal, year, mon);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 row, name, nav, year, mon)
{
	var month;
	if (nav) {
		var back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back.align = 'center';
		back.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bg;

		var backMonHandler = function() {
			var newyear = year;
			var newmon = mon-1;
			if(newmon == -1) { newmon = 11; newyear = newyear-1;}
			removeChildren(cal);
			cacheReminders(new Date(newyear, newmon , 1, 0, 0), 31);
			createCalendarOneMonth(cal, newyear, newmon);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createTiddlyButton(back, '<', 'Previous month', backMonHandler);
		month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calendarMonthname')
		createTiddlyLink(month,name,true);
		month.setAttribute('colSpan', 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6:5);//wn**
		var fwd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fwd.align = 'center';
		fwd.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bg; 

		var fwdMonHandler = function() {
			var newyear = year;
			var newmon = mon+1;
			if(newmon == 12) { newmon = 0; newyear = newyear+1;}
			removeChildren(cal);
			cacheReminders(new Date(newyear, newmon , 1, 0, 0), 31);
			createCalendarOneMonth(cal, newyear, newmon);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createTiddlyButton(fwd, '>', 'Next month', fwdMonHandler);
	} else {
		month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calendarMonthname', name)
		month.setAttribute('colSpan',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8:7);//wn**
	}
	month.align = 'center';
	month.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bg;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DayHeader(row, num)
{
	var cell;
	for(var i = 0; i < num; i++) {
		if (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wn**
		for(var j = 0; j < 7; j++) {
			var d = j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0);
			if(d > 6) d = d - 7;
			cell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config.macros.calendar.daynames[d]);
			if(d == (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0) || d == (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0+1))
				cell.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weekendbg;
		}
	}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Days(row, col, first, max, year, mon) {
	var i;
	if (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if (first<=max) {
			var ww = new Date(year,mon,first);
			var td=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wn**
			var link=createTiddlyLink(td,ww.formatString(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LinkFormat),false);
			link.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
				ww.formatString(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
		else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wn**
	}
	for(i = 0; i < col; i++)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var day = first;
	for(i = col; i < 7; i++) {
		var d = i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0);
		if(d > 6) d = d - 7;
		var daycell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var isaWeekend=((d==(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0)
			|| d==(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0+1))?true:false);
		if(day > 0 && day <= max) {
			var celldate = new Date(year, mon, day);
			// ELS 10/30/05 - use <<date>> macro's showDate() function to create popup
			// ELS 05/29/06 - use journalDateFmt 
			if (window.showDate) showDate(daycell,celldate,'popup','DD',
				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true, isaWeekend);
			else {
				if(isaWeekend) daycell.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weekendbg;
				var title = celldate.formatString(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
				if(calendarIsHoliday(celldate))
					daycell.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bg;
				var now=new Date();
				if ((now-celldate>=0) && (now-celldate<86400000)) // is today?
					daycell.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todaybg;
				if(window.findTiddlersWithReminders == null) {
					var link = createTiddlyLink(daycell, title, false);
					link.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day));
				} else
					var button = createTiddlyButton(daycell, day, title, onClickCalendarDate);
			}
		}
		day++;
	}
}
//}}}
//{{{
// Create a pop-up containing:
// * a link to a tiddler for this date
// * a 'new tiddler' link to add a reminder for this date
// * links to current reminders for this date
// NOTE: this code is only used if [[ReminderMacros]] is installed AND [[DatePlugin]] is //not// installed.
function onClickCalendarDate(ev) { ev=ev||window.event;
	var d=new Date(this.getAttribute('title')); var date=d.formatString(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
	var p=Popup.create(this);  if (!p) return;
	createTiddlyLink(createTiddlyElement(p,'li'),date,true);
	var rem='\\n\\<\\<reminder day:%0 month:%1 year:%2 title: \\>\\>';
	rem=rem.format([d.getDate(),d.getMonth()+1,d.getYear()+1900]);
	var cmd="<<newTiddler label:[[new reminder...]] prompt:[[add a new reminder to '%0']]"
		+" title:[[%0]] text:{{store.getTiddlerText('%0','')+'%1'}} tag:%2>>";
	wikify(cmd.format([date,rem,config.options.txtCalendarReminderTags]),p);
	createTiddlyElement(p,'hr');
	var t=findTiddlersWithReminders(d,[0,31],null,1);
	for(var i=0; i<t.length; i++) {
		var link=createTiddlyLink(createTiddlyElement(p,'li'), t[i].tiddler, false);
		link.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t[i]['params']['title']));
	}
	Popup.show(); ev.cancelBubble=true; if (ev.stopPropagation) ev.stopPropagation(); return false;
}
//}}}
//{{{
function calendarMaxDays(year, mon)
{
	var max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days[mon];
	if(mon == 1 &&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max++;
	return max;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DayRows(cal,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var first1 = (new Date(year, mon, 1)).getDay() -1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0);
	if(first1 < 0) first1 = first1 + 7;
	var day1 = -first1 + 1;
	var first2 = (new Date(year, mon+1, 1)).getDay() -1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0);
	if(first2 < 0) first2 = first2 + 7;
	var day2 = -first2 + 1;
	var first3 = (new Date(year, mon+2, 1)).getDay() -1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0);
	if(first3 < 0) first3 = first3 + 7;
	var day3 = -first3 + 1;

	var max1 = calendarMaxDays(year, mon);
	var max2 = calendarMaxDays(year, mon+1);
	var max3 = calendarMaxDays(year, mon+2);

	while(day1 <= max1 || day2 <= max2 || day3 <= max3) {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createCalendarDays(row, 0, day1, max1, year, mon); day1 += 7;
		createCalendarDays(row, 0, day2, max2, year, mon+1); day2 += 7;
		createCalendarDays(row, 0, day3, max3, year, mon+2); day3 += 7;
	}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DayRowsSingle(cal,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var first1 = (new Date(year, mon, 1)).getDay() -1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0);
	if(first1 < 0) first1 = first1+ 7;
	var day1 = -first1 + 1;
	var max1 = calendarMaxDays(year, mon);
	while(day1 <= max1) {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createCalendarDays(row, 0, day1, max1, year, mon); day1 += 7;
	}
}
//}}}
//{{{
setStylesheet('.calendar, .calendar table, .calendar th, .calendar tr, .calendar td { text-align:center; } .calendar, .calendar a { margin:0px !important; padding:0px !important; }', 'calendarStyles');
//}}}
Background: #fff
Foreground: #000
PrimaryPale: #FFFFCC
PrimaryLight: #FFCC00
PrimaryMid: #FF6600
PrimaryDark: #FF3300
SecondaryPale: #ffc
SecondaryLight: #fe8
SecondaryMid: #db4
SecondaryDark: #841
TertiaryPale: #eee
TertiaryLight: #ccc
TertiaryMid: #999
TertiaryDark: #666
Error: #f88
今天的隨機推薦
義大利麵
/***
|''Name:''|LoadRemoteFileThroughProxy (previous LoadRemoteFileHijack)|
|''Description:''|When the TiddlyWiki file is located on the web (view over http) the content of [[SiteProxy]] tiddler is added in front of the file url. If [[SiteProxy]] does not exist "/proxy/" is added. |
|''Version:''|1.1.0|
|''Date:''|mar 17, 2007|
|''Source:''|http://tiddlywiki.bidix.info/#LoadRemoteFileHijack|
|''Author:''|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License:''|[[BSD open source license|http://tiddlywiki.bidix.info/#%5B%5BBSD%20open%20source%20license%5D%5D ]]|
|''~CoreVersion:''|2.2.0|
***/
//{{{
version.extensions.LoadRemoteFileThroughProxy = {
 major: 1, minor: 1, revision: 0, 
 date: new Date("mar 17, 2007"), 
 source: "http://tiddlywiki.bidix.info/#LoadRemoteFileThroughProxy"};

if (!window.bidix) window.bidix = {}; // bidix namespace
if (!bidix.core) bidix.core = {};

bidix.core.loadRemoteFile = loadRemoteFile;
loadRemoteFile = function(url,callback,params)
{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http") && (url.substr(0,4) == "http")){ 
 url = store.getTiddlerText("SiteProxy", "/proxy/") + url;
 }
 return bidix.core.loadRemoteFile(url,callback,params);
}
//}}}
@@<<tag 魏子貴>>@@

@@<<tag 基本介紹>>@@

@@<<tag Mint>>@@

@@<<tag 微波食品>>@@
!基本訊息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試院路102號
*電話:0932018910
*營業時間:11:00-21:00(供餐至20:00,@@週日休@@)
*價位:@@85-130元@@
[img[http://1.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ekhL-QcI/AAAAAAAAAEE/5FqGLER5nGA/s400/add.jpg]]

!參考照片
<<tabs tabsClass  
Mint招牌 Mint招牌 Mint招牌
Mint門口 Mint門口 Mint門口
Mint點餐區 Mint點餐區 Mint點餐區
Mint用餐區 Mint用餐區 Mint用餐區
>>
[img[http://4.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eoBmHl7I/AAAAAAAAAEM/kI9YR5KooXU/s400/IMG_8371.jpg]]
[img[http://2.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dDUS4mkI/AAAAAAAAAD8/hLAbrrKZ2qs/s400/IMG_8378.jpg]]
[img[http://4.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9wqg9EI/AAAAAAAAADs/RIVdR21P_PY/s400/IMG_8372.jpg]]
[img[http://2.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dAQbsCBI/AAAAAAAAAD0/S-oAIoTGp20/s400/IMG_8374.jpg]]
/***
|''Name:''|PasswordOptionPlugin|
|''Description:''|Extends TiddlyWiki options with non encrypted password option.|
|''Version:''|1.0.2|
|''Date:''|Apr 19, 2007|
|''Source:''|http://tiddlywiki.bidix.info/#PasswordOptionPlugin|
|''Author:''|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License:''|[[BSD open source license|http://tiddlywiki.bidix.info/#%5B%5BBSD%20open%20source%20license%5D%5D ]]|
|''~CoreVersion:''|2.2.0 (Beta 5)|
***/
//{{{
version.extensions.PasswordOptionPlugin = {
	major: 1, minor: 0, revision: 2, 
	date: new Date("Apr 19, 2007"),
	source: 'http://tiddlywiki.bidix.info/#PasswordOptionPlugin',
	author: '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license: '[[BSD open source license|http://tiddlywiki.bidix.info/#%5B%5BBSD%20open%20source%20license%5D%5D]]',
	coreVersion: '2.2.0 (Beta 5)'
};

config.macros.option.passwordCheckboxLabel = "Save this password on this computer";
config.macros.option.passwordInputType = "password"; // password | text
setStylesheet(".pasOptionInput {width: 11em;}\n","passwordInputTypeStyle");

merge(config.macros.option.types, {
	'pas': {
		elementType: "input",
		valueField: "value",
		eventName: "onkeyup",
		className: "pasOptionInput",
		typeValue: config.macros.option.passwordInputType,
		create: function(place,type,opt,className,desc) {
			// password field
			config.macros.option.genericCreate(place,'pas',opt,className,desc);
			// checkbox linked with this password "save this password on this computer"
			config.macros.option.genericCreate(place,'chk','chk'+opt,className,desc);			
			// text savePasswordCheckboxLabel
			place.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config.macros.option.passwordCheckboxLabel));
		},
		onChange: config.macros.option.genericOnChange
	}
});

merge(config.optionHandlers['chk'], {
	get: function(name) {
		// is there an option linked with this chk ?
		var opt = name.substr(3);
		if (config.options[opt]) 
			saveOptionCookie(opt);
		return config.options[name] ? "true" : "false";
	}
});

merge(config.optionHandlers, {
	'pas': {
 		get: function(name) {
			if (config.options["chk"+name]) {
				return encodeCookie(config.options[name].toString());
			} else {
				return "";
			}
		},
		set: function(name,value) {config.options[name] = decodeCookie(value);}
	}
});

// need to reload options to load passwordOptions
loadOptionsCookie();

/*
if (!config.options['pasPassword'])
	config.options['pasPassword'] = '';

merge(config.optionsDesc,{
		pasPassword: "Test password"
	});
*/
//}}}
/***
|Name|QuoteOfTheDayPlugin|
|Source|http://www.TiddlyTools.com/#QuoteOfTheDayPlugin|
|Documentation|http://www.TiddlyTools.com/#QuoteOfTheDayPluginInfo|
|Version|1.4.1|
|Author|Eric Shulman|
|License|http://www.TiddlyTools.com/#LegalStatements <br>and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2.5 License|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5/]]|
|~CoreVersion|2.1|
|Type|plugin|
|Requires||
|Overrides||
|Description|Display a randomly selected "quote of the day" from a list defined in a separate tiddler|

!!!!!Documentation
>see [[QuoteOfTheDayPluginInfo]]
!!!!!Revisions
<<<
2008.03.21 [1.4.1] in showNextItem(), corrected handling for random selection so that //initial// index value will randomized correctly instead of always showing first item, even when randomizing.  Thanks to Riccardo Gherardi for finding this.
| Please see [[QuoteOfTheDayPluginInfo]] for previous revision details |
2005.10.21 [1.0.0] Initial Release.  Based on a suggestion by M.Russula
<<<
!!!!!Code
***/
//{{{
version.extensions.QuoteOfTheDayPlugin= {major: 1, minor: 4, revision: 1, date: new Date(2008,3,21)};
config.macros.QOTD = {
	clickTooltip: "click to view another item",
	timerTooltip: "auto-timer stopped...  'mouseout' to restart timer",
	timerClickTooltip: "auto-timer stopped...  click to view another item, or 'mouseout' to restart timer",
	handler:
	function(place,macroName,params) {
		var tid=params.shift(); // source tiddler containing HR-separated quotes
		var p=params.shift();
		var click=true; // allow click for next item
		var inline=false; // wrap in slider for animation effect
		var random=true; // pick an item at random (default for "quote of the day" usage)
		var folder=false; // use local filesystem folder list
		var cookie=""; // default to no cookie
		var next=0; // default to first item (or random item)
		while (p) {
			if (p.toLowerCase()=="noclick") var click=false;
			if (p.toLowerCase()=="inline") var inline=true;
			if (p.toLowerCase()=="norandom") var random=false;
			if (p.toLowerCase().substr(0,7)=="cookie:") var cookie=p.substr(8);
			if (!isNaN(p)) var delay=p;
			p=params.shift();
		}
		if ((click||delay) && !inline) {
			var panel = createTiddlyElement(null,"div",null,"sliderPanel");
			panel.style.display="none";
			place.appendChild(panel);
			var here=createTiddlyElement(panel,click?"a":"span",null,"QOTD");
		}
		else
			var here=createTiddlyElement(place,click?"a":"span",null,"QOTD");
		here.id=(new Date()).convertToYYYYMMDDHHMMSSMMM()+Math.random().toString(); // unique ID
		// get items from tiddler or file list
		var list=store.getTiddlerText(tid,"");
		if (!list||!list.length) { // not a tiddler... maybe an image directory?
			var list=this.getImageFileList(tid);
			if (!list.length) { // maybe relative path... fixup and try again
				var h=document.location.href;
				var p=getLocalPath(decodeURIComponent(h.substr(0,h.lastIndexOf("/")+1)));
				var list=this.getImageFileList(p+tid);
			}
		}
		if (!list||!list.length) return false; // no contents... nothing to display!
		here.setAttribute("list",list);
		if (delay) here.setAttribute("delay",delay);
		here.setAttribute("random",random);
		here.setAttribute("cookie",cookie);
		if (click) {
			here.title=this.clickTooltip
			if (!inline) here.style.display="block";
			here.setAttribute("href","javascript:;");
			here.onclick=function(event)
				{ config.macros.QOTD.showNextItem(this); }
		}
		if (config.options["txtQOTD_"+cookie]!=undefined) next=parseInt(config.options["txtQOTD_"+cookie]);
		here.setAttribute("nextItem",next);
		config.macros.QOTD.showNextItem(here);
		if (delay) {
			here.title=click?this.timerClickTooltip:this.timerTooltip
			here.onmouseover=function(event)
				{ clearTimeout(this.ticker); };
			here.onmouseout=function(event)
				{ this.ticker=setTimeout("config.macros.QOTD.tick('"+this.id+"')",this.getAttribute("delay")); };
			here.ticker=setTimeout("config.macros.QOTD.tick('"+here.id+"')",delay);
		}
	},
	tick: function(id) {
		var here=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if (!here) return;
		config.macros.QOTD.showNextItem(here);
		here.ticker=setTimeout("config.macros.QOTD.tick('"+id+"')",here.getAttribute("delay"));
	},
	showNextItem:
	function (here) {
		// hide containing slider panel (if any)
		var p=here.parentNode;
		if (p.className=="sliderPanel") p.style.display = "none"
		// get a new quote
		var index=here.getAttribute("nextItem"); 
		var items=here.getAttribute("list").split("\n----\n");
		if (index<0||index>=items.length) index=0;
		if (here.getAttribute("random")=="true") index=Math.floor(Math.random()*items.length);
		var txt=items[index];
		// re-render quote display element, and advance index counter
		removeChildren(here); wikify(txt,here);
		index++; here.setAttribute("nextItem",index);
		var cookie=here.getAttribute("cookie");
		if (cookie.length) {
			config.options["txtQOTD_"+cookie]=index.toString();
			saveOptionCookie("txtQOTD_"+cookie);
		}
		// redisplay slider panel (if any)
		if (p.className=="sliderPanel") {
			if(anim && config.options.chkAnimate)
				anim.startAnimating(new Slider(p,true,false,"none"));
			else p.style.display="block";
		}
	},
	getImageFileList: function(cwd) { // returns HR-separated list of image files
		function isImage(fn) {
			var ext=fn.substr(fn.length-3,3).toLowerCase();
			return ext=="jpg"||ext=="gif"||ext=="png";
		}
		var files=[];
		if (config.browser.isIE) {
			cwd=cwd.replace(/\//g,"\\");
			// IE uses ActiveX to read filesystem info
			var fso = new ActiveX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if(!fso.FolderExists(cwd)) return [];
			var dir=fso.GetFolder(cwd);
			for(var f=new Enumerator(dir.Files); !f.atEnd(); f.moveNext())
				if (isImage(f.item().path)) files.push("[img[%0]]".format(["file:///"+f.item().path.replace(/\\/g,"/")]));
		} else {
			// FireFox (mozilla) uses "components" to read filesystem info
			// get security access
			if(!window.Components) return;
			try { netscape.security.PrivilegeManager.enablePrivilege("UniversalXPConnect"); }
			catch(e) { alert(e.description?e.description:e.toString()); return []; }
			// open/validate directory
			var file=Components.classes["@mozilla.org/file/local;1"].createInstance(Components.interfaces.nsILocalFile);
			try { file.initWithPath(cwd); } catch(e) { return []; }
			if (!file.exists() || !file.isDirectory()) { return []; }
			var folder=file.directoryEntries;
			while (folder.hasMoreElements()) {
				var f=folder.getNext().QueryInterface(Components.interfaces.nsILocalFile);
				if (f instanceof Components.interfaces.nsILocalFile)
					if (isImage(f.path)) files.push("[img[%0]]".format(["file:///"+f.path.replace(/\\/g,"/")]));
			}
		}
		return files.join("\n----\n");
	}
}
//}}}
| [img[http://www.easycounter.com/counter.php?shudmatod]] |
|<<calendar thismonth>>|
|<<search>>|
<<newTiddler>>
<<saveChanges>>
<<tiddler TspotSidebar>>
<<slider chkSliderOptionsPanel OptionsPanel "options »" "Change TiddlyWiki advanced options">>
【期末作業-義大利麵介紹】
Todd's Tiddly Wiki
/***
Description: Contains the stuff you need to use Tiddlyspot
Note, you also need UploadPlugin, PasswordOptionPlugin and LoadRemoteFileThroughProxy
from http://tiddlywiki.bidix.info for a complete working Tiddlyspot site.
***/
//{{{

// edit this if you are migrating sites or retrofitting an existing TW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shudmatod';

// make it so you can by default see edit controls via http
config.options.chkHttpReadOnly = false;
window.readOnly = false; // make sure of it (for tw 2.2)
window.showBackstage = true; // show backstage too

// disable autosave in d3
if (window.location.protocol != "file:")
	config.options.chkGTDLazyAutoSave = false;

// tweak shadow tiddlers to add upload button, password entry box etc
with (config.shadowTiddlers) {
	SiteUrl = 'http://'+config.tiddlyspotSiteId+'.tiddlyspot.com';
	SideBarOptions = SideBarOptions.replace(/(<<saveChanges>>)/,"$1<<tiddler TspotSidebar>>");
	OptionsPanel = OptionsPanel.replace(/^/,"<<tiddler TspotOptions>>");
	DefaultTiddlers = DefaultTiddlers.replace(/^/,"[[WelcomeToTiddlyspot]] ");
	MainMenu = MainMenu.replace(/^/,"[[WelcomeToTiddlyspot]] ");
}

// create some shadow tiddler content
merge(config.shadowTiddlers,{

'WelcomeToTiddlyspot':[
 "This document is a ~TiddlyWiki from tiddlyspot.com.  A ~TiddlyWiki is an electronic notebook that is great for managing todo lists,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all sorts of things.",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What now?// &nbsp;&nbsp;@@ Before you can save any changes, you need to enter your password in the form below.  Then configure privacy and other site settings at your [[control panel|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controlpanel]] (your control panel username is //"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
 "<<tiddler TspotControls>>",
 "See also GettingStarted.",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Working online// &nbsp;&nbsp;@@ You can edit this ~TiddlyWiki right now, and save your changes using the \"save to web\" button in the column on the right.",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Working offline// &nbsp;&nbsp;@@ A fully functioning copy of this ~TiddlyWiki can be saved onto your hard drive or USB stick.  You can make changes and save them locally without being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When you're ready to sync up again, just click \"upload\" and your ~TiddlyWiki will be saved back to tiddlyspot.com.",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Help!// &nbsp;&nbsp;@@ Find out more about ~TiddlyWiki at [[TiddlyWiki.com|http://tiddlywiki.com]].  Also visit [[TiddlyWiki.org|http://tiddlywiki.org]] for documentation on learning and using ~TiddlyWiki. New users are especially welcome on the [[TiddlyWiki mailing list|http://groups.google.com/group/TiddlyWiki]], which is an excellent place to ask questions and get help.  If you have a tiddlyspot related problem email [[tiddlyspot support|mailto:support@tiddlyspot.com]].",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Enjoy :)// &nbsp;&nbsp;@@ We hope you like using your tiddlyspot.com site.  Please email [[feedback@tiddlyspot.com|mailto:feedback@tiddlyspot.com]] with any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join("\n"),

'TspotControls':[
 "| tiddlyspot password:|<<option pasUploadPassword>>|",
 "| site management:|<<upload 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store.cgi index.html . .  "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requires tiddlyspot password)//<br>[[control panel|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controlpanel]], [[download (go offline)|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download]]|",
 "| links:|[[tiddlyspot.com|http://tiddlyspot.com/]], [[FAQs|http://faq.tiddlyspot.com/]], [[blog|http://tiddlyspot.blogspot.com/]], email [[support|mailto:support@tiddlyspot.com]] & [[feedback|mailto:feedback@tiddlyspot.com]], [[donate|http://tiddlyspot.com/?page=donate]]|"
].join("\n"),

'TspotSidebar':[
 "<<upload 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store.cgi index.html . .  "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html><a href='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download' class='button'>download</a></html>"
].join("\n"),

'TspotOptions':[
 "tiddlyspot password:",
 "<<option pasUploadPassword>>",
 ""
].join("\n")

});
//}}}
| !date | !user | !location | !storeUrl | !uploadDir | !toFilename | !backupdir | !origin |
| 10/06/2009 17:22:22 | 魏子貴 | [[shudmatod.20090610.0855030736.html|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w401/%E6%A1%8C%E9%9D%A2/shudmatod.20090610.0855030736.html]]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10/06/2009 17:32:24 | 魏子貴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10/06/2009 17:36:25 | 魏子貴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10/06/2009 17:45:50 | 魏子貴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failed |
| 10/06/2009 17:46:37 | 魏子貴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10/06/2009 17:46:57 | 魏子貴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ok |
| 11/06/2009 04:29:58 | 魏子貴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11/06/2009 04:31:23 | 魏子貴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17/06/2009 22:39:42 | 魏子貴 | [[shudmatod.20090617.1419200696.html|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xp/%E6%A1%8C%E9%9D%A2/%E6%96%B0%E8%B3%87%E6%96%99%E5%A4%BE/shudmatod.20090617.1419200696.html]]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17/06/2009 22:42:27 | 魏子貴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 | [[store.cgi|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shudmatod.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Name:''|UploadPlugin|
|''Description:''|Save to web a TiddlyWiki|
|''Version:''|4.1.3|
|''Date:''|Feb 24, 2008|
|''Source:''|http://tiddlywiki.bidix.info/#UploadPlugin|
|''Documentation:''|http://tiddlywiki.bidix.info/#UploadPluginDoc|
|''Author:''|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License:''|[[BSD open source license|http://tiddlywiki.bidix.info/#%5B%5BBSD%20open%20source%20license%5D%5D ]]|
|''~CoreVersion:''|2.2.0|
|''Requires:''|PasswordOptionPlugin|
***/
//{{{
version.extensions.UploadPlugin = {
	major: 4, minor: 1, revision: 3,
	date: new Date("Feb 24, 2008"),
	source: 'http://tiddlywiki.bidix.info/#UploadPlugin',
	author: '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coreVersion: '2.2.0'
};

//
// Environment
//

if (!window.bidix) window.bidix = {}; // bidix namespace
bidix.debugMode = false;	// true to activate both in Plugin and UploadService
	
//
// Upload Macro
//

config.macros.upload = {
// default values
	defaultBackupDir: '',	//no backup
	defaultStoreScript: "store.php",
	defaultToFilename: "index.html",
	defaultUploadDir: ".",
	authenticateUser: true	// UploadService Authenticate User
};
	
config.macros.upload.label = {
	promptOption: "Save and Upload this TiddlyWiki with UploadOptions",
	promptParamMacro: "Save and Upload this TiddlyWiki in %0",
	saveLabel: "save to web", 
	saveToDisk: "save to disk",
	uploadLabel: "upload"	
};

config.macros.upload.messages = {
	noStoreUrl: "No store URL in parmeters or options",
	usernameOrPasswordMissing: "Username or password missing"
};

config.macros.upload.handler = function(place,macroName,params) {
	if (readOnly)
		return;
	var label;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http") 
		label = this.label.saveLabel;
	else
		label = this.label.uploadLabel;
	var prompt;
	if (params[0]) {
		prompt = this.label.promptParamMacro.toString().format([this.destFile(params[0], 
			(params[1] ? params[1]:bidix.basename(window.location.toString())), params[3])]);
	} else {
		prompt = this.label.promptOption;
	}
	createTiddlyButton(place, label, prompt, function() {config.macros.upload.action(params);}, null, null, this.accessKey);
};

config.macros.upload.action = function(params)
{
		// for missing macro parameter set value from options
		if (!params) params = {};
		var storeUrl = params[0] ? params[0] : config.options.txtUploadStoreUrl;
		var toFilename = params[1] ? params[1] : config.options.txtUploadFilename;
		var backupDir = params[2] ? params[2] : config.options.txtUploadBackupDir;
		var uploadDir = params[3] ? params[3] : config.options.txtUploadDir;
		var username = params[4] ? params[4] : config.options.txtUploadUserName;
		var password = config.options.pasUploadPassword; // for security reason no password as macro parameter	
		// for still missing parameter set default value
		if ((!storeUrl)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http")) 
			storeUrl = bidix.dirname(document.location.toString())+'/'+config.macros.upload.defaultStoreScript;
		if (storeUrl.substr(0,4) != "http")
			storeUrl = bidix.dirname(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 storeUrl;
		if (!toFilename)
			toFilename = bidix.basename(window.location.toString());
		if (!toFilename)
			toFilename = config.macros.upload.defaultToFilename;
		if (!uploadDir)
			uploadDir = config.macros.upload.defaultUploadDir;
		if (!backupDir)
			backupDir = config.macros.upload.defaultBackupDir;
		// report error if still missing
		if (!storeUrl) {
			alert(config.macros.upload.messages.noStoreUrl);
			clearMessage();
			return false;
		}
		if (config.macros.upload.authenticateUser && (!username || !password)) {
			alert(config.macros.upload.messages.usernameOrPasswordMissing);
			clearMessage();
			return false;
		}
		bidix.upload.uploadChanges(false,null,storeUrl, toFilename, uploadDir, backupDir, username, password); 
		return false; 
};

config.macros.upload.destFile = function(storeUrl, toFilename, uploadDir) 
{
	if (!storeUrl)
		return null;
		var dest = bidix.dirname(storeUrl);
		if (uploadDir && uploadDir != '.')
			dest = dest + '/' + uploadDir;
		dest = dest + '/' + toFilename;
	return dest;
};

//
// uploadOptions Macro
//

config.macros.uploadOptions = {
	handler: function(place,macroName,params) {
		var wizard = new Wizard();
		wizard.createWizard(place,this.wizardTitle);
		wizard.addStep(this.step1Title,this.step1Html);
		var markList = wizard.getElement("markList");
		var listWrapper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markList.parentNode.insertBefore(listWrapper,markList);
		wizard.setValue("listWrapper",listWrapper);
		this.refreshOptions(listWrapper,false);
		var uploadCaption;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http") 
			uploadCaption = config.macros.upload.label.saveLabel;
		else
			uploadCaption = config.macros.upload.label.uploadLabel;
		
		wizard.setButtons([
				{caption: uploadCaption, tooltip: config.macros.upload.label.promptOption, 
					onClick: config.macros.upload.action},
				{caption: this.cancelButton, tooltip: this.cancelButtonPrompt, onClick: this.onCancel}
				
			]);
	},
	options: [
		"txtUploadUserName",
		"pasUploadPassword",
		"txtUploadStoreUrl",
		"txtUploadDir",
		"txtUploadFilename",
		"txtUploadBackupDir",
		"chkUploadLog",
		"txtUploadLogMaxLine"		
	],
	refreshOptions: function(listWrapper) {
		var opts = [];
		for(i=0; i<this.options.length; i++) {
			var opt = {};
			opts.push();
			opt.option = "";
			n = this.options[i];
			opt.name = n;
			opt.lowlight = !config.optionsDesc[n];
			opt.description = opt.lowlight ? this.unknownDescription : config.optionsDesc[n];
			opts.push(opt);
		}
		var listview = ListView.create(listWrapper,opts,this.listViewTemplate);
		for(n=0; n<opts.length; n++) {
			var type = opts[n].name.substr(0,3);
			var h = config.macros.option.types[type];
			if (h && h.create) {
				h.create(opts[n].colElements['option'],type,opts[n].name,opts[n].name,"no");
			}
		}
		
	},
	onCancel: function(e)
	{
		backstage.switchTab(null);
		return false;
	},
	
	wizardTitle: "Upload with options",
	step1Title: "These options are saved in cookies in your browser",
	step1Html: "<input type='hidden' name='markList'></input><br>",
	cancelButton: "Cancel",
	cancelButtonPrompt: "Cancel prompt",
	listViewTemplate: {
		columns: [
			{name: 'Description', field: 'description', title: "Description", type: 'WikiText'},
			{name: 'Option', field: 'option', title: "Option", type: 'String'},
			{name: 'Name', field: 'name', title: "Name", type: 'String'}
			],
		rowClasses: [
			{className: 'lowlight', field: 'lowlight'} 
			]}
};

//
// upload functions
//

if (!bidix.upload) bidix.upload = {};

if (!bidix.upload.messages) bidix.upload.messages = {
	//from saving
	invalidFileError: "The original file '%0'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valid TiddlyWiki",
	backupSaved: "Backup saved",
	backupFailed: "Failed to upload backup file",
	rssSaved: "RSS feed uploaded",
	rssFailed: "Failed to upload RSS feed file",
	emptySaved: "Empty template uploaded",
	emptyFailed: "Failed to upload empty template file",
	mainSaved: "Main TiddlyWiki file uploaded",
	mainFailed: "Failed to upload main TiddlyWiki file. Your changes have not been saved",
	//specific upload
	loadOriginalHttpPostError: "Can't get original file",
	aboutToSaveOnHttpPost: 'About to upload on %0 ...',
	storePhpNotFound: "The store script '%0' was not found."
};

bidix.upload.uploadChanges = function(onlyIfDirty,tiddlers,storeUrl,toFilename,uploadDir,backupDir,username,password)
{
	var callback = function(status,uploadParams,original,url,xhr) {
		if (!status) {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loadOriginalHttpPostError);
			return;
		}
		if (bidix.debugMode) 
			alert(original.substr(0,500)+"\n...");
		// Locate the storeArea div's 
		var posDiv = locateStoreArea(original);
		if((posDiv[0] == -1) || (posDiv[1] == -1)) {
			alert(config.messages.invalidFileError.format([localPath]));
			return;
		}
		bidix.upload.uploadRss(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if(onlyIfDirty && !store.isDirty())
		return;
	clearMessage();
	// save on localdisk ?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file") {
		var path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var localPath = getLocalPath(path);
		saveChanges();
	}
	// get original
	var uploadParams = new Array(storeUrl,toFilename,uploadDir,backupDir,username,password);
	var originalPath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 If url is a directory : add index.html
	if (originalPath.charAt(originalPath.length-1) == "/")
		originalPath = originalPath + "index.html";
	var dest = config.macros.upload.destFile(storeUrl,toFilename,uploadDir);
	var log = new bidix.UploadLog();
	log.startUpload(storeUrl, dest, uploadDir,  backupDir);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aboutToSaveOnHttpPost.format([dest]));
	if (bidix.debugMode) 
		alert("about to execute Http - GET on "+originalPath);
	var r = doHttp("GET",originalPath,null,null,username,password,callback,uploadParams,null);
	if (typeof r == "string")
		displayMessage(r);
	return r;
};

bidix.upload.uploadRss = function(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var callback = function(status,params,responseText,url,xhr) {
		if(status) {
			var destfile = responseText.substring(responseText.indexOf("destfile:")+9,responseText.indexOf("\n", responseText.indexOf("destfile:")));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rssSaved,bidix.dirname(url)+'/'+destfile);
			bidix.upload.uploadMain(params[0],params[1],params[2]);
		} else {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rssFailed);			
		}
	};
	// do uploadRss
	if(config.options.chkGenerateAnRssFeed) {
		var rssPath = uploadParams[1].substr(0,uploadParams[1].lastIndexOf(".")) + ".xml";
		var rssUploadParams = new Array(uploadParams[0],rssPath,uploadParams[2],'',uploadParams[4],uploadParams[5]);
		var rssString = generateRss();
		// no UnicodeToUTF8 conversion needed when location is "file" !!!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file")
			rssString = convertUnicodeToUTF8(rssString);	
		bidix.upload.httpUpload(rssUploadParams,rssString,callback,Array(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else {
		bidix.upload.uploadMain(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

bidix.upload.uploadMain = function(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var callback = function(status,params,responseText,url,xhr) {
		var log = new bidix.UploadLog();
		if(status) {
			// if backupDir specified
			if ((params[3]) && (responseText.indexOf("backupfile:") > -1))  {
				var backupfile = responseText.substring(responseText.indexOf("backupfile:")+11,responseText.indexOf("\n", responseText.indexOf("backupfile:")));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backupSaved,bidix.dirname(url)+'/'+backupfile);
			}
			var destfile = responseText.substring(responseText.indexOf("destfile:")+9,responseText.indexOf("\n", responseText.indexOf("destfile:")));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mainSaved,bidix.dirname(url)+'/'+destfile);
			store.setDirty(false);
			log.endUpload("ok");
		} else {
			alert(bidix.upload.messages.mainFailed);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mainFailed);
			log.endUpload("failed");			
		}
	};
	// do uploadMain
	var revised = bidix.upload.updateOriginal(original,posDiv);
	bidix.upload.httpUpload(uploadParams,revised,callback,uploadParams);
};

bidix.upload.httpUpload = function(uploadParams,data,callback,params)
{
	var localCallback = function(status,params,responseText,url,xhr) {
		url = (url.indexOf("nocache=") < 0 ? url : url.substring(0,url.indexOf("nocache=")-1));
		if (xhr.status == 404)
			alert(bidix.upload.messages.storePhpNotFound.format([url]));
		if ((bidix.debugMode) || (responseText.indexOf("Debug mode") >= 0 )) {
			alert(responseText);
			if (responseText.indexOf("Debug mode") >= 0 )
				responseText = responseText.substring(responseText.indexOf("\n\n")+2);
		} else if (responseText.charAt(0) != '0') 
			alert(responseText);
		if (responseText.charAt(0) != '0')
			status = null;
		callback(status,params,responseText,url,xhr);
	};
	// do httpUpload
	var boundary = "---------------------------"+"AaB03x";	
	var uploadFormName = "UploadPlugin";
	// compose headers data
	var sheader = "";
	sheader += "--" + boundary + "\r\n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
	sheader += uploadFormName +"\"\r\n\r\n";
	sheader += "backupDir="+uploadParams[3] +
				";user=" + uploadParams[4] +
				";password=" + uploadParams[5] +
				";uploaddir=" + uploadParams[2];
	if (bidix.debugMode)
		sheader += ";debug=1";
	sheader += ";;\r\n"; 
	sheader += "\r\n" + "--" + boundary + "\r\n";
	sheader +=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userfile\"; filename=\""+uploadParams[1]+"\"\r\n";
	sheader +=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 "\r\n";
	sheader += "Content-Length: " + data.length + "\r\n\r\n";
	// compose trailer data
	var strailer = new String();
	strailer = "\r\n--" + boundary + "--\r\n";
	data = sheader + data + strailer;
	if (bidix.debugMode) alert("about to execute Http - POST on "+uploadParams[0]+"\n with \n"+data.substr(0,500)+ " ... ");
	var r = doHttp("POST",uploadParams[0],data,"multipart/form-data; ;charset=UTF-8; boundary="+boundary,uploadParams[4],uploadParams[5],localCallback,params,null);
	if (typeof r == "string")
		displayMessage(r);
	return r;
};

// same as Saving's updateOriginal but without convertUnicodeToUTF8 calls
bidix.upload.updateOriginal = function(original, posDiv)
{
	if (!posDiv)
		posDiv = locateStoreArea(original);
	if((posDiv[0] == -1) || (posDiv[1] == -1)) {
		alert(config.messages.invalidFileError.format([localPath]));
		return;
	}
	var revised = original.substr(0,posDiv[0] + startSaveArea.length) + "\n" +
				store.allTiddlersAsHtml() + "\n" +
				original.substr(posDiv[1]);
	var newSiteTitle = getPageTitle().htmlEncode();
	revised = revised.replaceChunk("<title"+">","</title"+">"," " + newSiteTitle + " ");
	revised = updateMarkupBlock(revised,"PRE-HEAD","MarkupPreHead");
	revised = updateMarkupBlock(revised,"POST-HEAD","MarkupPostHead");
	revised = updateMarkupBlock(revised,"PRE-BODY","MarkupPreBody");
	revised = updateMarkupBlock(revised,"POST-SCRIPT","MarkupPostBody");
	return revised;
};

//
// UploadLog
// 
// config.options.chkUploadLog :
//		false : no logging
//		true : logging
// config.options.txtUploadLogMaxLine :
//		-1 : no limit
//      0 :  no Log lines but UploadLog is still in place
//		n :  the last n lines are only kept
//		NaN : no limit (-1)

bidix.UploadLog = function() {
	if (!config.options.chkUploadLog) 
		return; // this.tiddler = null
	this.tiddler = store.getTiddler("UploadLog");
	if (!this.tiddler) {
		this.tiddler = new Tiddler();
		this.tiddler.title = "UploadLog";
		this.tiddler.text = "| !date | !user | !location | !storeUrl | !uploadDir | !toFilename | !backupdir | !origin |";
		this.tiddler.created = new Date();
		this.tiddler.modifier = config.options.txtUserName;
		this.tiddler.modified = new Date();
		store.addTiddler(this.tiddler);
	}
	return this;
};

bidix.UploadLog.prototype.addText = function(text) {
	if (!this.tiddler)
		return;
	// retrieve maxLine when we need it
	var maxLine = parseInt(config.options.txtUploadLogMaxLine,10);
	if (isNaN(maxLine))
		maxLine = -1;
	// add text
	if (maxLine != 0) 
		this.tiddler.text = this.tiddler.text + text;
	// Trunck to maxLine
	if (maxLine >= 0) {
		var textArray = this.tiddler.text.split('\n');
		if (textArray.length > maxLine + 1)
			textArray.splice(1,textArray.length-1-maxLine);
			this.tiddler.text = textArray.join('\n');		
	}
	// update tiddler fields
	this.tiddler.modifier = config.options.txtUserName;
	this.tiddler.modified = new Date();
	store.addTiddler(this.tiddler);
	// refresh and notifiy for immediate update
	story.refreshTiddler(this.tiddler.title);
	store.notify(this.tiddler.title, true);
};

bidix.UploadLog.prototype.startUpload = function(storeUrl, toFilename, uploadDir,  backupDir) {
	if (!this.tiddler)
		return;
	var now = new Date();
	var text = "\n| ";
	var filename = bidix.basename(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if (!filename) filename = '/';
	text += now.formatString("0DD/0MM/YYYY 0hh:0mm:0ss") +" | ";
	text += config.options.txtUserName + " | ";
	text += "[["+filename+"|"+location + "]] |";
	text += " [[" + bidix.basename(storeUrl) + "|" + storeUrl + "]] | ";
	text += uploadDir + " | ";
	text += "[[" + bidix.basename(toFilename) + " | " +toFilename + "]] | ";
	text += backupDir + " |";
	this.addText(text);
};

bidix.UploadLog.prototype.endUpload = function(status) {
	if (!this.tiddler)
		return;
	this.addText(" "+status+" |");
};

//
// Utilities
// 

bidix.checkPlugin = function(plugin, major, minor, revision) {
	var ext = version.extensions[plugin];
	if (!
		(ext  && 
			((ext.major > major) || 
			((ext.major == major) && (ext.minor > minor))  ||
			((ext.major == major) && (ext.minor == minor) && (ext.revision >= revision))))) {
			// write error in PluginManager
			if (pluginInfo)
				pluginInfo.log.push("Requires " + plugin + " " + major + "." + minor + "." + revision);
			eval(plugin); // generate an error : "Error: ReferenceError: xxxx is not defined"
	}
};

bidix.dirname = function(filePath) {
	if (!filePath) 
		return;
	var lastpos;
	if ((lastpos = filePath.lastIndexOf("/")) != -1) {
		return filePath.substring(0, lastpos);
	} else {
		return filePath.substring(0, filePath.lastIndexOf("\\"));
	}
};

bidix.basename = function(filePath) {
	if (!filePath) 
		return;
	var lastpos;
	if ((lastpos = filePath.lastIndexOf("#")) != -1) 
		filePath = filePath.substring(0, lastpos);
	if ((lastpos = filePath.lastIndexOf("/")) != -1) {
		return filePath.substring(lastpos + 1);
	} else
		return filePath.substring(filePath.lastIndexOf("\\")+1);
};

bidix.initOption = function(name,value) {
	if (!config.options[name])
		config.options[name] = value;
};

//
// Initializations
//

// require PasswordOptionPlugin 1.0.1 or better
bidix.checkPlugin("PasswordOptionPlugin", 1, 0, 1);

// styleSheet
setStylesheet('.txtUploadStoreUrl, .txtUploadBackupDir, .txtUploadDir {width: 22em;}',"uploadPluginStyles");

//optionsDesc
merge(config.optionsDesc,{
	txtUploadStoreUrl: "Url of the UploadService script (default: store.php)",
	txtUploadFilename: "Filename of the uploaded file (default: in index.html)",
	txtUploadDir: "Relative Directory where to store the file (default: . (downloadService directory))",
	txtUploadBackupDir: "Relative Directory where to backup the file. If empty no backup. (default: ''(empty))",
	txtUploadUserName: "Upload Username",
	pasUploadPassword: "Upload Password",
	chkUploadLog: "do Logging in UploadLog (default: true)",
	txtUploadLogMaxLine: "Maximum of lines in UploadLog (default: 10)"
});

// Options Initializations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StoreUrl','');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Filename','');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Dir','');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BackupDir','');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UserName','');
bidix.initOption('pasUploadPassword','');
bidix.initOption('chkUploadLog',true);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LogMaxLine','10');


// Backstage
merge(config.tasks,{
	uploadOptions: {text: "upload", tooltip: "Change UploadOptions and Upload", content: '<<uploadOptions>>'}
});
config.backstageTasks.push("uploadOptions");


//}}}
''綠蓉蛤蠣義大利麵''
----
''奶油煙燻鮭魚義大利麵''
----
''法式燻鴨香辣麵'' 
----
''香蒜透抽義大利麵''
----
''野菇沙朗義大利麵''
----
''茄汁野菇雞肉麵'' 
----
''香辣海鮮墨魚麵'' 
----
''菠菜起司雞肉麵'' 
----
<<QOTD mint推薦>>
!千層麵(lasagna)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flvUC8I/AAAAAAAAAC8/MmEQz4Qd4vI/s400/lasagna(%E5%8D%83%E5%B1%A4%E9%BA%

B5).jpg]]

這是一種片狀的義大利麵,經常加上切碎的蔬菜、乳酪和各式調味汁做焗烤料理,我們經常吃的千層麵就是用這種義大利麵做成的,帶有韌性的口感也受到部分喜愛彈牙口感的顧客喜愛,也是@@加菲貓@@的最愛喔。
|[[桂冠|http://www.laurel.com.tw/]]|[[金品|http://www.frozenfood.com.tw/]]|h
|[img[http://2.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vJm6XAwI/AAAAAAAAAFc/uEBQ_Eyb1MI/s400/g.jpg]]|[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vMlT4RhI/AAAAAAAAAFk/td_0bQwOqMw/s400/k.jpg]]|
!!!品嚐日期:November 21, 2008  
!!!價位:100
!!!心得:煙燻鮭魚的味道相當濃郁,透過醬汁徹底讓麵條吸收,奶油的香味搭被上鮭魚的鹹味,相當不錯!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kGr3wmcI/AAAAAAAAAEk/lWGQpWPZuB4/s400/DSC01300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我認為微波食品方便快速又好吃:)
!!!!種類繁多可供人選擇甚至比真正的義大利麵@@划算@@
!!!!只要將食物放置家中容器使用就更安全更健康
!!!!不過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營養不良@@之類的負面影響
!!!!現在的我比較喜歡真正的義大利XD
!!!!(因為mint很近又好吃)
!!!!微波是一種高頻波,它以每秒鐘24億次的速度旋轉,引起@@水分子@@的高速度輪擺運動,
!!!!它們互相@@摩擦@@產生極大的熱量,可以使@@食物迅速加熱@@。按量子力學的理論來解釋,微
!!!!波加熱過程並未打破食物分子鏈的結構。只有破壞分子鏈的結構,食物分子分解成離
!!!!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才會使原有食物分子發生化學性的變化。就目前可以證明
!!!!的微波能量來看,@@還不足以發生化學性改變@@。
|<<slider 001 綠蓉蛤蠣義大利麵 綠蓉蛤蠣義大利麵 點閱介紹>>|
|<<slider 002 奶油煙燻鮭魚義大利麵 奶油煙燻鮭魚義大利麵 點閱介紹>>|
|<<slider 003 法式燻鴨香辣麵 法式燻鴨香辣麵 點閱介紹>>|
|<<slider 004 香蒜透抽義大利麵 香蒜透抽義大利麵 點閱介紹>>|
|<<slider 005 野菇沙朗義大利麵 野菇沙朗義大利麵 點閱介紹>>|
|<<slider 006 茄汁野菇雞肉麵 茄汁野菇雞肉麵 點閱介紹>>|
|<<slider 007 香辣海鮮墨魚麵 香辣海鮮墨魚麵 點閱介紹>>|
|<<slider 008 菠菜起司雞肉麵 菠菜起司雞肉麵 點閱介紹>>|
|<<slider 009 酥皮濃湯 酥皮濃湯 點閱介紹>>|

!<<gradient hori #fc0 #fff >>大事>>
*1271年:格列戈里十世當選為教宗。 
*144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八月壬戌)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是日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西南)被瓦刺軍包圍,英宗被俘。此為「土木之變」。 
*1804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哈丁通過望遠鏡在小行星帶中發現婚神星。 
*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向普魯士宣戰。 
*1914年:旅鴿滅絕。 
*1917年:孫中山被選為護法軍大元帥,號召北伐。 
*1918年:徐世昌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1919年:俄國聖彼得堡更名彼得格勒。 
*1923年:日本關東平原發生芮氏7.8級的強烈地震,約14萬人死亡。 
*1939年:德國軍隊發動波蘭戰役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 
*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造成嚴重破壞 
*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 
*1968年:張榮發創立長榮海運公司。 
*1971年:卡達國成立。 
*1983年:大韓航空007號班機在庫頁島附近被蘇聯空軍擊落,269人罹難。 
*1998年:香港中華巴士正式結業,八十八條路線交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接手 
*1994年:美國電影《刺激1995》首映。 
*2004年: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在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一所中學劫持1200多名人質,別斯蘭人質危機發生。 
*2005年:德國之聲主辦的第二屆國際博客大賽正式開始。 
*2008年:第91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因支持率低迷不振,宣布辭職。
!<<gradient hori #fc0 #fff >>出生>>
!!!簡表
|年份|人物|相關簡介|h
|1835|傑文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邏輯學家|
|1935|小澤征爾|日本指揮家|
|1946|盧武鉉|韓國的第16任總統|
|1950|黎新祥|香港甲組聯賽球隊香港08的主教練|
|1950|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俄羅斯政治家,現任俄羅斯總理|
|1954|丁守中|台灣政治人物|
|1962|路德·古利特|足球明星|
|1964|江蕙|台灣女歌手|
|1974|山本寬|日本動畫演出家|
|1976|福西崇史|日本足球運動員|
|1978|中島沙樹|日本動畫聲優|
|1984|喬·特洛曼|美國樂手,打倒男孩樂團成員|
!!!人物
!!!!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8/Jevons.jpeg/200px-Jevons.jpeg]]

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1835年9月1日-1882年8月13日),生於利物浦,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在著作《政治經濟學理論》(1871年)中提出了價值的邊際效用理論。傑文斯同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1871年)、瑞士的利昂•瓦爾拉斯(1874年)共同開創了經濟學思想的新時代。
1854年,正在學習自然科學的傑文斯窮困潦倒地離開了倫敦,去雪梨作了一個分析員,在那裡他迷上了政治經濟學。1859年他回到了英格蘭,于1862年發表了《政治經濟學數學理論通論》,概括出了價值的邊際效用理論。1863年發表了《黃金價值暴跌》。傑文斯以為,消費者從最後一單位產品得到的效用或者價值與他所擁有的產品數量有關,這個數量也許會有一個臨界值。
他在1865年的《煤炭問題》中提醒英國煤炭逐漸枯竭,受到了社會的讚譽。他最重要的邏輯學和科學方法論著作是1874年的《科學原理》、1871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和1882年的《勞工問題介紹》。
*背景
他的父親是托馬斯•傑文斯,是一個對科學十分感興趣,擅長寫法律和經濟學文章的販鐵商人。他的母親是威廉姆•羅斯科的女兒。傑文斯15歲的時候,去倫敦大學學院學習,那時他就有信心成為一個有成就的思想家,這個信心在他以後的歲月里多次對他的前途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大學學院學習,他最喜歡的課程是化學和植物學,兩年後,也就是1853年,他無意中收到了澳洲一家新建薄荷糖廠的分析員聘書。他不太願意離開英格蘭,但是由於1847年他父親的企業倒閉了,薪金變得很重要,所以他接受了這份邀請。
1854年6月他離開了倫敦,在雪梨待了五年,1859年的秋天,他按照自己的安排,再次來到倫敦大學學院,繼續他的農學學士和文學學士學位的學習。從那時起,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倫理學上,但是他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絲毫不受影響,終其一生,他總是定期寫一些科學方面的論文,而且他在物理學上的知識對他的邏輯學的著作《科學原理》的成功很有幫助。在他得到他得到文學學士學位不久,他收到了曼徹斯特的歐文學院(即曼徹斯特大學)的助教聘書。
1866年,傑文斯成為歐文學院的邏輯學、精神和倫理哲學、和科布登(Cobden)政治經濟學教授。次年他娶了Harriet Ann Taylor,她的父親是曼徹斯特護理學校的建立者和經營者。傑文斯飽受疾病和失眠的困擾,發現教授如此寬泛領域內的課程實在很繁重。1876年他很高興地用歐文學院的教授職位換到了倫敦大學學院的政治經濟學教授職位。旅行和音樂成為他主要的消遣方式,但是他的身體依舊很差,還受到抑鬱症的困擾。他越發覺得教授的任務很厭煩,而且寫作讓他精疲力竭,於是于1880年他辭去了職務。 1882年8月13日,傑文斯在黑斯廷斯城附近洗海水澡時溺水身亡。
傑文斯一生以極大的熱情和勤奮投入他所選擇的領域,他的日記和信件表明生活簡樸,為人正直。傑文斯著作很多,就在他死時,他還是英格蘭著名的邏輯學家和經濟學家。阿爾弗萊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稱讚他對經濟學「除了李嘉圖,他比其他任何人都具有建設性的推動作用」。他死之前所進行的經濟學著作絲毫不比他所承擔的其他領域的著作差。毫不誇張地說,他的英年早逝對邏輯學和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是重大的損失。
*效用理論
傑文斯很早就在他的學說中對經濟學和邏輯學展現他特有的開創性作用。效用理論是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通論》的基調,最早出現在1860年的一封書信中。而他的邏輯相似代入原理(logical principles of the substitution of similars)可以在他1861年的另一封信中發現,也就是「哲學存在於發現事物的相似性」。
上面提到的效用理論,指的是商品的效用的度量是商品數量的連續函數,也就是表達出經濟學也是一門數學科學的觀點,他的論文《政治經濟學數學理論通論》中有更加形式化的表達,這篇論文是1862年寫給英國(經濟學?)協會的,那時並不受人重視,就算四年後發表于社會統計學月刊仍是如此,直到1871年,傑文斯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中進一步發展了他的學說,這時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直到這部書的發表,傑文斯才被那些早期的應用數學來研究政治經濟學問題的作家們所注意,特別是安東尼•奧古斯丁•庫爾諾(Antoine Augustin Cournot )和戈森(HH Gossen)。相似的效用理論在1870年左右,由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瑞士的利昂•瓦爾拉斯獨立發展出來。由於戈森發現了交換價值和邊際效用的關係,所以應該算是戈森最先發現了邊際效用理論。但是這絲毫不減低傑文斯在英國帶來新思想並廣為傳播的貢獻。基於對主流思想的回應,他有時候忽略一些條件,比如《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前言就說價值完全基於的是效用,這樣他的理論就被曲解了。但是為了引起大家的關注而誇大重點地方法是可以被原諒的。就在這以後,新古典主義革命開始了。
*煤炭問題
傑文斯是處理經濟理論基本數據的理論家,但是他成名于對實際經濟問題的評論。因為《黃金價格暴跌》(1863年)和《煤炭問題》(1865年)兩篇文章,他被劃到了實用經濟學和統計學領域內的作家,就算他沒有寫出《政治經濟學理論》,他也算是19世紀的最著名經濟學家之一。他的經濟學著作了足可稱道的有:1875年的《貨幣與交換機制》(Money and the Mechanism of Exchange),此書是用通俗語言寫成,不太像理論著作,充滿了原創性和啟發性;1878年的《政治經濟學初級讀本》和1882年的《勞工問題介紹》,這兩部著作是在他逝去後出版的,也就是《社會改革方法和貨幣金融研究》,這部書包含了他生前創作的論文。此書的最後一卷是傑文斯對於太陽黑子和商業危機的關係研究。在他去世之前,傑文斯在準備一部大部頭的經濟學論文,列出了一個提綱,而且完成了其中幾章或者部分內容。這些碎片發表于1905年,起名叫《經濟學原理:社會工業結構論文殘頁及其他論文》。
*邏輯學
傑文斯在邏輯學上的成就和他在政治經濟學學不相上下(pan passu)。1864年他出版了一本小書,名字是《純邏輯,或數與量之間的邏輯》,其基礎是喬治•布爾的邏輯體系,但摒除了他認為錯誤的數學外衣。隨後幾年他致力於研究邏輯機器,而英國皇家學會在1870年才開始。正是這個研究,他知道給定邏輯前提,可以用機械模擬出來。1866年他發現了偉大且普遍的推理法則,並於1869年以《同類替代》(The Substitution of Similars)為題描述了這個學說,最簡單的格式是:「同類必有同質」(Whatever is true of a thing is true of its like.),他還有其他的各樣表達。
他在隨後發表的《邏輯學初級教程》很快成為英語世界里最為流行的邏輯學基礎教科書。那時他還寫了很多邏輯學論文,1874年以《科學原理》為題發表,這部書里他對早期的純邏輯和同類替代作了具體的表述,還發展了歸納是演繹的簡單反轉的觀點。另外,他還對機率的一般原理和機率與歸納之間的關係作了出色的改造。他在各種自然科學上的造詣此時發揮了巨大作用,使他可以利用圖形來處理抽象的邏輯學概念,從而獲得了成功。
傑文斯的歸納準則是對威廉•惠威爾理論的回歸,恰是此理論受到了穆勒的批評。當然傑文斯用了新的表達,摒棄了受人批評的一些不必要的附屬條件。這份努力可以算是19世紀英國最可大書一筆的邏輯學貢獻之一。1880年,他出版了《演繹邏輯研究》,主要部分是他給學生使用的練習題。
1877年及隨後幾年,他努力在《同時代人回顧》中對穆勒作出一個補充說明,最終出版時只有一卷,是他對穆勒哲學的批判,還有一卷本的《純邏輯及小論文》,收集了他早期的邏輯學論文,都發表於他逝世後。這些批評不可不謂有所創見和說服力,但是不能和他其他的作品同日而語。傑文斯的長處在於開創性的思考,而不是批判;他將以一個勤勉的邏輯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聞名後世。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B0%E6%96%87%E6%96%AF&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3

!!!!小澤征爾
小澤征爾(1935年9月1日-),日裔指揮家。妻子是活躍六十年代的前時裝模特兒入江美樹。演員小澤征悅是其兒子。舞台演員及散文家小澤征良是他的長女。
*主要經歷
**1935年出生在滿洲奉天滿鐵附屬地千代田公園旁(今瀋陽和平區中山公園旁)。 
**1959年在東京的桐朋學園短期大學向齋藤秀雄學音樂,畢業後去歐洲及美國深造。他獲得了一份獎學金,師從赫伯特•馮•卡拉揚。 
**1961年,小澤征爾成為了伯恩斯坦在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的助手。 
**1965年到1970年,為多倫多交響樂團的音樂指導。 
**1969年到1976年在舊金山交響樂團。 
**1973年到2002年在波士頓交響樂團。 
**2002年後,成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指揮了200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著作
**我的遊學隨筆 ("???音?武者修行",新潮文庫、新潮社、1980年)ISBN 4-10-1228-01-9 
**音樂(與武滿徹合作,新潮文庫、新潮社、1984年)ISBN 4-10-1228-03-5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0%8F%E6%BE%A4%E5%BE%81%E7%88%BE&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3

!!!!盧武鉉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b/Roh_Moo-hyun_-_cropped_headshot%2C_2004-Oct-26.jpg]]

盧武鉉(韓語:노무현,1946年9月1日- ),韓國的第16任總統。盧武鉉是慶尚南道金海市進永邑人,夫人為權良淑(권양숙,1947年1月14日-),育有1子1女。他在2002年12月19日的選舉中代表新千年民主黨擊敗韓國國家黨的李會昌,並於2003年2月25日就任總統。
*生平
出身於韓國南部大城市釜山以西的金海市一貧農家庭的盧武鉉,在釜山商業高校畢業後,於1975年獲得司法職業試驗試合格,1977年就任大田地方法院裁判官。1978年轉職律師,並參與人權活動。1980年代後期,受當時統一民主黨的金泳三提拔而參政。1988年取得國會議席,成為國會內的統一民主黨議員。1992年競選國會議員落敗,但於1998年的補選中重新取得議席。其後,在2000年第三度競選國會議員失敗後,出任海洋水產部長官。2002年4月獲新千年民主黨提名參與總統選舉,並成功利用電子政治理論擊敗李會昌,當選總統。2004年3月12日,國會通過彈劾議案,盧武鉉被暫停職務,由總理高建擔任代總統。之後國會改選,反對黨大敗。5月14日憲法法庭推翻國會的彈劾議案,盧武鉉獲即時恢復職務。2007年2月28日,盧武鉉退出執政黨開放我們黨,以無黨籍身份執政至任期結束。
*政策
盧武鉉的政策主要是堅持金大中的陽光政策,努力維持國家統一;以及維護韓國的主體性。他希望將韓國建設成為東北亞的地區樞紐,所以任內一直努力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並鼓勵學生學習中國語,以投身中韓貿易的行列。但任期的最後兩年,國內物價飆漲、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屢創新高,且受制於北韓的種種要求,是其任內的最大缺憾。
*佚聞
在2002到2006年期間,南韓社會流行的3500個新辭彙經由韓語學院篩選所編成的「辭典裡找不到的新用辭」辭典中將盧武鉉編入,「很盧鉉」代表「很讓人失望」。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B%A7%E6%AD%A6%E9%89%8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3

!!!!黎新祥
黎新祥(1950年9月1日-)現時是一位香港前足球運動員及足球教練,曾擔任香港足球代表隊主教練。他是年青球員何萬邦的姑丈。
黎新祥以前是足球員,司職後衛(清道夫),曾效力流浪。他在中學四年級的時間已代表流浪,因天才橫溢,立足甲組,和郭家明,鄧鴻昌為流浪取得不少光榮。流浪後來加入外援「耶蘇」居理、「大水牛」華德及「長頸鹿」端納更加得到多項冠軍。黎新祥其後轉投愉園和張子岱,劉榮業一起作戰,也踢過東昇。
黎新祥和胡國雄、郭家明、區永鴻等為香港隊立下不小功勞,在1977年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盃外圍賽奪得第一名出線第二輪複賽。
黎新祥非常有上進心,曾到英國、德國和巴西進修考取國際教練証書。先在香港體育學院的前身銀禧任教,學生包括譚兆偉、李健和、羅繼華、李偉文、蔣世豪、丘建威等。山度士在青年軍時也曾跟隨黎新祥學習。
香港足球代表隊在黎新祥帶領下,曾於2007年亞洲盃外圍賽兩度迫和亞洲勁旅之一的烏茲別克,世界排名亦曾經由2002年的145位升到2006年9月的109位,是香港近十年最好的成績。
2007年8月黎新祥在足總主席梁孔德邀請下作為顧問重返港隊,更被委任執教一支以香港09球員作為班底的香港C隊,計劃利用4年時間長期重點培訓,培育新一代港隊接班人。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B%8E%E6%96%B0%E7%A5%A5&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3
!!!!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8/Mikhail_Fradkov_%28Bras%C3%ADlia%2C_04_April_2006%29.jpeg/225px-Mikhail_Fradkov_%28Bras%C3%ADlia%2C_04_April_2006%29.jpeg]]

米哈伊爾•葉菲莫維奇•弗拉德科夫(俄語:Михаи́л Ефи́мович Фрадко́в,1950年9月1日-),俄羅斯政治家,前任俄羅斯總理。他出生在位於伏爾加河畔的薩馬拉市,2004年3月1日,由普京總統提名,他開始擔任俄政府新總理。2007年9月12日,弗拉德科夫宣布辭職。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1%B3%E5%93%88%E4%BC%8A%E7%88%BE%C2%B7%E5%BC%97%E6%8B%89%E5%BE%B7%E7%A7%91%E5%A4%AB&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3

!!!!丁守中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8/2007TaipeiAudioVideoFair_SCTing.jpg/180px-2007TaipeiAudioVideoFair_SCTing.jpg]]

丁守中(1954年9月1日-),高雄市人,台灣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六屆立法委員,為已故前聯勤總司令溫哈熊上將的女婿。
*現職
**中華民國第六屆立法委員。 
**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中國青年和平團董事。 
**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捐血協會理事。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畢業(1976年) 
**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法律研究院外交法律碩士(1981年) 
**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法津研究院國際政治學博士(1985年) 
**外交領事人員特考及格
*經歷
**董氏基金會公益顧問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報社社論主筆 
**波士頓通訊社總編輯 
**立法院(第一屆)委員(1990年-1993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1991年) 
**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1991年) 
**中國國民黨青年工作會副主任(1993年4月1日-1994年5月1日) 
**立法院(第二屆)委員(1993年-1996年) 
**中國青年和平團主任(1996年-1998年) 
**立法院(第三屆)委員(1996年-1999年) 
**中國國民黨青年工作會主任(1997年-1999年) 
**中國廣播公司海外評論主筆 
**立法院(第四屆)委員(1999年-2002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中國青年和平團董事 
**中國青年和平團團主任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1999年-) 
**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 
**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 
**中華民國國際教育研究會理事長 
**中華青年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公共政策委員會召集人 
**亞洲與世界社副主任 
**民主基金會執行長 
**中華民國捐血協會理事 
**臺北市佛教青年會理事 
**外交部禮賓司(薦任)科員 
**立法院(第六屆)委員(2005年-2008年)

*第七屆立法委員任期出席紀錄
2008年2/1~3/26院會應出席15次,委員會應出席19次,總計34次,缺席18次。
2008年4/1~4/30院會應出席4次,委員會應出席16次,總計20次,缺席2次。
資料來源: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監督國會周報第五、十五期。http://www.ccw.org.tw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1%E5%AE%88%E4%B8%AD&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3

!!!!路德•古利特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b/Cobi_Jones_and_Ruud_Gullit.jpg/250px-Cobi_Jones_and_Ruud_Gullit.jpg]]

古烈治(Ruud Gullit,1962年9月1日-),是一名已退役荷蘭足球運動員及現任足球主教練,是1987年歐洲足球先生和1987年、1989年世界足球先生得主。
*球隊簡表
|職業球隊|h
|年份|球隊|出賽(進球)|
|1978-1982|哈亞林|91 (32)|
|1982-1985|飛燕諾|85 (30)|
|1985-1987|PSV恩荷芬|68 (46)|
|1987-1993|AC米蘭|117 (35)|
|1993-1994|森多利亞|31 (15)|
|1994|AC米蘭|8 (3)|
|1995|森多利亞|22 (9)|
|1995-1998|車路士|49 (4)|
|國家代表隊|h
|1981-1994|荷蘭|66 (16)|
|執教球隊|h
|1996-98年|車路士||
|1998-99年|紐卡斯爾聯||
|2004-05年|費耶諾德||
|2007-2008|洛杉磯銀河||
*生平
古列治早年出身於荷蘭聯賽一些下游球會,1982年加盟費耶諾德,三年後轉投PSV恩荷芬。當時古列治已是荷蘭國家隊成員,但荷蘭卻未打入世界盃決賽圈。
1987年古力特加盟義大利球會AC米蘭,配合後來的里傑卡爾德和范巴斯滕,組成了著名的荷蘭三劍客。在三人坐鎮AC米蘭期間,AC米蘭贏得了三個意甲冠軍、兩個歐洲冠軍盃冠軍。1988年「荷蘭三劍客」還一手將荷蘭國家隊帶入歐洲足球錦標賽決賽並贏得冠軍。早在1987年古列治便當選為歐洲足球先生,同年和1989年也當選為世界足球先生。
1995年7月古力特轉赴英超加盟車路士,其後還兼任主教練。期間他為車路士贏得1997年英格蘭足總盃。後來他與球會高層發生爭執,結果被辭退。1998年他轉教英超另一支球隊紐卡斯爾聯,哪知執教首季成績差劣,僅能贏得聯賽第十一名。翌季紐卡斯爾竟連續八場不勝,同時還與球隊多名主力發生爭執,結果他又一次被辭退。
2004年古列治執掌飛燕諾ist帥印,但只執教一年便辭職,原因是沒有贏得獎項,目前他是美國洛杉磯銀河隊的主教練,旗下球員包括碧咸(David Backam)
*榮耀
**歐洲足球錦標賽冠軍:1988年 
**荷蘭聯賽冠軍:1984年、1986年,1987年 
**荷蘭盃賽冠軍:1984年 
**義大利聯賽冠軍:1988年、1992年,1993年 
**義大利足協盃冠軍:1988年、1994年 
**歐洲冠軍盃冠軍:1989年,1990年 
**歐洲超級盃冠軍:1989年、1990年 
**豐田盃冠軍:1989年,1990年 
**歐洲足球先生:1987年 
**「足球世界」世界足球先生:1987年、1989年 
**歐洲國家盃:1988年(冠軍) 
**FIFA 100成員:2003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7%AF%E5%BE%B7%C2%B7%E5%8F%A4%E5%88%A9%E7%89%B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3

!!!!江蕙
江蕙(1961年9月1日-)本名江淑惠,台灣女歌手。
幼時窮苦,家中共五個小孩,與妹妹江淑娜在北投的飯店及台北的酒家走唱,磨練出深厚的表演功力及精湛的歌唱技巧,江蕙一直到15歲才小學畢業。經友人介紹到中泰賓館的夜總會駐唱,改名為「江惠」,直到出第四張專輯,正式改名為"江蕙"。
回溯其出道時間,精確時間是民國72年4月18日,而於2008年4月18日舉辦了她生平第一次的演唱會,名為「江蕙-初登場」。
從1981年出版第一張專輯迄今,已錄製五十多張專輯,唱紅的歌曲無數,連續四屆金曲獎得主,在台語歌壇的的地位及成就無人能及。江蕙樂善好施,向家扶中心所屬的兒童福利基金會認養了二十位孩童,還默默資助一間療養院,是台灣閩南語歌曲天后。
2009年1月15日因討債集團找至經紀公司爆發破產事件轟動演藝圈,其本人因不擅理財多年來將所有錢財交由大姐江淑女打理,後來大姐迷上賭博將其所有積蓄上億元敗光,目前大姐本人已知尚欠債2800多萬台幣。事後江蕙發出聲明和大姐切割,表示感謝演藝界關心,所有錢財皆已失去一切將從零開始,所以大姐其餘欠款已無力幫忙,請各路債主勿再找她;同時並暫時推掉通告手機關機消失。
*個人簡介
**本名:江淑惠 
**綽號:二姐 
**宗教:佛教 
**血型:B型 
**星座:處女 
**最喜歡的男歌手:費玉清 
**最喜歡的女歌手 :美空雲雀 
**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希望之旅 
**最喜歡的歌路: 抒情歌曲 
**最喜歡的地方: 自己家 
**最難忘的一個人: 黃義雄 
**影響自己最大的人: 母親 
**最喜歡的一本書 :苦情姐妹花 
**最喜歡的男演員 :勞勃狄尼諾 
**最喜歡的收集 :香水 
**最喜歡的顏色: 黑色 
**最喜歡的動物 :狗、貓 
**最喜歡的運動: 游泳、網球 
**喜歡的異性點型: 成熟、穩重、富愛心、有幽默感 
**最喜歡的口頭蟬 :無!今嘛是安怎?(台語)
*金曲獎得獎記錄
**1990年 第1屆:江蕙 《年度最佳女演唱人》鄉城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屆女演唱人未分國台語)
**1993年 第5屆:江蕙/酒後的心聲《年度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唱片》
**2000年 第11屆:江蕙/半醉半清醒《台灣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
**2001年 第12屆:江蕙/台灣紅歌《台灣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本屆「台灣紅歌」、「我愛過」兩張專輯同時上榜)
**2002年 第13屆:江蕙/《江蕙》《台灣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
**2003年 第14屆:江蕙/《紅線》《台灣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演唱人獎》
***至此,江蕙已創下金曲獎四連勝記錄,以鼓勵新人為由,宣佈從此放棄角逐金曲獎台語女演唱人獎。 
***但也因其放棄角逐金曲獎台語女演唱人獎,於是自此後得獎獎項均以專輯為主。 
**2005年 第16屆:江蕙/《愛著啊》《台灣金曲獎最佳台語流行演唱專輯》
**2006年 第17屆:江蕙/《愛作夢的魚》《台灣金曲獎最佳台語流行演唱專輯》
*專輯
**皇冠唱片
***1981.04 東京假期 
***1981.09 姑娘十八一朵花 
***1982.04 你不該輕視我 
**田園唱片
***1983.05 你著忍耐 
***1983.08 白色的夢 
***1984.01 惜別的海岸 
***1984.06 民1-秋風夜雨 
***1984.09 還鄉 
***1984.12 無奈無奈 
***1985.02 民2-思想枝 
***1985.04 民3-海中花 
***1985.06 不想伊 
***1985.10 民4-母子鳥 
***1986.01 大船入港 
***1986.08 傷心的所在 
***1987.02 「知音」專輯 
**鄉城唱片
***1987.11 褪色的戀情 
***1988.06 相思夢 
***1989.01 落山風 
***1989.12 心內話 
**揚聲唱片
***1990.03 一個紅蛋 
***1990.04 日語金曲I 
***1990.10 夢中情 
***1991.02 愛情雨 
**點將唱片
***1992.10 酒後的心聲 
***1993.05 感情放一邊 
***1994.03 苦酒的探戈 
***1994.12 悲情歌聲 
***1995.12 愛不對人 
***1996.10 等待舞伴 
***1997.03 江蕙精選輯 
**EMI
***1998.12 世紀金選 
***2005.08 江蕙10個愛人 
**大信唱片
***1999.01 半醉半清醒 
***2000.01 我愛過 
***2000.11 台灣紅歌 
***2001.06 2001江蕙 
***2001.09 世紀紅歌 
***2002.12 江蕙精選 
**亞律音樂
***2002.12 紅線 
***2003.11 風吹的願望 
***2004.12 愛著啊 
***2005.12 愛作夢的魚 
***2006.12 博杯 
**阿爾發音樂
***2008.11 甲你攬牢牢 
**演唱會
***2008.4/18、4/19台北小巨蛋江蕙初登場演唱會-第一場演唱會 
***2008.12/5、12/6高雄巨蛋江蕙 高雄初登場 演唱會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1%9F%E8%95%9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4
!!!!山本寬
山本寬(1974年9月1日-)是日本動畫演出家,曾任職於Animation Do,目前是Ordet動畫公司的社員。大阪府出身。京都大學文學系畢業。愛稱是「ヤマカン」(Yamakan)。
*人物經歷
**小時至學生年代
幼時受藤子不二雄的漫畫所影響,立志成為一名漫畫家。之後在高中時觀看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時決定加入動畫業界。
在京都大學時是動畫同好會的成員,自行製作了名為『怨念戰隊Ressentiment』的電影。本作作為對庵野秀明在學生時代製作的『愛國戰隊大日本』致敬的作品,亦為寬自身作為「教科書」的存在。畢業論文是寫『新世紀褔音戰士』『魔法公主』的評論。
**加入與離開京都動畫
畢業後加入京都動畫。經歷數碼映像開發室的工作後,轉入同社下的Animation Do。
在『幸運☆星』時初次就任監督,被社內判斷[1]「作為監督,仍未達到這個領域」而把監督一職切換給同社的武本康弘。然後在2007年6月23日退出Animation Do,成為自由身。退社前製作的一部份相關集數,腳本及分鏡部份仍然由他擔當。
**創立Ordet
2008年,在月刊New Type發表在大阪市內設立動畫製作公司Ordet,設立後就從HAL FILM MAKER、A-1 Pictures取得多份工作。
自最近在『幸運☆星』時被京都動畫說「仍未達到這個領域」後,由自由身到Ordet時代,他身邊作品的台詞、宣傳等都經常以此作為慣用語。在『鋼鐵新娘』自己從監督降職時,作為新監督的水島努在博客笑說這是「山本先生的枕詞」。
***在擔任分鏡、演出的『撲殺天使朵庫蘿』時主人公的台詞「還未達到這個領域真對不起」。但水島說這是他自己判斷的台詞。 
***在『神薙』的第二回時說自己「因為作為MC還沒達到這個領域」而加入解說完,把MC"降職"。 
***『神薙』第5集中以山本本人作模型的角色,說「多虧薙大人我終於達到了監督這個領域」。 
***2008年11月16日的神薙祭裡說「每週都有看『食靈』『武裝機甲』這些不錯的作品,沒看到幸運星OVA」。 
***在『神薙』中被聲演的青葉鶫的澤城美雪吐嘈說「作為社會人還沒有達到這個領域」。 
*主要參加作品
***Dancing Blade かってに桃天使!(1998年)數位製作・撮影 
***ジェネレイターガウル (1998年)演出助手 
***POWER STONE (1999年)演出助手→分鏡・演出 
***天使不設防! (1999年)演出助手 
***週刊ストーリーランド (1999~2000年)分鏡・演出 
***OH!スーパーミルクチャン (2000年)製作進行 
***熱帶雨林的爆笑生活 (TV&OVA:2001~2004年)分鏡・演出 
***リアルバウトハイスクール (2001年)演出助手 
***旋風の用心棒(2001~2002年) 分鏡・演出 
***我們這一家(2002~2004年)分鏡・演出 
***MUNTO (2003年)演出助手 
***驚爆危機校園篇 (2003年)分鏡・演出 
***MUNTO ~時の壁を越えて (2005年)演出補佐 
***AIR (2005年)分鏡・演出 
***驚爆危機 The Second Raid (2005年)腳本・分鏡・演出 
***涼宮春日的憂鬱 (2006年)系列演出・腳本・分鏡・演出・劇中歌作詞/ED分鏡・演出 
***Kanon (2006年)分鏡・演出 
***幸運☆星 (2007年)導演(1話~4話)・腳本・分鏡・演出/ED腳本・OPED分鏡・演出  
***王牌投手 振臂高揮 (2007年)後期ED分鏡・演出 
***灼眼的夏娜II (2008年)後期OP分鏡(以Ordet動畫公司協力名義參與) 
***神薙 (2008年)導演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1%B1%E6%9C%AC%E5%AF%AC&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4
!!!!福西崇史
福西 崇史(1976年9月1日-)是日本國家足球隊的中場球員,現正效力FC東京。他在2004年亞洲杯足球賽決賽中日對壘賽事中首先射入第一個進球。
*球隊簡表
|職業球隊|h
|年份|球隊|出賽(進球)|
|1995-2006|磐田山葉|292 (53)|
|2007|FC東京|28 (6)|
|2008|東京綠茵|29 (3)|
|國家代表隊|h
|1999|日本|3 (0)|
|1999|日本|61 (7)|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6%8F%E8%A5%BF%E5%B4%87%E5%8F%B2&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4
!!!!中島沙樹
中島沙樹(1978年9月1日-),日本女性聲優。出身於埼玉縣,血型B型。現隸屬於東京俳優生活協同組合經紀公司。
*人物
**興趣是做麵包。 
**特技是直笛演奏,並擁有書法檢定4級資格。 
**大學時期曾參加舞蹈社。 
**愛車是本田Civic。 
**喜歡的日本職棒球隊是讀賣巨人。 
**根據嘉數由美的描述,她不但是個手機通,也非常熟悉電腦方面的知識。 
**是T.M.Revolution的超級粉絲。西川貴教擔任節目主持人的日本放送廣播節目「西川貴教のallnightnippon SUPER!」曾舉辦過名為「ミス・リスナー•コンテスト(Miss Listener Contest)」的聽眾女王選拔賽,當時她雖然有報名參加,但是在進行第4輪選拔之前就自動放棄。
*經歷
**小時候因為觀賞電視動畫《魔法小天使》而對聲優相當崇拜。 
**在高中時期,未來的志向是要成為一位空中小姐。(來自線上廣播節目「Radio To Heart2」的訪談內容) 
**參加了聲優經紀公司ARTSVISION所主辦的「無料新人育成オーディション(公費新人徵選活動)」並且順利當選,於是以特等生的身份進入ARTSVISION旗下的聲優培育機構「日本ナレーション演技研究所(日本旁白演技研究所)」。從研究所畢業之後的她便直接屬於ARTSVISION旗下聲優。 
**1998年,電視動畫《快傑蒸氣偵探團 TV ANIMATION SERIES》的護士角色是她第一個配音角色。 
**2002年,電視動畫《東京喵喵》的女主角桃宮草莓是她第一個主要配音角色。 
**2002年12月,她和望月久代共同出席了在安利美特池袋分店所舉辦的「Studio Pierrot 2002動畫影展」,翌年也再度出席了「Studio Pierrot創立25週年紀念活動」。 
**2003年12月,宣告離開ARTSVISION。2004年2月正式入主另一家聲優經紀公司東京俳優生活協同組合。 
**2004年10月,為了搭配電視動畫《下級生2 ~瞳の中の少女たち~》的開播,而和同時出演的聲優河原木志穗、歌手美彌乃靜共同組成了三人女子歌唱團體「カチューシャ」(kachu-sya,髮箍之意)。名稱來源如下: 
***河原木志穗的『河』日文發音 → ka 
***中島沙樹的『中』日文發音 → chu 
***3人組合的『3』日文發音 → s 
***美彌乃靜的『彌』日文發音 → ya 
***合併起來,就是『kachu-sya』 
**2004年,和稻村優奈一同參與「仙境傳說 夢想巨蛋 ~史上最大祭典~」的活動。 
**2005年,和稻村優奈一同組成二人歌唱組合「sandy」(從Saki AND Yuuna所取名) 
2006年8月26日,在池袋Sunshine會館所舉行的電視動畫《MAR魔兵傳奇》造勢活動「メルフェス(MAR祭典)」中,和同樣出演劇中角色的熊井統子、齋賀觀月、小野坂昌也等人共同出席。 
**2006年11月12日,參與電視動畫《草莓危機》的造勢活動「聖阿絲特勒艾亞共同文化祭」。在這個活動中,她在表演舞台上和其他聲優同場競技並且幸運奪下冠軍,因而當選為「閃星」。事後她前往某個錄音間,去和原本為動畫版「閃星」、當天卻不克出席的生天目仁美見面,並且請生天目仁美親自為她披上活動冠軍的獎品「あんたがエトワール(你是閃星)」肩帶以及皇冠。最後一同拍下值得紀念的雙人照。
**2007年3月4日,應合演《MAR魔兵傳奇》的石毛佐和之邀,在石毛佐和的歌手朋友神咲まゆみ的現場演唱會上登台演出。
*演出作品
**電視動畫
***1998年
****快傑蒸汽偵探團 TV ANIMATION SERIES(護士A) 
***2000年
****六門天外(精靈) 
***2002年
****東京喵喵(桃宮草莓) 
****Duel Masters(黃昏ミミ) 
****超重神GRAVION Zwei(ディカ) 
***2004年
****下級生2~瞳中的少女們~(高遠七瀨) 
****北方戀曲~Diamond Dust Drops~(第8話的女服務生) 
****Duel Masters Charge(黃昏ミミ) 
****名偵探柯南第383話《2小時特別編 滿席大甲子園!看不見的夏季惡魔》(球場廣播員) 
****BLEACH(本匠千鶴) 
****仙境傳說 RAGNAROK THE ANIMATION(艾莉絲) 
***2005年
****美少女學園(屁糞葛君、女教師) 
****ToHeart2(笹森花梨) 
****MAR魔兵傳奇(桃樂絲) 
***2006年
****Canvas2~彩虹色的圖畫~(女孩) 
****草莓狂熱(源千華留) 
****無敵看板娘(遠藤若菜) 
***2007年
****月面兔兵器米娜(早苗杜鵑=皐月米娜) 
****Duel Masters(黃昏ミミ) 
****麵包超人(クロワッサン姫) 
****帝托拉傳奇(ティラ) 
****旋風管家(貴嶋沙希、大河內大河) 
****藍龍(普吉) 
****羅密歐×茱麗葉(第6話的女孩子) 
**OVA
***卒業M(記者) 
***Gift 
***シーバス1-2-3 
***ToHeart2(笹森花梨) 
**劇場版
***スライム冒険記 海だ、イエ~(ギャル) 
***劇場版Duel Masters 闇城的魔龍凰(黄昏ミミ)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B3%B6%E6%B2%99%E6%A8%B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4
!!!!喬•特洛曼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6/Joe_Trohman_2006_1.jpg/220px-Joe_Trohman_2006_1.jpg]]

喬瑟夫•馬克•特洛曼(Joseph Mark Trohman,1984年9月1日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好萊塢)是來自芝加哥的流行龐克樂團打倒男孩(Fall Out Boy)的主吉他手。
*私人生活
特洛曼從小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的南羅素村(South Russell)長大。他住在當地12年,並就讀 Chagrin Falls 學校。他在學校的樂隊中演奏長號,直到他二年級時開始接觸吉他。特洛曼在12歲左右搬到芝加哥附近的郊區。在那裡他就讀 Washburne 中學,當時他參加了許多樂團。在畢業後,他接著就讀 New Trier Township 高中。在高中時期,他是聲音視覺社團的成員。
*打倒男孩
特洛曼和彼特•溫茲共同成立打倒男孩。他們原本計劃創立一個硬蕊風格樂隊,但失敗後他們則半開玩笑的說要改成立一支流行龐克樂隊。當他們在尋找可以加入樂團的成員時,特洛曼聽說派崔克•史坦普(目前樂團的主場)正打算成立自己的樂團。他於是在樂團發行《打倒男孩之與你的女友在傍晚出遊》(Fall Out Boy's Evening Out With Your Girlfriend)之後加入打倒男孩。
*其他
**特洛曼是《星際大戰》的愛好者。 
**他是猶太人。 
**他也非常喜歡電玩遊戲,他最喜歡的就是《星際大戰》系列。 
**他是打倒男孩樂團中最高的成員,身高179公分(5呎9寸);此外他也是樂團中最年輕的團員。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6%AC%C2%B7%E7%89%B9%E6%B4%9B%E6%9B%BC&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4

!<<gradient hori #fc0 #fff >>死亡>>
!!!簡表
|年份|人物|相關簡介|h
|1648|馬蘭·梅森|法國神學家、數學家、音樂理論家|
|1715|路易十四|法國國王|
|1948|馮玉祥|1882年出生|
|1972|何香凝|1878年出生|
|1988|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西班牙裔美國物理學家|
|1989|鍾保羅|香港影視藝員|
|2005|朱向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人物
!!!!馬蘭•梅森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0/MarinMersenne.jpg/180px-MarinMersenne.jpg]]

馬蘭•梅森(Marin Mersenne,1588年9月8日-1648年9月1日),法國神學家、數學家、音樂理論家。
梅森1611年進入修道院,成為法國天主教米尼瑪派教士。1626年,他把自己在巴黎的修道室辦成了科學家聚會場所和交流信息中心,稱為「梅森學院」。他與同時代的最偉大的數學家保持經常的通信聯繫,和業餘數學王子費馬是好朋友。梅森編輯過多位希臘數學家的著作,並對其中的的課題用出論述,尤其是以梅森質數聞名,並於1644年發表的《物理數學隨感》(Cogitata physico—mathe-matica)中討論它。其著作《宇宙和諧》(Harmonie universelle)一書,是記錄當代樂器的一份珍貴的史料。1648年9月1日,梅森于巴黎逝世。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AC%E8%98%AD%C2%B7%E6%A2%85%E6%A3%AE&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7
!!!!路易十四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0/Louis-xiv-lebrunl.jpg/200px-Louis-xiv-lebrunl.jpg]]

路易十四(法語、英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é),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英語:the Sun King),是法國波旁王朝著名的國王,執政期從1643年至1715年。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於法國聖日耳曼昂萊,王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紅衣主教馬薩林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和榜樣。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黎胥留和馬薩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巴洛克式的專制王國。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夜宴、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為他自己增光。在財政大臣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對他執政不利的事件有:與教宗之間的不和、對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他執政的後期,找後繼人選找得很辛苦。
路易十四一共執政72年,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婚姻與生平
路易十四的誕生當年被視為一項奇蹟,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都未生育子女(另有一說為路易十四是母親安妮王后與人私通生下的孩子,且路易十四另有一名雙胞胎兄弟被關閉在監獄,終身帶著鐵面具渡過餘生,這是一種手法——避免引發王位繼承人的更多紛爭)。他五歲時(1643年)登基為王,但至23歲之前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
22歲時,1660年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亞•泰麗莎結婚。
路易十四(1661年)166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創辦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校,並親自參加演出,先後在26部大型芭蕾中擔任主角。他十三歲首次登臺演出,三十歲時因身材過胖而退出舞臺;曾經演出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而被後世尊稱「太陽王」。這個時期宮庭組織了三位藝術大師——呂利、莫裏哀和博尚專門負責芭蕾藝術的創作和演出,同時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十二個手位和一些舞步,皆以法文命名之,使芭蕾動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動作體系。
1679年,路易十四發現與他十分要好的一位情婦蒙提斯斑女侯爵(Françoise-Athénaïs,marquis de Montespan)在1666年-1668年期間就開始利用巫術舉行黑色彌撒——用嬰兒當祭物來作法贏得國王的愛,驅使國王娶她。巫術被揭發之後,她與國王的關係旋宣告結束。去請女巫拉•瓦辛作法的仕女不計其數,被偵訊的就有218人。當時蒙提斯斑女侯爵將做法後的藥物加在國王的餐飲裡面,以致國王早上起床就會頭痛。此後蒙提斯斑女侯爵被要求接受宗教感化。
1683年當皇后瑪麗•泰麗莎死後,1685-1686年間他又與奧比尼Constant d'Aubigné家族之女——弗朗索瓦絲•德•奧比尼Françoise d'Aubigné秘密結婚。她是一個虔誠的女人,雖然離過婚,但國王因為某些原因,仍願意娶她。國王冊封她曼特農(Maintenon)的領地,並封她為曼特農女侯爵(Marquise de Maintenon)。但是路易十四主要的目的只是要利用這些入宮的仕女開眼界,增加她們學識與機會,所以所生子女多是私生子。
路易比他的子女、兩名孫子和兩名曾孫在世時間更長,1715年他唯一的曾孫路易十五繼承了王位。
後來盜墓者將他的心從他的墓中偷走賣給了英國的哈考特爵士,因為他被做成木乃伊,盜墓者只是利用裡面的殉葬品,來跟英國人交易。
*統治
路易在位期間,全歐洲並不是很和平;當時有因新教與天主教不合而引起的內戰——三十年戰爭。1636年-1637年西班牙進攻法國,法軍獲勝。1648年戰爭平息,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國、瑞典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內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等諸侯邦國簽了威斯伐倫和約。
但是法國又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亂(投石黨,1648年至1653年),它主要是針對馬薩林主教的政策。這次暴亂對路易可能影響很大,他決定永不允許這樣的暴亂重現。
在他的統治期內法國的貴族參加了四次大型戰爭:1667年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南尼德蘭,1672年至1688年與荷蘭的戰爭,1688年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之間的大同盟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些戰爭因為已經落入一些貴族的仇恨與爭執之中。
1674年法國政府從一個私人企業手中買下了馬提尼克島。
1685年路易十四發布了「黑法」(le Code Noir)允許在法國貴族所有殖民地僱用黑人幫傭做工。
路易十四生前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紀裡,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人的民主意識因為戰爭與人民越來越多的言論而越來越強。
*經濟
通過大量的戰爭和宮廷的支出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和貨幣的流通。他統治的晚期估計法國稅收的一半用在凡爾賽宮的支出中。此外許多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的貪污中。
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aides, douanes)、鹽稅(gabelle)和土地稅(taille)。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市民)身上了。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柯爾貝以消除貪污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滿足法國的民眾的經濟與民生需求。
*啟蒙時代
獎勵多位政治家如孟德斯鳩與伏爾泰及其他經濟學者所開創的政治思想。
*科學貢獻
路易十四他提出一些方案:
**電與蓄電的構想,來自於分析海洋元素來找適合產生電的物質。
**並且鼓勵實驗燃燒合適金屬線,以金屬代替蠟燭;影響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利用武器來了解各種金屬的特性,甚至密度等等。
**研究潮汐現象與大氣。
**還有提醒科學界立法尊重個人的智慧權利與發明物。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黎胥留和馬薩林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專制的民族國家的努力。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利,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為此他建造了凡爾賽宮。1682年5月6日他搬進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宮廷的規矩迫使貴族為衣裝付出巨款,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里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這是宮廷生活的一部分。據說路易十四記憶驚人,他進入一個大廳後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在場,誰缺席。因此每個希望得寵于國王的貴族都必須每天在場。這些貴族都熱愛法國。讓他們就沒有時間去管理地方的問題了,慢慢地他們就失去了地方的權力了。
*楓丹白露敕令
路易十四認為,要獲得無上的權力,就必須統一法國人的宗教信仰。因此他對新教徒施加壓力。尤其以1685年的楓丹白露敕令為甚。他以此推翻了法王亨利四世1598年下的寬容的南特敕令。敕令下達後胡格諾派的教堂被摧毀,新教的學校被關閉。路易的這個命令迫使許多胡格諾派教徒移居國外,大多數移居荷蘭、普魯士、英國、北歐和北美。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因為許多這些逃亡者是非常好的手工業者,他們的技巧與他們一起流亡國外。這些流亡者,給他們到達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對路易和他的大主教們來說,一個統一的法國就是一個天主教的法國。
*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在法國,路易十四因為他使法國強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無計量的戰爭使法國的國家經濟破產,他不得不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稅收要求。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認為,這個重稅、他對貴族的削權以及沒有政治權力的市民階層對政策的不滿是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原因。
*兒女
路易十四與他的王后有三男三女,但除了王太子長大成人以外,其餘都早夭。 此外他有16個經承認的養子女,但他和庶妻無子女。
*參考書籍
**製作路易十四 
***作者:彼得‧柏克(Peter Burke)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50530 
***ISBN:9867252349 
**路易十四時代(Le Siecle de Louis XIV) 
***作者:伏爾泰/著 
***譯者:吳模信,沈懷潔,梁守鏘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010528
***ISBN:970517107 
**路易十四 
***作者:謝南(J.H.Shennan) 
***譯者:李寧怡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世界史文庫 
***出版日期:19991121 
***ISBN:9577089135 
**與國王作愛:500年性與權力的交歡(Im Bett mit dem Kochnig: Die Geschichte der kochniglichen Matressen) 
***作者:伊蓮娜‧荷曼
***譯者:鍾清瑜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050930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7%AF%E6%98%93%E5%8D%81%E5%9B%9B&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7
!!!!馮玉祥
馮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煥章,祖籍安徽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夏閣鎮竹柯村)人,寄籍河北保定。中國近代軍事家。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清末1896年加入淮軍,1902年改投袁世凱的武衛右軍。1911年擔任由武衛右軍改編而成的新編陸軍第二十鎮第八十標第三營管帶,曾參與灤州起義。民國後歷任團、旅、師長。1921年8月任陸軍第11師師長,從屬直系軍閥,率其部隊入陝西,在陝西督軍閻相文意外吞大煙自殺之後,接任陝西督軍,並以此地為地盤擴充,受到蘇聯大力支持壯大,其軍隊因此被稱為「西北軍」。1922年出任陸軍檢閱使。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時在參戰途中,接受張學良50萬元政治獻金[1],率軍返回北京,發動北京政變,囚禁曹錕,推翻直系軍閥政府,於11月5日逐溥儀出宮,脫離北洋軍系,改編所部為「國民軍」,電請孫文北上。因無法抗拒直、奉系軍閥的壓力請來段祺瑞主政,遭到排擠。
1925年底馮玉祥參加反奉戰爭,1926年4月失利,撤出北京,退回西北,後赴俄考察。當年自蘇聯考察回國,9月17日在綏遠五原誓師,任國民革命軍聯軍(後改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司令,宣佈所部加入國民黨。在擊潰劉鎮華的「鎮嵩軍」之後,出潼關參加北伐。1927年寧漢分裂之際選擇與南京合作,響應蔣介石清除中國共產黨人。
1929年,馮玉祥不滿國軍編遣會議比例式裁兵原則的決議,稱病離開南京,並於5月出任「護黨救國軍」總司令,但迅速被南京方面內外夾攻而失敗,被迫離職前往山西。1930年聯同閻錫山、李宗仁等與蔣介石對抗,引發中原大戰,兵敗後隱居山東泰山。
1933年5月26日與吉鴻昌、方振武、佟麟閣在察哈爾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時任察省主席的部將宋哲元並不支持,但又不便反對,因而離職,之後馮率軍攻下由親日軍隊佔領的多倫,引起一陣騷動,但不久後便離察返魯。抗日戰爭時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委,第三、第六戰區司令長官,不久被蔣介石撤職。
1946年赴美國考察水利,並發表反蔣言論。1948年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中央政治委員會主任。同年響應中共中央號召,搭蘇聯「勝利」號,由美返國參加新政協,8月22日,不幸中途因輪船出事而於黑海遇難,「勝利」號正向敖德薩港口進發時,輪上失火,馮玉祥被煙熏窒息致死,女兒曉達一起遇難。周恩來致悼詞:「馮玉祥先生,從一個典型的舊軍人,轉變成一個民主的軍人,他經過曲折的道路,最後走向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馮先生生前曾進行反蔣,尤其在美國最後一幕與美帝國主義曾進行了正面的鬥爭。」
篤信基督教,並利用宗教力量來控制軍隊,故有「基督將軍」的稱號。他還有「愛國將軍」和「倒戈將軍」的稱號。
*家庭
|第一任妻子|劉德貞|h
|第一子|馮洪國|
|第二子|馮洪志|
|第一女|馮弗能|
|第二女|馮弗伐|
|第三女|馮弗矜|
|第二任妻子|李德全|h
|第三子|馮洪達|
|第四女|馮理達|
|第五女|馮穎達|
|第六女|馮曉達|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AE%E7%8E%89%E7%A5%A5&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7
!!!!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號雙清樓主,廣東南海棉村(今佛山市南海區)人,生於香港,中國國畫家。曾協助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
何香凝於1897年與廖仲愷結婚,1902年到日本。1908年進入東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並得帝室畫師田中賴章指導,當時與廖仲愷隨同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為革命起義部隊繪製和刺繡軍旗、符號、告示和軍用票圖案等。1910年畢業,回到中國,並為革命在港、穗、滬及日本多個地方居住,曾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婦女部長、中央委員等職。1928年辭職專心作畫。
1929年,由上海前往菲律賓、新加坡、錫蘭等國舉辦義賣畫展,再到法國巴黎,比利時、英國、瑞士、德國等地。
1931年發生九•一八事變,何香凝於12月回到上海,並主辦救濟國難書畫展覽。1937年任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理事、執行委員,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主席。1938年後,遷到香港,並向海外華僑宣傳抗戰,為八路軍、新四軍募捐籌款。1941年香港淪陷,為避戰事,何香凝逃到桂林,以賣畫為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回香港,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1949年後曾先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
何香凝擅長中國畫。作品包括《獅》、《梅花》、《高松圖》等,曾出版畫集有《何香凝畫集》、《何香凝詩畫輯》、《雙清詩畫集》等。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D%95%E9%A6%99%E5%87%9D&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7
!!!!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9/Luis_Alvarez_ID_badge.png]]

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1911年6月13日洛杉磯 - 1988年9月1日),西班牙裔美國物理學家,196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7%AF%E6%98%93%E6%96%AF%C2%B7%E6%B2%83%E7%88%BE%E7%89%B9%C2%B7%E9%98%BF%E7%88%BE%E7%93%A6%E9%9B%B7%E8%8C%A8&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7
!!!!鍾保羅
鍾保羅(David Chan/Paul Chung,1959年-1989年9月1日),本名陳振民,鍾保羅這藝名是源自在商業電台當唱片騎師時(正值六啤半時期)的綽號「大俠一棵蔥」的諧音,而後來他的電台節目名稱亦叫作《天地一棵蔥》。
*生平
鍾保羅是前無線電視綜藝節目主持、前麗的電視(今亞洲電視)藝員,1980年代的年青人偶像。他於1978年加入商台擔任DJ,直至1981年他與商台鬧翻,轉到當時麗的電視主演劇集。其間他與陳百強、張國榮主演過多部青春電影,獲得好評。1985年他轉投無線,在《歡樂今宵》出任主持,並連續3屆擔任港姐司儀,而港姐司儀空缺現由陳百祥和曾志偉取代。由於其外型俊朗,且有急才,擔當不同類型節目的主持均十分出色,因此被傳媒冠以「金牌司儀接班人」的稱號(「金牌司儀」即指何守信)。
他本來與女友上山安娜於北角繼園台同居,後來兩人分手收場。1989年9月1日,於沙田第一城寓所墮樓自殺,終年30歲。此後數年有關他的自殺傳聞不斷,比較可信的是他因賭債纏身而走上絕路(事前有報導指他自殺前數年常向電視台同事借錢)。
*參演作品
**電影
|年份|片名|角色|導演|其他演員|h
|1980年|《喝采》||蔡繼光|陳百強、張國榮、翁靜晶、陳潔靈|
|1980年|《山狗》|Louis|余允抗|莊靜而、陳星、艾迪、鄭則仕、王青|
|1981年|《失業生》|阿 Paul|霍耀良|陳百強、張國榮、徐傑、鄺美寶、趙雅芝(客串)|
|1982年|《衝激•21》||陳全|露雲娜、張國榮、艾迪、賈思樂|
**電視劇(麗的電視)
|年份|節目名|角色|監製|其他演員|h
|1981年|《青春三重奏》||麥當雄|莊靜而、蔡楓華|
|1981年|《IQ成熟時》|文樹森|梁天|莊靜而、蔡楓華、鄧藹霖、鄧慧詩、車保羅|
|1981年|《甜甜廿四味》|阿 Yor|賴水清|倪詩蓓、關之琳、張國榮、莫少聰、文雪兒|
**綜藝節目(無線電視)
|年份|節目名|崗位|h
|1980年代|《歡樂今宵》|主持|
|1980年代|《香港小姐競選》|司儀|
|1980年代|《勁歌金曲》|主持|
|1987年-1988年|《萬千星輝賀台慶》|司儀|
|1989年|《羊城賀歲萬家歡十周年慶典》|司儀|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D%BE%E4%BF%9D%E7%BE%85&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7
!!!!朱向東
朱向東(1955年2月-2005年9月1日),男,漢族,山東萊陽人。197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以來,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委員會統計局農業組幹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農業組、農村司幹部,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副處長、處長、副總隊長兼農經司副司長、中國糧食及農業統計中心主任、國家統計局機關服務中心代主任、辦公室主任、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總隊長等職。1991年4月,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2001年1月,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副部級)。2005年9月1日下午在台灣北投陽明山臨時參訪中央氣象局竹子湖氣象站,在單人泡溫泉時因門窗緊閉,在缺氧狀態下產生休克,導致其沉入水池中窒息而死。
朱向東是高級統計師,長期關注三農問題,曾領導「國家統計局農調隊課題組」,編輯《中國農民收入增長問題》、《農村經濟調查研究文集》、《中國農村居民消費與市場》。
其妻羅中濤,育有一子朱鐳。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C%B1%E5%90%91%E4%B8%9C&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7


!<<gradient hori #fc0 #fff >>紀念日>>
*利比亞 :國慶日 
*台灣 :記者節 
*兄弟象隊隊慶
!<<gradient hori #fc0 #fff >>其他內容>>
*中國大陸、英國、香港、澳門等的中小學普遍於每年的9月1日作為新學年的開學日。如遇上9月1日為假日或是星期六、星期日,則可能順延至第一個平日,最遲為9月3日。 
!<<gradient hori #fc0 #fff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1%E6%97%A5&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3.5
!<<gradient hori #fcc #fff >>大事>>
*前44年:西塞羅開始發表一系列演講,號召反對馬克·安東尼 
*前31年:阿格里帕率領的忠於屋大維的羅馬軍隊在亞克興海戰中戰勝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率領的軍隊。 
*1666年:英國倫敦發生嚴重火災,聖保羅大教堂等大片建築被燒毀。 
*1792年:法國大革命:九月大屠殺開始。 
*1807年:拿破崙戰爭:英國海軍炮轟哥本哈根以阻止法國奪取丹麥海軍。 
*1856年: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1861年:中德通商條約在天津簽訂。 
*1864年:南北戰爭:威廉·謝爾曼率北軍攻佔亞特蘭大。 
*1870年:普法戰爭:色當戰役結束,拿破崙三世率十萬法軍向普魯士投降。 
*1872年:國際工人協會在海牙召開代表大會。 
*1891年:宜昌教案發生。 
*1898年:英國和埃及聯軍在恩圖曼戰役中擊潰蘇丹軍隊,重新在蘇丹建立統治。 
*1901年:美國副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提出大棒外交政策。 
*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制。 
*1939年:二戰:納粹德國宣布吞併但澤自由市。 
*1945年:越南獨立同盟主席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1945年:朝鮮三八線劃分。 
*1945年:日本代表在停泊于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向盟軍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57年:小石城事件發生。 
*1958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前身北京電視台在北京正式開播。 
*1958年:蘇聯在葉里溫上空擊落一架美國空軍間諜飛機。 
*1969年:美國第一台自動櫃員機在紐約市洛克菲勒中心投入使用。 
*1990年: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宣布從摩爾達維亞分離 
*1992年:美國總統布希宣佈向台灣出售F-16戰鬥機,此舉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強烈不滿。 
*1997年:中美洲聯盟成立。 
*1998年:瑞士航空111號班機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附近海域墜毀。 
*2008年:Google 瀏覽器 Chrome Beta 測試版本釋出。

!<<gradient hori #fcc #fff >>出生>>
!!!簡表
|年份|人物|相關簡介|h
|1838|利留卡拉尼女王|夏威夷王國女王|
|1850|艾爾·斯伯丁|美國運動員、斯伯丁公司創始人|
|1853|威廉·奧斯特瓦爾德|德國化學家|
|1879|安重根|朝鮮人,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刺客,1910年3月26日逝世|
|1919|黃昆|中國物理學家,2005年逝世|
|1955|米雪|香港資深女藝人|
|1961|黃秋生|香港影星|
|1964|基努李維|美國影星|
|1979|吳卓羲|香港歌手及演員|
|1982|曹敏莉|香港女演員|
|1984|唐禹哲|台灣歌手及演員|
|1985|姜濤|中國足球運動員|
|1989|帕托|巴西足球運動員|
!!!人物
!!!!利留卡拉尼女王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2/Liliuokalani.jpg/180px-Liliuokalani.jpg]]

利留卡拉尼女王(Queen Liliuokalani of Hawaii,1838年9月2日-1917年11月11日),原名為莉迪亞•卡瑪卡依哈(Lydia Liliʻu Loloku Walania Wewehi Kamakaʻeha),登基後改用皇室名字利留卡拉尼,之後又跟隨夫姓改名為莉迪亞•多明尼斯(Kaolupoloni K. Dominis),是夏威夷王國最後一位君主和唯一一位女王。
*生平
出生於王室家庭的利留卡拉尼女王,在1862年9月16日與美國人約翰•奧雲•多明尼斯(John Owen Dominis)結婚,但並無育有兒女。由於並無兒女的關係,她選擇了她的姪女維多利亞•卡奧拉尼(Victoria Kaiulani)作為繼承人,可惜的是維多利亞在1899年逝世了。
利留卡拉尼女王在1891年1月17日繼承了她的兄長卡拉卡瓦的皇位。同年八月,其丈夫多明尼斯去世。在登基之後,她銳意要改修憲法,因為現有由美國人策劃制訂的刺刀憲法(Bayonet Constitution)限制了她的權力。可惜的是,當時的夏威夷基本上都被美國人控制,改革亦難以成行。在統治期不足三年的短暫情況下,1893年,利留卡拉尼女王被推翻,美國人並於翌年建立了夏威夷共和國。
*被罷免後的生活
當時的美國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頒布了布隆特報告(Blount Report),在報告的結果顯示出推翻利留卡拉尼女王是屬於非法的行為,並向女王提出如她願意特赦所有有關人士的話可協助她重登王位。起初她堅持要將一干人等斬首而拒絕,在這種情況下,克利夫蘭總統將事件交由美國國會審議。雖然女王在1893年12月18日改變主意決定妥協,但臨時政府卻拒絕讓其復位。在另一方面,在1894年2月26日由美國參議院所提出的摩根報告(Morgan Report)則指出美國軍隊毋需為利留卡拉尼被推翻而負上任何責任,變相來說,推翻她的政權便變成了不是非法。其後,珊佛•杜爾(Sanford B.Dole)在1894年7月4日成立了夏威夷共和國,並得到美國政府的即時承認。
在1895年1月16日,利留卡拉尼女王因被人在其家花園發現槍支而被逮捕。雖然她堅持自己甚麼也不知道,但最終亦被判入獄五年與及罰款五千美元。不過,她在入獄期間是被囚於伊奧拉尼宮的,而且在1896年便獲得釋放。她隨後獲准返回檀香山的寓所居住直至1917年因中風逝世。而夏威夷共和國亦於1898年把主權交給美國,成為美國的海外領地。
雖然無法重登王位,但她亦堅持其王室的身份。另外,她的餘生有不少時間都在美國本土渡過,因為她試圖向美國政府追討45萬美元的財產損失,不過最後都失敗了。最後,夏威夷政府批准每年發放4000美元的養老金以及一幅24平方公里的蔗糖種植田地的收益給她。
利留卡拉尼女王本身亦是一名作家和作曲家,並留有不少名作。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8%A9%E7%95%99%E5%8D%A1%E6%8B%89%E5%B0%BC%E5%A5%B3%E7%8E%8B&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艾爾•斯伯丁
亞伯特•古德威爾•斯伯丁(1850年9月2日-1915年9月9日)是職業棒球球員和知名的運動設備廠商的創建者。
**1876年成為第1位200勝的投手。
**1939年他被選入棒球名人堂。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9%BE%E7%88%BE%C2%B7%E6%96%AF%E4%BC%AF%E4%B8%81&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7/Wilhelm_Ostwald.jpg/200px-Wilhelm_Ostwald.jpg]]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斯特瓦爾德(德語: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拉脫維亞語:Vilhelms Ostvalds;1853年9月2日-1932年4月4日),出生於拉脫維亞的德國籍物理化學家。他提出了稀釋定律,對電離理論和質量作用定律進行了驗證。他將化學熱力學原理引入結晶學和催化現象的研究中,對大量現象給予了解釋,並成功的完成了催化劑的工業應用,提出了奧斯特瓦爾德過程。他同時也是出色的教材作者和卓越的學術組織者,創立了很多期刊,培養了大量的年青研究者,使得物理化學得以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和其他化學的理論基礎,因此被認為是物理化學的創立者之一。另外他在顏色學、科學史、哲學方面也有獨到的貢獻。1909年因其在催化劑的作用、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速率方面的研究的突出貢獻,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早年研究
1853年奧斯特瓦爾德出生於利沃尼亞地區的里加(當時屬於俄羅斯帝國管轄,現為拉脫維亞首都),父親是一個箍桶匠,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兩人都是波羅的海德國人。奧斯特瓦爾德是他們的次子。奧斯特瓦爾德少年時被送入自然科學教育和實用技術並重的一所文實中學(Realgymnasium)進行學習,這使得他比較早的接觸到了自然科學知識。1872年1月他進入利沃尼亞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多帕特大學(現名塔爾圖大學,屬愛沙尼亞)就讀,在化學家卡爾•施密特和施密特的助手Johann Lemberg的影響下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會了有機與分析化學中常用的各種定量分析方法和關於化學親和力、化學平衡和反應速率方面的基本原理。
1875年大學畢業後,奧斯特瓦爾德留在多帕特大學,在物理學家阿瑟•范•奧丁根的指導下,進行了各種物理分析手段的訓練,這奠定了他之後一直堅持的研究方向與方法:結合物理手段與化學分析來進行科學研究。他開始對丹麥物理學家尤利烏斯•湯姆森(Julius Thomsen)提出的通過測量反應放出的熱量來比較化學親和力的假設產生興趣。他希望類似的通過測量化學過程中的體積變化和折射率的變化來比較物質的化學親和力,為此他作了大量的實驗,在1878年底以《體積化學與光化學研究》的論文取得博士學位。奧斯特瓦爾德在這一階段所做的的獨創性研究,使得他的研究工作開始被科學界所重視。1880年奧斯特瓦爾德和海蓮內•馮•賴黑爾(Helene von Reyher)結婚,生有五個孩子,其中的沃爾夫岡•奧斯特瓦爾德後來成為膠體化學研究的核心人物。
*里加時期的研究
1881年奧斯特瓦爾德回到里加,擔任里加綜合技術學院(現里加技術大學)的化學教授。他開始建立實驗室和開展他感興趣的化學動力學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通過比較化學反應的速率來比較各種物質的化學親和力,為此他在1883年1月對歐洲大陸的先進實驗室進行和考察,並和當時一流的化學家亥姆霍茲和拜耳等人進行了交流。1884年他讀到了烏普薩拉大學博士生斯凡特•奧古斯特•阿倫尼烏斯的畢業論文。阿倫尼烏斯在論文中提出了電離假設,不被教授們接受,只得到了很低的分數。奧斯特瓦爾德則很感興趣,當年夏天,已經在化學界小有名氣的奧斯特瓦爾德前往瑞典和阿倫尼烏斯見面,這被認為是對初生的電離理論的支持。1885年起奧斯特瓦爾德設計和進行了大量實驗,提出通過測量電導來估計弱酸弱鹼在稀溶液中的電離度的方法。
奧斯特瓦爾德在里加的另一個重要工作是編寫與翻譯化學著作。他從1880年開始寫作《普通化學概論》這一教科書,並不斷希望用新的物理化學進展來詮釋其中的概念。同時他努力宣傳阿倫尼烏斯和荷蘭物理化學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關於化學動力學的工作,這些著作出版後大受歡迎,但也受到不少學者的反對。因為當時歐洲大陸很多學者囿於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經驗,認為只有發現元素和合成新物質是化學家的工作,而稱奧斯特瓦爾德等人為「離子家」。面對這種責難,奧斯特瓦爾德創辦了世界第一種物理化學期刊《國際物理化學與化學物理研究》(德語:Zeitschrift für Physikalische Chemie),努力將物理化學從有機和分析化學中獨立出來。
*萊比錫時期
1887年奧斯特瓦爾德接受聘請,擔任德國萊比錫大學的化學教授,他一直任此職到1906年。在這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中,奧斯特瓦爾德的傑出的研究能力和學術組織才能充分體現了出來。他組建了先進的物理化學實驗室,吸引了整個歐洲各地乃至美國的年輕研究者前來。在他的領導下,萊比錫大學成為當時歐洲物理化學研究的一個中心,正如他的學生弗里德里克•唐南所說的「當你遇到困難時,他總會解決的辦法;當你沒有困難時,他總能給你新的思路」。這一階段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化學熱力學、動力學、溶液的依數性和催化現象等:
**化學熱力學、動力學研究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5/Ostwald_vant_Hoff.jpg/300px-Ostwald_vant_Hoff.jpg]]

奧斯特瓦爾德邀請阿倫尼烏斯和范托夫前來訪問和工作;邀請電學理論和實驗基礎都很紮實的瓦爾特•能斯特作為助手以繼續對於電離理論和質量作用定律的實驗論證。1888年奧斯特瓦爾德從質量作用定律和電離理論出發推導出描述電導、電離度和離子濃度關係的奧斯特瓦爾德稀釋定律,並且通過大量實驗數據驗證了這一關係:
Kp:在溶液極稀時近似為常數。電離度:c(A-) 陰離子濃度:c(K+) 陽離子濃度:c0:弱酸或弱鹼的整體濃度 c(KA):電離後電解質的濃度。
這一定律使質量作用定律和電離理論成功地應用在處理部分電離弱酸弱鹼體系,為這兩個當時尚是假設的觀點提供了支持。同時奧斯特瓦爾德敏銳的感覺到化學反應的級數問題,和范托夫共同提出了通過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來估算化學反應級數的方法,自己又提出了孤立法以解決複雜反應的級數問題。1891年奧斯特瓦爾德又使用電離理論成功解釋了酸鹼指示劑的原理。
**溶液的依數性與結晶學研究
在對溶液的物理化學研究方面,奧斯特瓦爾德遇到了難以控制穩定溫度的問題,於是他邀請恩斯特•奧托•貝克曼作為助手設計精確的溫度測量設備(即後來所稱的貝克曼溫度計)和恆溫槽,以便精確的研究稀溶液的依數性,如溶液加入電解質或者其他組分之後產生的蒸氣壓下降、沸點上升、凝固點下降等現象。他們用這套設備驗證了拉烏爾定律,並對范托夫當時提出的滲透壓等概念進行了測量。1900年左右奧斯特瓦爾德在對溶液粘度性質的測量時,發明了奧斯特瓦爾德黏度計,至今仍然被廣泛使用,另一說是由他的兒子沃爾夫岡•奧斯特瓦爾德所發明。
另外他還使用精確的溫度測量設備進行了大量的結晶學研究,將物理化學中的自由能概念引入對結晶過程的分析,提出了兩個至今常用的概念,一是奧斯特瓦爾德規則,即液體在結晶過程中,並不會直接生成最穩定的晶相,而是先生成最不穩定的晶相,然後隨著溫度的繼續降低或者時間的推移,逐步向更穩定的晶相轉變,所以在晶體中會存在多中晶相共存的情況。另一個是奧斯瓦爾德熟化(Ostwald Ripening)。如同右圖中描述的,溶液中產生的較小的晶體微粒因曲率較大,能量較高,所以會逐逐漸溶解到周圍的介質中,然後會在較大的晶體微粒的表面重新析出,這使得較大的晶體微粒進一步增大。這一過程近來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奈米粒子的製備中。
**催化現象的研究
除了電離理論、溶液的依數性和結晶學以外,奧斯特瓦爾德還是催化現象研究的開創者。「催化」這一概念是由瑞典化學家貝采利烏斯最先提出的,提出後就遭到尤利烏斯•李比希的反對,隨後的幾十年中,對於催化劑和催化現象的本質的爭論一直沒有終止。1888年奧斯特瓦爾德提出他所認為的催化劑本質,即「可以加快反應的速度但不是反應發生的誘因」,這一定義被當時的化學界普遍接受。1890年他發表文章,提出了自然界廣泛存在的」自催化」現象。之後他和助手喬治•布瑞迪希(Georg Bredig)合作,對異相催化過程進行了研究。在1895年他發表了《催化過程的本質》,提出了催化劑的另一個特點:在可逆反應中,催化劑僅能加速反應平衡的到達,而不能改變平衡常數。
他把催化的理論知識迅速應用於工業化學項目:在1902年提出了著名的奧斯特瓦爾德過程,即氨氣通過催化劑(例如鉑)作用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空氣中氧化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可以重新利用。這一過程實際上在1838年就已經被人申請了專利,但是當時還無法獲得大量的氨氣作為原料,所以只有學術上的意義。奧斯特瓦爾德遇到了類似的困難,直到1908年左右他獲知了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等人的合成氨工藝,才將這一制取硝酸的方法工業化,這一方法使得肥料和炸藥的產量大量的增加,正如奧斯特瓦爾德自己所說的「工業的關鍵在於催化劑的使用」[,但這一方法也被德國用於生產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需的炸藥。後來這一過程後來經過奧斯特瓦爾德的學生馬克斯•博登斯坦(Max Bodenstein)等人的的改進,一直應用到現在。
**能量學
1887年奧斯特瓦爾德初任萊比錫大學教授時候的演講的題目是「能量與其轉變」,當時他的結論是物理化學對能量的研究可以補充其他化學對物質的研究,能量和物質都是實體,但1891年左右他開始形成了他的「能量學」(energetics)概念,認為能量是唯一真實的實在,物質並不是能量的負載者,而只是能量的表現形式。他隨即將這一理論推廣到了化學領域,主張物質和原子、分子的概念都是多餘的,各種現象能夠用能量及其轉化來滿意地加以解釋,這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極大反對。1895年他在德國呂貝克自然科學家會議上發表了「克服科學的唯物論」的講演,這是他公開反對原子論的宣言,當即遭到主張原子論的路德維希•波茲曼的激烈反對。自此奧斯特瓦爾德和恩斯特•馬赫成為對原子假設持懷疑態度的代表,和波茲曼、馬克斯•普朗克等人產生了長期的論戰。中國大陸因為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按照列寧的觀點把他的能量學稱為」唯能論」,並將這一論戰描述成唯心與唯物的鬥爭。
不過奧斯特瓦爾德一直仍跟波茲曼保持朋友的關係,並且在1900年成功說服萊比錫大學聘請當時因和馬赫的論戰而處於困境的波茲曼為教授。1906年他在和阿諾•索末菲的談話中表示,他通過讓•巴蒂斯特•皮蘭關於布朗運動的實驗才轉變過來。並在1909年《普通化學概論》第四版的序言中公開承認了一方面由於約瑟夫•湯姆森在氣體離子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也由於讓•巴蒂斯特•皮蘭的關於布朗運動的實驗對與愛因斯坦的數學模型的符合,使得他自己接受了原子論假設的合理性。有趣的是,反對原子假設的奧斯特瓦爾德卻是較早的採用摩爾這個名詞來衡量物質的量的科學家,他在1900年左右定義當物質的質量等於其分子量時該物質為1摩爾,而後又定義當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為22.4L時,該氣體為1摩爾。
**學術與社會活動
萊比錫時期的奧斯特瓦爾德修訂了《普通化學概論》,並在1892年翻譯出版了美國物理化學家約西亞•威拉德•吉布斯的經典之作《論非均相物體的平衡》,而當時吉布斯的著作由於充滿了數學推導,在美國還沒有人關注。他的這一譯本和勒沙特列在1897年出版的法文譯本使得吉布斯關於相平衡的想法被歐洲大陸所接受。他開始組織批註和出版《奧斯特瓦爾德精密科學的經典作家》叢書,收集了從亥姆霍茲的《論力的守恆》開始的經典科學文獻,便於人們進行科學與科學史研究。他還組織了德國電化學學會和撰寫了巨著《電化學:歷史與理論》。
1904年起逐步把興趣轉向能量學和哲學研究的奧斯特瓦爾德和希望他專心於教學和行政任務的萊比錫大學產生了不和。此時正值美國和德國設立了交換教授的計劃,奧斯特瓦爾德即成為第一位交換教授,前往美國。他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講授哲學,使用物理化學的觀點來講解化學,受到歡迎。1906年奧斯特瓦爾德從美國回到德國後即從萊比錫大學退休,開始投身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和社會活動中。
*晚年
1910年之後奧斯特瓦爾德還進行了顔色學的研究,制定了衡量顏色的筆筒的測量標準,提出了奧斯特瓦爾德色彩系統。在這個系統他認為所有顏色都可以通過「黑」(B),「白」(W)和「純色」(F)三種成分按照一定的面積比例旋轉混色得到,而且 W+B+F=100(%)。所以描述一個特定顏色,只要給出三種變數的具體數值就可以了,這使得顏色的調配不必完全依靠視覺,而有了類似科學的定量化方法。接著他用類似於三相相圖的辦法將純色,黑,白放在正三角形頂點,形成了「等色相三角形」。這樣使得整個系統秩序嚴密,配色時極為方便。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4/Ostwald_Color.jpg/225px-Ostwald_Color.jpg]]

奧斯特瓦爾德晚年參加了大量的國際和平運動。並加入了創建國際語言的運動,開始學習世界語,後來支持伊多語的發展。1909年奧斯特瓦爾德因「在催化作用與化學平衡和反應方面的工作,以及由氨制硝酸的方法」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隨即把部分獎金捐助,進行伊多語的發展。1910年-1912年奧斯特瓦爾德和恩斯特•海克爾成為一元論運動的代表人物,並擔任「一元論同盟」的主席。之後他甚至希望建立國際科學家學會,以增加各國學者的交流,但這個願望被一戰而打破。一戰中他的制取硝酸的專利被用於製造炸藥,而他參與的很多學會都停止了活動。1927年他完成了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的《生命線•自傳》一書,總結了自己幾十年的研究經歷和學術活動。1932年奧斯特瓦爾德因尿毒症在萊比錫去世,葬于當地,在出生地里加有他的紀念碑。
*重要著作列表
**《自然哲學概論》 1902,有中譯本。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電化學:歷史與理論》1910 
**《普通化學概論》 第五版 1917年 
**《生命線•自傳》(1927) 
**《生命線•自傳111》(1927)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8%81%E5%BB%89%C2%B7%E5%A5%A5%E6%96%AF%E7%89%B9%E7%93%A6%E5%B0%94%E5%BE%B7&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安重根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e/An_Jung-geun.JPG/200px-An_Jung-geun.JPG]]

安重根(韓語:안중근,1879年9月2日-1910年3月26日),字應七(응칠),是一位朝鮮民族的民族主義者。安重根是一名已受洗的天主教教徒,聖名多默,生於朝鮮王朝高宗16年的黃海道海州[1]。他在1909年因為在哈爾濱火車站暗殺日本首任首相伊藤博文而留名於世上。
*生平
安重根有一名弟弟安明根。安明根亦是一名激進份子,因為計劃暗殺當時的總督寺內正毅而被捕。另外安重根父親安泰勳與朝鮮獨立運動人物金九頗有交情,也曾收留金九避過官兵追捕。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安重根流亡上海。同年回到朝鮮辦學。1907年朝鮮高宗李熙在日本逼迫下讓位於太子。安重根逃亡到俄羅斯遠東濱海州,投身朝鮮的義兵運動,官至中將。次年,率百餘人返回朝鮮對日作戰,失敗後再次出逃。
1909年,在獲知使朝鮮喪失主權的「乙巳保護條約」的始作俑者日本前首相、第一任日本朝鮮統監伊藤博文將赴哈爾濱與俄羅斯財政大臣戈果甫佐夫會談之後,安重根潛往哈爾濱。10月26日9時,伊藤博文在哈爾濱火車站剛一下車,就被從人群中衝出的安重根連續打中三槍被銼去尖端做成了十字狀的凸凹形達姆彈,當日不治身亡。安重根另外3槍打中了伊藤博文的隨行人員。安重根當場被俄國憲兵逮捕,後被移送日方。
在日本設在旅順的關東都督府高等法院的法庭上,安重根宣布伊藤博文15條罪狀,包括殺死明成皇后、逼簽乙巳條約等。安重根說:「我是為了具有四千年歷史的祖國和兩千萬同胞,一舉處決蹂躪朝鮮主權、擾亂東洋和平的奸賊。正因如此,我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我是作為一個國家的人民,盡了自己應盡的義務。」11月3日,安重根被關進旅順監獄。旅順獄中他寫下了《安應七歷史》、《獄中記》和《東洋和平論》等著作。日本法院拒絕安重根的外國律師的辯護,安重根的日本辯護律師為水野吉太郎和鐮田正治。1910年2月10日判處安重根死刑。1910年3月26日9時4分安重根在旅順監獄內身著純白傳統朝鮮服裝被絞死。臨刑前作漢詩:
時造英雄兮,英雄造時。 
雄視天下兮,何日成業。 
東風漸寒兮,壯士義烈。 
憤慨一去兮,必成目的。 
鼠竊伊藤兮,豈肯比命。 
豈度至此兮,事勢固然。 
同胞同胞兮,速成大業。 
萬歲萬歲兮,大韓獨立。 
萬歲萬歲兮,大韓同胞。
伊藤博文主張展緩合併朝鮮。伊藤博文遇刺後,日本反而加速吞併朝鮮的步伐。1910年8月22日,日本迫使朝鮮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同年10月1日,日本的朝鮮統監府改為朝鮮總督府,開始了對朝鮮長達36年的全面殖民統治。 
*文藝作品
**中國清朝1910年,中國話劇的先行者任天知領導的話劇團「進化團」的話劇《安重根刺伊藤》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79年影片:《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 
**大韓民國影片:
***《義士安重根》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3/33/Domaahnjoongkeun.jpg/180px-Domaahnjoongkeun.jpg]]


***《2009失去的記憶》

*其他
**跆拳道中的一個套路叫「重根」,共32式,紀念安重根在世的32年。 
**大韓民國首都首爾市中心的南山(龍山)公園內有安重根紀念館。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大學歷史系等學府設有韓資的「安重根獎學金」。 
**安重根是大韓民國國家報勳處在1999年10月的「每月獨立運動家」。 
**中國哈爾濱市道裡區安升街85號的朝鮮民族藝術館設有安重根義士展室(之前的安重根義士紀念館)。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9%E9%87%8D%E6%A0%B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黃昆
黃昆(1919年9月2日-2005年7月6日),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生平
黃昆出生於北京,祖籍為浙江嘉興。194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44年,獲西南聯合大學北大研究院理學碩士學位。1945年赴英國學習。1947年,獲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學位。此後至1951年,先後在愛丁堡大學和利物浦大學進行訪問學者與博士後研究。1954年,黃昆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馬克斯•玻恩合著的《晶格動力學》出版。   
1951年,黃昆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直至1977年。之後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至1983年。
*科學成就
**1947年提出固體中雜質缺陷導致X射線漫散射的理論,被稱為「黃散射」; 
**1950年與里斯共同提出了多聲子的輻射和無輻射躍遷的量子理論;同期佩卡爾發表了相平行的理論,被國際上稱為「黃-佩卡爾理論」或「黃-里斯理論」; 
**1951年提出了晶體中聲子與電磁波的耦合振蕩模式,當時提出的方程,被稱為「黃方程」。
*主要著作
**《晶格動力學理論》玻恩,黃昆著 葛惟錕,賈惟義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9 ISBN 7-301-00836-8 
**《半導體物理進展與教學》黃昆著 
**《半導體物理學》黃昆,謝希德著 科學出版社 1958 
**《固體物理學》黃昆著,韓汝琦改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ISBN 7-04-001025-9 
**《半導體和它的應用》 黃昆著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1956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B%83%E6%98%86&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米雪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8/Michelle_Yim.jpg/220px-Michelle_Yim.jpg]]

米雪(Michelle Yim,1955年9月2日-)原名嚴惠玲[1],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東莞,香港女演員,現為無綫電視代理人合約女藝員。
米雪的藝名取自其英文名「Michelle」。她是曹達華的乾女兒,男友為足球員尹志強,妹妹嚴惠明(雪梨)亦為女演員。
*生平
米雪早於1969年已經進入邵氏影視藝員訓練班接受演員訓練,其間曾以學員身份參演一些電影。在電影界打滾了多年後,於1975年加入當年成立,當時香港第三家中文電視台——佳藝電視,進軍電視界。她於1976年主演了佳視改編了首部金庸武俠小說的同名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她在劇中飾演黃蓉,結果締造了當時電視史上的第一個百萬收視奇迹,並聲名鵲起,直捲東南亞,多年間蟬聯了香港的十大電視藝人等獎項。
1978年佳視因財政困難倒閉,米雪其後成為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合約藝員。當時流行古裝劇,米雪的演出多以古裝為主,包括《大內群英》、大地恩情三部曲的《古都驚雷》、《太極張三豐》、《武俠帝女花》、《大俠霍元甲》等。當時麗的電視在收視上早就不如無線,米雪的人氣並沒受多大影響。像1982年她就獲得羅文邀請,參與舞台劇《白蛇傳》夥拍汪明荃演出「小青」一角。這是她與汪明荃最早期的合作。
一直至八十年代麗的電視轉身成亞洲電視,米雪仍然留在亞視演出,是亞視的「一姐」。1985年主演的《萍蹤俠影錄》,她與劉松仁之演出,被譽為最佳的熒幕組合。在亞視長期處於收視弱勢中,米雪以其人氣,已儼如是亞視的標誌之一。
九十年代隨著亞視因長期虧損大減劇集製作,服務多年之米雪決定於1993年轉投無綫電視。當時她已隨家人移民加拿大,只是集中演出處境喜劇《開心華之里》年多,共三百多集。除此以外她只參與一些客串性演出,包括亞視一些為數不多的自製劇集。
近年米雪一直在無綫電視拍劇,間中仍會參與舞台劇和港產片演出。她於無綫的持續演出獲無線肯定,2008年得到無綫電視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最佳女主角。
*演出作品
**電視劇
***佳藝電視
****1975年:《樓上樓下》飾 李潔妙 
****1976年:《隋唐風雲》飾 李昭 
****1976年:《射鵰英雄傳》飾 黃蓉 
****1976年:《神鵰俠侶》飾 黃蓉 
****1976年:《廣東好漢》飾 方詠春 
****1976年:《雌雄金剛之盲禍》 
****1977年:《細魚食大魚》飾 紅辣椒 
****1977年:《武林外史》飾 朱七七 
****1977年:《義薄雲天》飾 蔡惠君 
****1977年:《紅樓夢》飾 薛寶釵 
****1978年:《雪山飛狐》飾 袁紫衣 
****1978年:《名流情史》飾 樊琳黛 
****1978年:《風雷第一刀》飾 馬芳鈴 -(此片還未播出,佳視已倒閉) 

***RTV
****1980年:《湖海爭霸錄》飾 烈炎炎 
****1980年:《大內群英》飾 呂四娘 
****1980年:《大地恩情之古都驚雷》飾 施婷婷 
****1980年:《太極張三豐》飾 陶綵衣(金麗妮)、金美妮 
****1981年:《大昏迷》飾 薛寶琪 
****1981年:《武俠帝女花》飾 長平公主 
****1981年:《大俠霍元甲》飾 趙倩男
***亞洲電視
****1983年:《再向虎山行》飾 姜文英 
****1983年:《珠江群龍》飾 潘翠紅 
****1984年:《四大名捕》飾 艷無憂 
****1985年:《萍蹤俠影錄》飾 雲蕾 
****1985年:《諸葛亮》飾 小喬 
****1986年:《秦始皇》飾 雪瑩 
****1986年:《柔情點三八》飾 程美珍 
****1987年:《啼笑姻緣》飾 沈鳳喜/何麗娜 
****1988年:《迷魂》飾 夏紫筠 
****1988年:《法網柔情》飾 舒敏 
****1988年:《凶靈》飾 方琪(Maggie) 
****1988年:《十月風暴》飾 盛安琪(Angel) 
****1989年:《皇家儷人》飾 希樺 
****1990年:《還看今朝》飾 沈雪盈 
****1990年:《血染紫禁城》飾 慈禧 
****1990年:《殺手輓歌》飾 白素冰 
****1991年:《廟街豪情》飾 張惠德 
****1992年:《香港傳奇人物之天之嬌女》 
****1992年:《伯虎為卿狂》飾 梅蘭仙 
****1992年:《還我今生》飾 林淑嫻 
****1992年:《仙鶴神針》飾 藍翠蝶-客串 
****1995年:《包青天之滄海月明珠有淚]]》飾 岳明珠 
****1996年:《千王之王重出江湖》飾 岑小津 
****1997年:《雪花神劍》飾 聶媚娘-客串 
****2002年:《勝券在握》飾 粱冰冰 
****2004年:《子是故人來》飾 成美眷
***香港電台
****1984年:《獅子山下之落雨擔遮》 
****1984年:《香江歲月1》飾 小艷紅、安素 
****1992年:《性本善之帶菌者》 
****1993年:《CYC家族》飾 阿雪 
****1996年:《香江歲月II》飾 小艷紅、安素

***中國
****1998年:中國電視劇《警匪較量珠三角》飾 齊月梅 
****2008年:中國電視劇《鎖清秋》飾 殷惜紅 

***馬來西亞
****2000年:《人間友情》飾 凌楓 

***台灣
****1984年:中視《楚留香新傳之新月傳奇》飾 蘇茫茫 
****1985年:台視TTV《楓葉盟》秦文楓 
****1986年:《金劍神傳》飾 韓如是 
****1988年:台視TTV《八月桂花香》飾 蘭軒玉格格 
***新加坡
****1991年:廣播電視《一代天驕》飾 孤芳、上官虹 
****2005年:新傳媒電視《舞出彩虹》飾 程瑞雪 

***無線電視
****1979年:《絕代雙驕》飾 蘇櫻-客串 
****1982年:《香港82》-客串 
****1982年:《蘇乞兒》飾 蕭玲 
****1988年:《少林與詠春》飾 嚴詠春 
****1993年:《開心華之里》飾 程如珠 
****1995年:《萬里長情》飾 袁秀蘭 
****1996年:《包青天之忘情酒坊》飾 杜十三 
****2001年:《美麗人生》飾 陳嬌 
****2001年:《倚天屠龍記》飾 殷素素 
****2005年:《學警雄心》飾 陳燕婷(Ivy) 
****2005年:《秀才遇著兵》飾 金英 
****2005年:《人間蒸發》飾 江麗萍 
****2007年:《突圍行動》飾 宋金枝 
****2007年:《溏心風暴》飾 凌莉 
****2007年:《學警出更》飾 陳燕婷 (客串) 
****2007年:《廉政行動2007之空卡》飾 李月娟 
****2008年:《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飾 殷紅 
****拍攝中:《宮心計》飾 鍾雪霞(司制) 

***電影
****1973: 《黑人物》 
****1973: 《刺馬》客串 
****1974: 《鐵証》 
****1976: 《劍霜刃》 
****1977: 《四二六》Air on 20 Oct 1977 
****1977: 《三十六迷形拳》也稱《笑林三十六房》 
****1977: 《金玉良緣紅樓夢》Air on 26 Oct 1977 
****1978: 《黑色家變》也稱《撈家撈女撈上撈》Air on 23 Feb 1978 
****1978: 《廣東十虎》Air on 11 April 1978 
****1978: 《密十至尊》 
****1978: 《大報復》 
****1979: 《截拳鷹爪功》Air on 4 May 1979 
****1979: 《大命小子》也稱《大命撈家》Air on 12 May 1979 
****1979: 《陸小鳳與西門吹雪》 
****1979: 《老鼠拉龜》也稱《功夫瑜珈》Air on 21 June 1979 
****1979: 《痴鳳傻龍》也稱《猛龍福星》Air on June 1979 
****1979: 《蝶變》Air on 20 July 1979 
****1979: 《懵仔傻妹妙偵探》Air on 21 Sept 1979 
****1979: 《玉鳳》泰國電影 
****1979: 《孖寶闖八關》客串 
****1980: 《風塵》 
****1980: 《決戰》也稱《密樑》泰國電影 
****1980: 《爛命一條》 
****1980: 《武師,花旦,大流氓》 
****1980: 《地獄無門》Air on 2 April 1980 
****1981: 《大力小水手》客串 
****1981: 《紅粉動江湖》 
****1981: 《阿燦有難》 
****1982: 《狼來了》 
****1982: 《龍虎雙霸天》也稱《鐵膽雙龍》 
****1984: 《雙龍出海》客串, Air on 22 June 1984 
****1984: 《先生貴姓》Air on 25 July 1984 
****1984: 《一脫求生》Air on 17 Nov 1984 
****2003: 《龍咁威2003》客串(飾-梁璇), Air on 21 Aug 2003 
****2004: 《2004新紮師兄》客串, Air on 1 May 2004 
****2004: 《當碧咸遇上奧雲》客串, Air on 30 Sept 2004 
****2005: 《死亡寫真》客串, Air on 11 April 2005 
****2005: 《天地孩兒》客串, Air on 25 August 2005 
****2007: 《地獄第19層》客串, Air on 2 Aug 2007 
****2008: 《花花型警》客串, Air on 28 Feb 2008.. 

***舞臺劇
****1982: 《白蛇傳》 
****1990: 《美人如玉劍如虹》 
****1992: 《天女散華》 
****1995: 《風流醫生手尾長》 
****1995: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6: 《虎度門》 
****2001: 《梁祝》 

***主持
****《閤家歡家長渡航日》 
****《資深市民俱樂部》 
****《向世界出發》 
****《光影流情》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1%B3%E9%9B%AA&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黃秋生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c/AnthonyWongChausing2.jpg/220px-AnthonyWongChausing2.jpg]] 

黃秋生(英文名:Anthony Wong,原名:Anthony Perry;1961年9月2日-),著名香港藝人,父親為駐港英籍公務員,母親為香港人,是英中混血兒,演出過超過200部電影。
*生平

**電視圈
屬混血兒的黃秋生幼時雖然有個英國人父親,卻自少已跟父親沒有聯絡,一直跟隨母親一家生活。據他自稱讀書時代曾經入讀寄宿學校,曾因成績差劣而要留級轉校,終而在初中時候就輟學[1]。
黃秋生是於1983年入讀亞洲電視演員訓練班,畢業後曾參與一列恐怖電視劇集及《101拘捕令第二輯之熱線999》之演出。當時他不過是配角演員,知名度不高,惟憑著在亞視之演出經驗,1985年再入讀香港演藝學院表演系,成為了該學院首屆畢業生。畢業後黃秋生再獲得無綫電視之力邀,終而加入該台。
在無綫時代黃秋生已成為一綫演員,曾演出過多部電視劇,包括《午夜太陽》、《他來自江湖》、《小小大丈夫》等等。當時他在電影任配角,一個工作的酬勞已高達四千元[1]。而在無綫黃秋生也認識了不少合作夥伴,包括當時為監製的杜琪峰、演員劉青雲、吳鎮宇等等。這幾人都對日後黃秋生轉戰電影界有很大影響,蓋因日後黃秋生不少電影都是與杜琪峰、劉青雲和吳鎮宇合作。
**影壇
黃秋生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手印及簽名黃秋生是於九十年代初轉戰電影圈。初時黃秋生有接拍一些艷情三級片,例如《聊齋艷譚續集: 五通神》,當中黃秋生曾全裸拍攝情慾做愛鏡頭。在這段期間黃秋生因為患病事業一度停滯,最多只曾在王晶之電影中亮相。幸而他獲李修賢賞識,於1993年在《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裡飾演一個變態殺手,取得了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當年該片因為有很多血腥暴力場面而被定為三級片,黃秋生更在片中有強姦鏡頭,這次獲獎令黃秋生成為首位憑三級片而當影帝的影星,亦奠定了他日後在電影圈的性格演員地位。
黃秋生自從影以來先後獲得共6個香港電影影帝獎,其中兩個影帝獎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不過黃秋生卻每次都是飾演一些「變態佬」和反派角色,使黃秋生在觀眾眼中有個不大好的印象。像1994年《的士判官》他飾演一個專門殺害的士司機的殺人犯;1996年他在《伊波拉病毒》一片裡則重複了《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的變態殺手角色;儘管在《古惑仔》飾演的江湖大佬屬正派人物,也是帶有神經質。而他多次以驚人的言論作出批評,更使外界以為黃秋生是一個瘋狂的神經質人物。最經典的是於1993年獲得了金像影帝後一直都只扮演「變態佬」,黃秋生便道出「做影帝會壞足三年」之語;黃秋生又曾形容香港娛樂新聞記者八成都是文盲[2]。;1997年英國王妃黛安娜因狗仔隊追蹤撞車身亡,黃秋生就乘機批評狗仔隊對藝人構成很大傷害,還揚言要退隱到英國定居;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黃秋生以自嘲形式諷刺大會評審準則:「我今年(2000年)的表現是最好的,但未能獲獎,這使我懷疑自己過去獲得的獎項是否實至名歸。」
隨著九十年代末港產片持續不景氣,黃秋生改而在大陸和台灣接拍多部片集,使他逐漸擺脫了過去「變態佬」的影子。2003年黃秋生在《無間道》一片裡飾演性格正直的警官而大獲好評,贏得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而2005年的頭文字D中,更憑著飾演藤原拓海的父親藤原文太再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其後一些作品黃秋生也是飾演正派人物,如電視劇《功夫足球》他飾演一個落魄足球教練;《八大豪俠》他飾演一個大俠;而電影《老鼠愛上貓》黃秋生更飾演包公。
*獲得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994) 
***《野獸刑警》(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999)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無間道》(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2003) 
***《頭文字D》(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2006)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 
***《野獸刑警》(第5屆,1998年) 
***《無間道》(第9屆,2002年)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 
***《野獸刑警》(第4屆,1998年)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演員 
***《千言萬語》(第5屆,1999年) 
**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想飛》(第39屆,2002年) 
***《無間道》(第40屆,2003年) 
***《頭文字D》(第42屆,2005年) 
**香港戲劇協會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悲劇/正劇) 
***《螳螂捕蟬》(第10屆,2001年) 
**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最佳男主角 
***《千言萬語》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B%83%E7%A7%8B%E7%94%9F&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基努•李維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d/db/Neo1.jpg/240px-Neo1.jpg]] 

基努•李維(Keanu Reeves,1964年9月2日生於貝魯特)是加拿大籍好萊塢電影演員和音樂人(低音吉他手)。曾經主演過《駭客任務》系列和《捍衛戰警》等多部動作片。
*履歷
**少年時代
基努•李維出生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父親Samuel Nowlin Reeves Jr.是美國地質學家,母親Patricia Taylor是英國人的夜總會舞女。他的父親出生在夏威夷,祖母有中國,夏威夷,葡萄牙血統,而祖父是田納西州出生的愛爾蘭裔美國人。他的名字"Keanu"在夏威夷土語中的意思是"吹過山頭的清風"。在他剛到好萊塢的時候,他的經紀人覺得他的名字太有異國情調了,因此在他早期的電影中他有時被叫作"K.C. Reeves"、"Norman Kreeves"、或"Chuck Spadina" (Spadina是來自多倫多唐人街的街名)。因為父母親的關係,他擁有加拿大,美國,英國三重國籍。
他有一個比他小兩歲的妹妹(Kim),很喜歡養馬,也拍過電影。
在1966年全家曾經前往澳洲生活了一年(他的妹妹Kim Reeves就在1966年于澳洲出生),之後他的父母在同一年離婚,父親離開了這對母子回到夏威夷。從那時起直到十三歲為止基努•李維有的時候會前往夏威夷看望父親。而她母親則帶著兩個孩子在搬家到了紐約(在紐約生活期間搬了五次家),並改嫁給一位百老匯和好萊塢導演Paul Aaron。但兩年後他們又離婚並在1970年搬到了加拿大多倫多。李維在那裡長大,曾在餐聽、溜冰場打工,在中學的冰球隊獲得過最有價值球員稱號。在5年中他前後換過4所中學,其中的一所表演藝術學校是把他開除的。在他15歲時,李維在一個猶太人社區中心的舞台劇第一次登台表演,從此開始其演員生涯。
**演藝生涯
李維的第一次銀幕表演是在1979年加拿大廣播公司拍攝的電視劇"Hanging In"。在80年代早期,他在多倫多拍攝了不少廣告(包括可口可樂)、短片、和舞台劇。他拍的第一部真正的電影是Rob Lowe的Youngblood,在影片中他扮演一位冰球守門員。之後不久,他拿到了美國綠卡並來到了洛杉磯,在那裡他的繼父Paul Aaron已經給他找了一位經理人Erwin Stoff。
在1986年的電影《River's Edge》中,他扮演的青年角色獲得了不少好評。在80年代後期,他又先後接拍了幾部青少年題材的電影,包括《Permanent Record》和1989年頗為成功的青春喜劇片《阿比阿弟闖天關》(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在片中他扮演的角色Ted給人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至於此後的多年中大家只記得他那笨小子的形象。
進入90年代, 他一直想洗去這個烙印並嘗試不同的新形象,在影片《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1991)中他扮演一個墮落的富家少年;在《Dracula》(1992)中扮演一個不幸被吸血鬼抓住的律師;在《無事生非》(1993)中扮演莎翁筆下的唐•約翰。1994年他接拍了電影《捍衛戰警》,此片成為了他的成名作,他也由一個小演員一躍而成了大明星。然而這之後的5年中,他拍的幾部大小影片都不成功,其中包括《Johnny Mnemonic》和《Chain Reaction》。
在他低潮的時候,他又做了個不可想像的決定,為了和影帝艾爾•帕西諾合作,他決定不拍《捍衛戰警》的續集而接拍了另一部影片《魔鬼代言人》。在1999年他終於又憑沃卓斯基兄弟的科幻片《駭客任務》重新確立了自己好萊塢一線男星的地位。此後的《駭客任務》續集和《康斯坦汀:驅魔神探》都收到了相當好的票房成績。
在2005年1月31日他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私人生活
1999年12月,李維的女友Jennifer Syme生下他們的女兒,但不幸的是疑似因為吸毒,導致生下來的是個死胎。而在2001年4月,Syme在車禍中不幸喪生了。
由於從小相依為命,所以他非常疼惜妹妹Kim,而很不幸的他妹妹罹患了白血病。媒體常常拍到他陪伴著妹妹。1994年捍衛戰警走紅前夕,他都還睡在朋友家的地板上。
李維的喜歡開機車(尤其是重型機車),他常形容自己晚上關了車頭燈開車為"魔鬼駕駛"。在1988年的一次"魔鬼駕駛"中,他在Topanga Canyon附近出了車禍撞斷了好幾根肋骨,並在肚子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在救援醫療隊到來並把他抬上擔架後,其中一個實習生一不小心失手把他又摔在了地上。
除了機車,他也愛好國際象棋、冰球、和桌球。
李維是左撇子,但是用右手彈吉他。他很喜歡朋克搖滾樂隊雷蒙合唱團,性手槍和"The Clash",在1992年的一個除夕夜晚會表演上,他代替了去參加婚禮的低音吉他手"Joe Escalante"。他曾是樂隊"Dogstar"的成員。在2005年他宣佈退出樂壇。
據說李維很慷慨,他也曾花了相當大一筆錢用來感謝在駭客任務系列中為他當替身的12位演員,各買了一台相當昂貴哈雷重型機車贈予他們。
李維在他生父離開他後就再也沒有和他見過面了,他生父在1992年因販賣海洛因被判了10年監禁,2年後保釋出獄。
在成名後的差不多20年間,他都過著浪子般的生活,雖然他賺著百萬美金但也沒想過要買房子或是過穩定的生活, 而是到處流浪。直到2003年他才搬到洛杉磯的好萊塢山住下,並在紐約市也買了一個單位。他沒有正式的宗教信仰,雖然他有天主教的家庭背景並對佛教很感興趣。
2007年基努似乎不太走運,沒有接下任何片子拍攝,一直到2008年才會有電影工作。
*作品
|年份|片名|角色|h
|2008|《當地球停止轉動》|Klaatu|
||《正義悍將》|Tom Ludlow|
|2006|《心機掃瞄》|Fred/Bob Arctor|
||《跳越時空的情書》|亞歷斯•懷勒|
|2005|《吮指少年》|Perry Lyman|
||《康斯坦汀:驅魔神探》|約翰•康斯坦丁|
|2003|《愛是妥協》|朱利安•默塞爾|
||《駭客任務3》|尼歐|
||《駭客任務2》|尼歐|
|2001|《追夢高手》|Conor O'Neill|
||《甜蜜的十一月》|Nelson Moss|
|2000|《靈異大逆轉》|Donnie Barksdale|
||《凶手正在看著你》|David Allen Griffin|
||《十全大補男》|Shane Falco|
|1999|《駭客任務》|尼歐|
|1997|《魔鬼代言人》|Kevin Lomax|
||《相戀不如偶遇》|Harry|
|1996|《愛上明尼蘇達》|Jjaks Clayton|
|1995|《連鎖反應》|Eddie Kasalivich|
||《雲中漫步》|Paul Sutton|
||《捍衛機密》|Johnny Mnemonic|
|1994|《捍衛戰警》|傑克•崔文|
||《小活佛》|Siddhartha|
||《藍調牛仔妹》Julian Gitche|
|1993|《無事生非》|唐•約翰|
|1992|《吸血鬼》|Jonathan Harker|
|1991|《不羈的天空》|Scott Favor|
||《阿比阿弟暢遊鬼門關》|Ted Logan/Evil Ted|
||《驚爆點》|FBI Special Agent John 'Johnny' Utah|
|1990|《情人有約》|Martin Loader|
||《我真的愛死你》|Marlon James|
|1989|《溫馨家族》|Tod Higgins|
||《阿比阿弟的冒險》|Ted Logan|
|1988|《危險關係》|Le Chevalier Raphael Danceny|
||《魔鬼小霸王》|Rupert Marshetta|
||《高校的血》|Chris Townsend|
|1986|《大河邊緣》|Matt|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F%BA%E5%8A%AA%E6%9D%8E%E7%B6%AD&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吳卓羲
吳卓羲(英語:Ron Ng,1979年9月2日-),原名吳兆棠,籍貫廣東中山,是香港無綫電視旗下經理人合約藝員,也是恆藝亞洲旗下歌手。
中學就讀保良局朱敬文中學。
他於1998年入讀TVB第7期舞蹈藝員訓練班。在《英雄刀少年》裡初次擔正,後憑《衝上雲霄》中唐亦風一角走紅,擠上無線一線藝員之列。他在《大唐雙龍傳》中飾演的徐子陵戲份也居多;在2005年中,他大多數擔任男主角,包括《西廂奇緣》的張君瑞、《學警雄心》的鍾立文、《酒店風雲》的王啟傑。這些都是他著名的劇。後來也有一些作品,如《男人之苦》、《亂世佳人》、《突圍行動》、《學警出更》等。他在2005年4月推出的《男人魅》專輯,收錄了《別怪她》一曲,吳卓羲被唱片公司BMA簽為公司旗下歌手,更於2005年12月推出個人首張EP《特快通行(THE FAST PASS)》。
吳卓羲的一舉一動經常帶動熱潮,例如:在2005年兒歌金曲頒獎禮被鄭欣宜獻上一吻,一眾網友指吳偉大;泰林廣告中的對白「My favorite」被網友稱發音不正,更演變成香港俚語賣飛佛。另外,吳的首支歌曲《別怪她》紅極一時,日本卡通《我們這一家》中的「花師奶」也是經常唱作,其後這首歌更被楊秀惠翻唱成女版。也曾與女藝員佘詩曼傳出緋聞。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B3%E5%8D%93%E7%BE%B2&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曹敏莉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f/MandyCho2008.jpg/220px-MandyCho2008.jpg]] 

曹敏莉(Mandy CHO ,1982年9月2日-),美籍華人,籍貫上海。為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藝員。
曹敏莉於2002年前往美國薩克拉門托留學。2003年回港參選香港小姐,獲得冠軍、鑽石肌膚獎、國際親善小姐、芙蓉美態獎及完美組合獎(百變伊人組)。2004年,她代表香港出選2004年度國際華裔小姐競選,獲得亞軍及友誼小姐。
*演出作品
**其他電視節目(無綫電視)
***舞動奇蹟(2007)
**電視劇(無綫電視)
|首播|劇名|角色|備註|h
|2004年|富豪海灣非凡情緣|Mandy|(同劇演員:郭富城、麥 包、蘇玉華、湯盈盈、鍾麗淇、陳山聰|
||爭分奪秒|鄧偉晴|(同劇演員:方中信、蒙嘉慧、鄭嘉穎、譚耀文、姚嘉妮、陳 豪)|
||赤沙印記@四葉草.2|賓 客|(同劇演員:司徒瑞祈、蔡淇浚、楊秀惠、李思欣、陳自瑤、馬德鐘)|
||胭脂水粉|祝明敏|(同劇演員:陳 豪、黎 姿、蒙嘉慧、向海嵐、陳敏之、商天娥)|
|2005年|窈窕熟女|湯敏芝(Judy)|(同劇演員:陳百祥、伍詠薇、滕麗名、苑瓊丹、韓君婷、阮兆祥)|
|2006年|肝膽崑崙|刑曉雪|(同劇演員:吳卓羲、陳鍵鋒、蓋鳴暉、元 華、蘇玉華)|
|2007年|亂世佳人|沈依萍|(同劇演員:胡杏兒、吳卓羲、陳錦鴻、唐 寧、李思欣、石 修)|
|2008年|疑情別戀|佘小龍(Nikita)|(同劇演員:苗僑偉、袁詠儀、田蕊妮、陳國邦、葉翠翠)|
|未播出|企業醫生|華 橋|(同劇演員:黃子華、佘詩曼、許紹雄、謝天華、李綺虹、陳國邦)|
|拍攝中|占星情緣 ||(同劇演員:謝天華、馬浚偉、苑瓊丹、楊 怡合演)|
||宮心計|何氏(惠妃)|(同劇演員:佘詩曼、楊 怡、米 雪、關菊英、陳 豪、鄭嘉穎、李詩韻合演)|
***Music Video
****古巨基 - 必殺技 
****古巨基 - Monica 
****劉德華 - 未到傷心處
*曾獲獎項
**新晉模特兒大賽(2000):網上最高票數得主 
**香港小姐競選(2003):冠軍 
**香港小姐競選(2003):芙蓉美態小姐 
**香港小姐競選(2003):國際親善小姐 
**香港小姐競選(2003):鑽石肌膚獎 
**香港小姐競選(2003):完美組合獎 
**國際華裔小姐競選(2004):亞軍 
**國際華裔小姐競選(2004):友誼小姐 
**壹電視大獎(2005):最有前途女藝人獎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B%B9%E6%95%8F%E8%8E%8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唐禹哲
唐禹哲(英文名:Danson Tang,1984年9月2日-),是一名臺灣男演員及歌手,畢業於亞東技術學院。現為娛樂線(八大經紀部)旗下藝人。於2007年7月9日與艾迴唱片簽約,正式成為AVEX旗下歌手,並於2007年8月17日推出第一張專輯《愛我‧唐禹哲》,2009年1月16日推出第二張專輯《D新引力》。曾因戲劇、廣告合作等與藍心湄、王心如、小薰和《新歌》MV的女主角郭雪芙傳有緋聞。與好友汪東城也有斷背的傳聞。
*作品
**戲劇
|首播日期|播出頻道|劇名|飾演|h
|2004年9月5日|八大|《撞球小子》|阿草|
|2004年11月22日|八大|《火線任務》|唐雲生|
|2005年11月26日|八大|《終極一班》|雷克斯|
|2006年5月22日|公視|《幸福牌電冰箱》|林正波|
|2006年11月19日|華視、八大|《花樣少年少女》|梁思南|
|2007年3月11日|華視、八大|《熱情仲夏》|田光楨|
|2007年8月8日|八大、TVB|《終極一家》|夏宇(鬼鳳)|
|2007年12月16日|中視、八大、TVB|《惡作劇2吻》|歐陽幹|
|2008年5月4日|中視、八大、有線|《翻滾吧!蛋炒飯》|冷冽|
|2009年|八大|《愛戀狂潮》(未播出)|李達正|
**音樂專輯
***2007年8月17日 《愛我‧唐禹哲》首版《限量預購版、初回版》 
***2007年9月14日 《愛我‧唐禹哲》二版《開學超值版》 
***2007年12月28日 《愛我‧唐禹哲》三版《亞洲炫風版》 
**音樂錄影帶
***王心凌 - Da Da Da (2005) 
***鄧穎芝 - 紀念、自量 (2005)(僅在香港大陸地區播映) 
***Twins - 星光遊樂園 (2005)、我很想愛他 (2006) 
***徐若瑄 - 好眼淚壞眼淚 (2007) 
***唐禹哲 
****最愛還是你 (冬、夏季版)、愛我、分開以後、造飛機、回馬槍 ─ 《愛我‧唐禹哲》(2007) 
****情報、新歌、最溫柔的懸念、Kiss Me Now、捨不得放手 ─ 《D新引力》(2009) 
**電視廣告
***2004年 
****台灣大哥大「Nokia 3315 Snoopy限量版」 
***2005年 
****ING安泰人壽路跑活動 
****台灣固網(006) 
****生活泡沫系列飲料-香柚茶、蘋果茶 
****HEME魔力海洋泉(美人魚篇) 
****HEME蘋果靚白UV防曬乳(白雪公主篇) 
****Pay Easy 購物網站(邂逅篇) 
***2006年 
****Pay Easy 購物網站(想盡辦法篇) 
***2007年 
****Pay Easy 購物網站(東京約會篇)
*獎項
**2007年 
***新城勁爆頒獎禮 ─ 新城勁爆海外新人王 
***新城勁爆頒獎禮 ─ 新城全國樂迷投選勁爆新人王 
***第三屆 KKBOX 數位音樂風雲榜 年度最佳新人 
**2008年 
***新城國語力頒獎禮 ─ 新城國語力歌曲 
***新城國語力頒獎禮 ─ 新城國語力躍進歌手 
***新城勁爆頒獎禮 ─ 新城全國樂迷投選勁爆突破表現大獎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4%90%E7%A6%B9%E5%93%B2&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姜濤
姜濤 (足球運動員),中國足球守門員,曾經是健力寶青年隊的成員,目前效力于遼寧。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7%9C%E6%B6%9B&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亞歷山大•帕托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f/Alexandre_Pato_Brazil.jpg/150px-Alexandre_Pato_Brazil.jpg]] 

亞歷山大•羅德里格茲•達•席爾瓦(Alexandre Rodrigues da Silva,1989年9月2日-),通常稱為亞歷山大•帕托或帕托(Pato),是一名巴西職業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於2007年8月自巴西國際體育會轉會至義大利的AC米蘭,轉會費為2200萬歐元。他亦是巴西U21國家隊的主力前鋒。
*球會生涯
**國際體育會
根據帕托的父母描述,其在6個月大時就開始將橙子當作足球踢,其在4歲時首次參加故鄉舉行的少年組室內足球比賽就獲得冠軍。可是,在 2000 年,帕托還只有 10 歲時,在他的 X 光片中從在他手臂上的碎骨有一個腫瘤。他醫生更表示如果不在兩個月內把其移除,便可能成為惡性腫瘤。帕托的父母無力負擔腫瘤切除手術的昂貴開支,但幸運地該醫生卻表示願意免費為帕托做是次手術,直接挽救了帕托的生命和足球事業。
此後,帕托在 11 歲時獲得入圍巴西國內著名的國際體育會青年隊,隨後離開父母來到阿萊格雷港開始其職業生涯前的奮鬥。
2006-2007賽季,17歲的帕托與國際體育會簽約,正式成為職業球員,據說在此之前,國際體育會的主席曾經將他雪藏,並專門安排教練單獨訓練他的足球技能,以便保護他不被其他球會,尤其是一些歐洲球探的騷擾。2006 年 11 月 26 日,他首次代表國際體育會參加巴西聯賽,他協助球會以 4-1 打敗帕梅拉斯。帕托在處子戰的表現技驚四座,他不但在比賽中造出三個助攻,自己亦取得一個進球。
在 2006 年的世界冠軍球會杯中,帕托在對埃及球會艾赫利半準決賽中先拔頭籌,球隊最終以 2-1 取勝。帕托的這個進球,以17 歲 102 天打破比利的紀錄(17 歲 239 天),成為國際足協主辦賽事中最年輕進球球員。此外,他在決賽中以後備身份上陣,國際體育會最終奪得了冠軍。
**AC米蘭
帕托在今年夏天於加拿大舉辦的金盃賽上大放異彩,得到早就關注他的義大利球會AC米蘭球探,主教練甚至管理層的好評,在轉會市場表現沉寂的AC米蘭最終成功擊退英超球會切爾西、兵工廠、葡萄牙的本菲卡、西甲冠軍皇家馬德里以及義甲得主國際米蘭等大球會,以2200萬歐羅把帕托帶到義大利。
縱然AC米蘭已落實收購帕托,但是由於他在 2007年9月1日義大利足球總會規定的轉會期前仍未滿 18 歲,而根據巴西法律規定,未滿 18 歲的球員不得到外國踢球,帕托亦是非歐盟護照持有球員,所以帕托雖然名義上已經轉會到AC米蘭,但其只能在2008年1月後才有資格代表AC米蘭參加義甲聯賽及歐冠杯的賽事。然而,帕托卻在 2007年9月,一場AC米蘭對對烏克蘭班霸基輔發電機的非正式比賽中上陣,他並且在該場比賽中攻入一球。
2008年1月,帕托終可以正式註冊為AC米蘭旗下的球員。在1月13日,他在AC米蘭對拿坡里的義甲聯賽中首次亮相。帕托獲教練安排正選上陣,並在前線與另外兩名巴西球員卡卡和羅納度合作攻堅。他在比賽的下半場取得加盟AC米蘭後第一個正式比賽的進球,最終球隊以 5-2 大勝對手。2007-08賽季帕托出場18次,共進9球。
在2008-09的新賽季中,由於羅納度的離隊,帕托將與卡卡和新加盟的羅納汀荷組成一套新的巴西三叉戟為AC米蘭上陣攻堅。
*國家隊
在 2007年,帕托協助巴西 U20贏得在巴拉圭舉行的2007年南美青年錦標賽冠軍,球隊亦藉此得以晉身U-20世青杯。此外,他已經被巴西國家隊選定參加將會在中國北京市舉行的2008年奧運會。
2007年1月,帕托得到巴西國家隊教練鄧加徵召,入選2月6日巴西作客三對愛爾蘭的友賽陣容,但他已因傷退隊,無緣首次以大國腳身份亮相。
*榮譽
**國際體育會
***世界冠軍球會杯 : 2006 
***南美超霸杯 : 2007 
**巴西隊
***2007年南美青年錦標賽 2007 
***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2008年銅牌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8%95%E6%89%98&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gradient hori #fcc #fff >>死亡>>
!!!簡表
|年份|人物|相關簡介|h
|前490|斐里庇第斯|古希臘長跑英雄|
|1770|傅恆|清朝軍機大臣|
|1770|愛新覺羅弘晝|清朝雍正帝的第五子|
|1820|愛新覺羅顒琰|中國嘉慶皇帝|
|1856|楊秀清|太平天國東王|
|1865|里瓦達維亞|阿根廷共和國第一位總統|
|1865|威廉·盧雲·哈密頓|愛爾蘭物理學家、數學家|
|1877|康斯坦丁·卡納里斯|希臘獨立運動領袖|
|1937|皮埃爾·德·顧拜旦|法國教育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
|1969|胡志明|越南共產黨創始人、越南民主共和國開國領袖|
|1973|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英國語言學家、作家|
|1991|阿方索·加西亞·羅夫萊斯|墨西哥外交家、政治家|
|1992|巴巴拉·麥克林托克|美國基因學家|
!!!人物
!!!!傅恆
傅恆(?—1770年),字春和,富察氏,清滿洲鑲黃旗人。清高宗孝賢皇后弟,[1]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首席軍機大臣,封一等公。在軍機處二十余年,為高宗所倚重。曾督師指揮大金川之戰、清緬戰爭,並參與籌劃平定準葛爾部戰爭。
公元1763年,傅恆等按乾隆帝要求完成一部滿文、漢文、內蒙古蒙文、藏文、新疆蒙文、維吾爾文6種文字對照的西域人名地名工具書:《西域同文志》(共24卷)。該書是研究絲綢之路上西域地區歷史地理和少數民族語文的重要參考書。
他的兒子有福靈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長安。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2%85%E6%81%92&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愛新覺羅弘晝
愛新覺羅弘晝(1712年—1765年),雍正帝第五子,雍正十一年封和親王,母純愨皇貴妃耿氏,子永壁,弘晝為歷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爺,喜好辦喪事,吃祭品,但亦有歷史學家指他其實是為免捲入弘時和弘曆對皇位的爭奪而以「荒唐」為名韜光養晦。乾隆卅年(1765年),和親王薨,諡恭,是為和恭親王。著名的已故國畫大師啟功為其後代。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8%B1%E6%96%B0%E8%A7%89%E7%BD%97%E5%BC%98%E6%98%BC&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愛新覺羅顒琰(嘉慶帝)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7/The_Imperial_Portrait_of_Emperor_Jiaqing2.jpg/200px-The_Imperial_Portrait_of_Emperor_Jiaqing2.jpg]]

清仁宗睿皇帝(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愛新覺羅氏,原名永琰,後為避免避諱擾民,改稱顒琰,年號嘉慶,世稱嘉慶皇帝。
*生平
1760年11月13日(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顒琰出生,初名永琰。是乾隆帝第十五子,母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令妃之子永琰為嘉親王。乾隆連立兩位太子都早早去世,到乾隆晚年才第三次立太子,為十五子永琰。
乾隆帝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禪位嘉慶帝。最初四年乾隆帝仍以太上皇名義掌朝,至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顒琰開始親政,時已39歲。
嘉慶在任期內顯著政績不多,比較值得一提的乃其親政僅六天,即逮捕乾隆朝大奸臣和珅,迅即下詔宣佈其二十大罪,賜和珅自盡,充公其家產,有野史稱總值折合八億兩。此後就沒有其他顯著治績。
嘉慶帝本人對貪污深惡痛絕,翰林院侍講梁同書「恭錄嘉慶七年御制罵廷臣詩」:「滿朝文武著錦袍,閭閻與聯無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數碗肥羹萬姓膏。人淚落時天淚落,笑聲高處哭聲高;牛羊付與豺狼牧,負盡皇恩為爾曹。」但他卻拿不出治貪的辦法,他的治貪方式僅針對和珅一人,不肯擴大掃蕩層級,以致於收效有限,更無以改變朝廷全面性的腐化。嘉慶三年(1799年)白蓮教首領王三槐在北京受審時的供詞提到「官逼民反」,嘉慶知道後受到很大震動。嘉慶八年(1803年)還爆發陳德在紫禁城門口行刺嘉慶案。
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這時期還爆發了白蓮教、天理教等農民抗爭,社會衝突激化,鴉片流入中國、八旗的生計問題、錢糧的虧空、河道漕運的難題,清朝國勢日非。清朝傾全部的軍事、財政力量,全力平定叛亂,嘉慶在天理教起義平定後,頒布「罪已詔」,當然不會有任何收效,歷史學家稱這時期為「嘉道中衰」。
臺灣民間有嘉慶帝遊臺灣的傳說,甚至迄今仍有許多穿鑿附會的說法,但並非史實。嘉慶一生不曾到過臺灣。
1820年秋,嘉慶帝木蘭秋獮。在到達熱河避暑山莊的次日,即9月2日(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突然死亡。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遭雷擊而死。
*大事年表
**乾隆二十五年,顒琰出生,初名永琰。 
**乾隆五十四年,封嘉親王。 
**嘉慶元年正月,乾隆帝禪位永琰,永琰改名顒琰,是為嘉慶帝,尊乾隆帝為太上皇帝。是年「會計天下民數二萬七千五百六十六萬二千四十四名口」(275,662,044人)。[2]嘉慶元年十月,四川達州爆發徐天德、王登廷領導的起義,東鄉(今宣漢)爆發冷天祿、王三槐領導的起義,以及太平孫賜俸、龍紹周等人領導的起義,史稱川楚陝農民大起義。 
**嘉慶四年正月,乾隆帝去世,和珅被捕,不久賜死。 
**嘉慶十年,是年「會計天下民數三萬三千二百一十八萬一千四百三名口」(332,181,403人)。[2] 
**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起事,約二百名天理教徒在太監內應下進攻紫禁城,進至隆宗門方被包圍擊敗。當時嘉慶西逃不在宮中。平民武裝進攻皇城,為唐宋明以來從未見之事。 
**嘉慶二十年,是年「會計天下民數三萬二千六百五十七萬四千八百九十五名口」(326,574,895人)。[2] 
**1820年9月2日(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去世。 
**1821年4月22日(道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嘉慶葬于昌陵(清西陵)。 
*嘉慶帝家族列表
**父親乾隆皇帝 
**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副都統、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之女,仁宗為皇子時冊封為嫡福晉,仁宗即位後冊封為皇后,嘉慶二年二月崩。生一子,宣宗,即道光帝,二女,一殤,一下嫁瑪尼巴達喇。 
**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禮部尚書恭阿拉之女,仁宗為皇子,冊為側福晉。仁宗即位後,封貴妃。孝淑皇后崩後,乾隆帝命其為皇后,先封為皇貴妃,嘉慶六年,冊為皇后。嘉慶二十五年八月,嘉慶帝在熱河巡行時崩,孝和皇后傳旨令宣宗道光帝即位。宣宗即位後尊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崩,年七十四。生二子,愛新覺羅綿愷、愛新覺羅綿忻,一女,殤。 
**和裕皇貴妃,劉佳氏。仁宗為皇子時,已為嘉慶帝的福晉,嘉慶初年,封為妃,進封貴妃,宣宗尊為皇考禧皇貴妃,一子,殤,一女下嫁索特納木多布濟。 
**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嘉慶初年,被選入宮,封為如貴人,累進如妃。宣宗尊為皇考如皇妃,文宗時尊為皇祖如皇貴太妃,薨,年七十四。生一子,愛新覺羅綿愉,二女,皆殤。 
**遜妃,沈佳氏。 
**華妃,侯佳氏,嘉慶初封瑩嬪,一女,殤。 
**淳嬪董佳氏。 
**安嬪蘇完尼瓜爾佳氏 
**其他妃嬪:恕妃完顏氏、莊妃王氏、信妃劉佳氏、恩嬪烏雅氏、榮嬪梁氏、簡嬪關佳氏;皆由貴人進位,由常在進位,除淳嬪董佳氏、恕妃完顏氏和莊妃王氏以外,她們都在道光帝時期受到尊封。 

嘉慶共生有5子9女。

**未命名,長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貴妃劉佳氏; 
**旻寧,次子,清宣宗,道光帝,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綿愷,三子,惇恪親王,母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 
**綿忻,四子,瑞懷親王,母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 
**綿愉,五子,惠端親王,母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 
**長女(1780~1783),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一生,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一殤,母嘉親王府格格關佳氏; 
**次女(1780~1783),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三十生,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十殤,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莊敬和碩公主,三女,母和裕皇貴妃劉佳氏; 
**莊靜固倫公主,四女,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慧安和碩公主,五女,母遜嬪沈佳氏; 
**六女(1789~1790),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二生,乾隆五十五年五月殤,母嘉親王側妃侯佳氏; 
**七女(1793~1795),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六生,乾隆六十年六月殤,母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 
**八女(1805),嘉慶十年二月初八生,當年十一月殤,母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 
**慧愍固倫公主,九女,母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4%9B%E6%96%B0%E8%A6%BA%E7%BE%85%E9%A1%92%E7%90%B0&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楊秀清
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嗣龍,廣西桂平紫荊鎮平隘新村(今東王沖)人,客家人,依靠耕林燒炭為生。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被天王洪秀全封為五王之一的東王,稱九千歲,後在1856年的「天京事變」中被殺。
*早年
楊秀清早年生活困苦,童年時父母先後去世,由伯父養大,以耕種、伐林和燒炭為生,一早加入拜上帝會。也有一說為楊秀清自小浪跡江湖,做小買賣。1848年春,拜上帝會的領導人之一馮雲山被清朝官府囚禁,洪秀全前往廣州營救。當時會內人心不穩,楊秀清假裝「天父下凡」安撫信眾。事後馮雲山獲釋,洪秀全回到廣西後承認楊秀清可以「代天父傳言」,從此楊便進入拜上帝會領導層。
*金田起義後
金田起義後,洪秀全在1851年封楊秀清為正軍師,同年封楊為東王,其他四王皆歸東王節制。自從南王馮雲山及西王蕭朝貴相繼戰死後,權力更加集中在楊秀清一人身上。

楊秀清是太平軍由廣西進軍至南京的實際指揮者,戰功顯赫。當太平軍攻下南京後,天王洪秀全打算再攻取河南定都,而楊秀清則屬意建都南京,最後楊的意見被採納。1853年建都南京後,制定太平軍下一步戰略為太平天國北伐和太平天國西伐兩路並進。前者全軍覆沒,後者雖獲得有限戰略目標,然而未能盡殲清軍主力。

在太平天國前期,天王雖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個虛君,實際權力在正軍師東王楊秀清手上。楊秀清不識字,由東殿官吏協助處理文書,由楊負責決定。雖然軍政命令在形式上要由軍師奏請天王降旨,實際上由楊秀清決定,天王從不否決。此外,楊秀清多次假託「天父下凡」傳令,逼使天王聽從楊的命令。楊秀清隨著功高而變得驕橫,與天王和其他諸王的矛盾逐漸加劇。
*死亡
楊秀清一直策劃將天兄耶穌、二兄洪秀全、一位三兄(一說是已故的馮雲山,或洪秀全之子)以及自己,組織一個四人管治組織,特顯自己高於諸王的權力,得到洪秀全答允[來源請求]。到1856年,楊秀清的野心進一步擴大,趁諸王在外作戰時,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歲」封為「萬歲」,洪秀全假裝同意,推延至楊秀清生日(公曆當年9月23日)時正式封萬歲。洪秀全其後密詔領兵在外的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人誅殺楊秀清。
韋昌輝在9月1日到天京,與燕王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凌晨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其家人及大量東王部屬被殺。在處理東王餘下部屬時,諸王設下了圈套,宣稱天王降詔指責北王及燕王在對付東王時過度濫殺,需要受杖四百,誘使大批東王部屬觀刑,取得他們信任及棄械後,乘機將他們全部殺害。屠殺並未因此而終止,不少人因與東王有些關係,甚至只是款待用膳,亦遭屠殺,死亡人數多達2萬餘,史稱「天京事變」。
北王及燕王被殺後,楊秀清的「圖謀篡位」罪名得到平反。洪秀全追念楊秀清的功績,將其忌日定為「東王升天節」,又把自己其中一子過繼給楊秀清,稱為幼東王。
*影響
楊秀清的戰略主張並非沒有缺點,諸如定都南京偏安一隅,分兵北伐及西征以致分散太平軍有生力量。但他是一位雷厲風行,強而有力的政軍主事者,是太平軍不可缺的核心人物之一。李秀成自述中可鮮明地看出他的影響:「東王佐政事,事事嚴整,立法安民……嚴嚴整整,民心佩服」,與天京事變之後的「人心改變,政事不一,各有一心,朝中之事,並未實托一人,人人各理一事」形成強烈對比。
楊秀清在上帝教與儒教問題上,亦預見當中的矛盾或會引發傳統士大夫勢力的反對。1854年眼見湘軍力量開始出現時,他假借上帝之口,要求承認傳統儒教經典的基本美德,以圖緩和太平天國和傳統儒家的矛盾,這與太平天國多年來經營的批孔宣傳大相脛庭,甚至直接違背洪秀全口述的天國異像。
由此可以窺見他的統御領導才能,但他亦因弄權而見誅。在楊秀清往後的日子中,他多次假借天父之口,侮辱諸王,甚至要諸王為他抬橋、深宵傳召宣詔、甚至當眾苛斥洪秀全、對諸王用刑,這些舉動最終引起反彈。
楊秀清死後,洪秀全雖繼續維持軍師制,但對外姓諸王不再信任,大權牢牢為洪秀全及其同姓兄長把持,軍師成一虛位之職,導致翼王出走,太平天國自此走向衰亡。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5%8A%E7%A7%80%E6%B8%85&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0
!!!!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c/Rivadavia.jpg]]

貝納迪諾•德拉•特里尼達德•岡薩雷斯•里瓦達維亞•伊•里瓦達維亞 (Bernardino de la Trinidad Gónzalez Rivadavia y Rivadavia) (1780年5月20日 – 1845年9月2日) 阿根廷共和國第一任總統。阿根廷丘布特(Chubut)省港口城市里瓦達維亞海軍准將城,以他命名。他的出生日被定為國家紀念日。
1806年~1807年積極參加抵抗英國的侵略,後來支持1810年反西獨立運動,成為革命執揮官。1811年擔任三人執政的秘書。1821~1824年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政府內政部長,創辦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
1825年任駐英、法兩國大使。1826年2月7日當選拉普拉塔聯合省第一任總統。任內決定布宜諾斯艾利斯為首都,建立國家銀行,頒布反映集權派意志的憲法,改組軍隊,並與巴西進行爭奪東海岸(即烏拉圭)的戰爭。由於聯邦派作亂,他不得不於1827年6月與巴西媾和,承認東海岸歸併巴西。此舉加劇了國內分立主義運動的發展,並導致他的辭職。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4%9D%E7%BA%B3%E8%BF%AA%E8%AF%BA%C2%B7%E9%87%8C%E7%93%A6%E8%BE%BE%E7%BB%B4%E4%BA%9A&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3
!!!!威廉•盧雲•哈密頓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1/WilliamRowanHamilton.jpeg/180px-WilliamRowanHamilton.jpeg]]

威廉•盧雲•哈密頓爵士(Sir William Rowan Hamilton,1805年8月4日-1865年9月2日),愛爾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哈密頓最大的成就在於發現了四元數,並將之廣泛應用於物理學各方面。哈密頓對光學、動力學和代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貢獻。他的成果後來成為量子力學中的主幹。
他的妻子是一個神父的女兒Helen Maria Bayley。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8%81%E5%BB%89%C2%B7%E7%9B%A7%E9%9B%B2%C2%B7%E5%93%88%E5%AF%86%E9%A0%93&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3
!!!!皮埃爾•德•顧拜旦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d/Coubertin.jpg]]

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年1月1日-1937年9月2日),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1896年至1925年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奧林匹克會徽、奧林匹克會旗設計者;顧拜旦終生倡導奧林匹克精神,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不僅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體育活動家,同時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學家和歷史學家。
皮埃爾出身於法國貴族家庭,擁有男爵稱號。他從小喜歡貴族運動,如擊劍、賽艇、騎馬,也喜歡拳擊。他父親夏爾•德•顧拜旦(Charles de Coubertin)是出名的畫家。
從1875年開始,一直到1881年,考古學家在希臘連續發掘出古代奧運會的文物遺址,這引起了皮埃爾的興趣和關注。在1890年,他終於有機會訪問希臘的奧林匹亞山,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源地。他認為宏揚古代奧林匹克精神可以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
在1892年12月25日,皮埃爾•德•顧拜旦發表演講,在演講中首次提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
1894年在巴黎舉辦了國際體育會議,決定在希臘創辦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並規定每4年舉行一次。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正式成立,當時希臘文學家澤麥特里烏斯•維凱拉斯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而顧拜旦則擔任國際奧委會秘書長。
顧拜旦在1896年至1925年期間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A%AE%E5%9F%83%E7%88%BE%C2%B7%E5%BE%B7%C2%B7%E9%A1%A7%E6%8B%9C%E6%97%A6&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3
!!!!胡志明
胡志明(Hồ Chí Minh,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是越南共產主義革命家,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和政府總理,越南勞動黨領袖。
*家世
胡志明生於越南乂安省南檀縣金蓮村的一個學者家庭。幼年時名阮生恭(Nguyễn Sinh Cung),青年時名阮必成(Nguyễn Tất Thành)和阮愛國(Nguyễn Ái Quốc);在中國時曾用名李瑞(Lý Thụy);1943年方定名為胡志明。胡志明的父親阮生輝考中副榜,以教書維生,擔任過官職,後遷至越南南部當漢醫,因此家學淵源,胡志明本人的漢語說得極為流利,僅略帶廣東口音。
*革命生涯
胡志明15歲在順化國立學校讀書時,已經參加了秘密的反法活動,1911年初,他輟學到潘切,在育青私立學校當教師。1911年底,胡志明取名阿三,到法國聯合運輸公司的商輪「拉都舍•特萊維勒都督」號上當廚師助手。1912年以海員身份出國,遍歷法國、英國、美國、德國、阿爾及利亞與剛果等。
1919年初,凡爾賽會議召開時,胡志明取名阮愛國,代表在法國的越南愛國者,向各國代表團遞交了一份備忘錄,提出了著名的各民族權利的八項要求。要求法國政府承認越南民族的自由、民主、平等和自決權。但是,巴黎和會側重在處理歐洲的民族自決,並不理睬殖民地人民的獨立要求,為此胡志明1920年加入法國共產黨;1930年於香港組建越南共產黨(後用名有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勞動黨)。1931年6月在香港被港英政府逮捕,關押於中環域多利監獄,等候押返越南後由法國政府處置。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胡志明化名胡光到中國廣西桂林等地區,1940年9月日本佔領印度支那北部,1941年2月8日,胡志明回到高平省北坡,取名秋翁,擔任越南獨立同盟會主席。
1942年8月13日,他化名胡志明,到中國去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聯繫,剛到廣西省靖西縣就被地方政府逮捕,在廣西各地13個縣的18個監獄裏被監禁了13個月,期間他寫了一百多首詩,以後以《獄中日記》發表。經中國共產黨營救,國民政府于1943年9月10日釋放;1945年領導八月革命成功,並於同年9月2日於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
*領導北越
1946年3月舉行的越南第一屆國會一致推選胡志明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兼政府總理。1951年2月舉行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越南勞動黨,胡志明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此後,胡志明作為越南黨政領袖,在中國顧問的軍事指揮協助下,于1954年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後又發動「抗美救國戰爭」(出於支持民族獨立而援助這場戰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抗美援越戰爭」),攻擊南越的非共政權,但在美國日益介入印度支那問題以後,北越向中國求援,反敗為勝,最終打贏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1969年9月2日,胡志明因心臟病逝世,享年79歲。他的遺體經防腐技術被保存在由中國提供的水晶棺內,一直至今。胡志明逝世以後的1975年,北越軍隊攻佔南越,完成越南的統一;南越原首都西貢市也為紀念胡志明而改名為胡志明市。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3%A1%E5%BF%97%E6%98%8E&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3
!!!!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4/Tolkien_1916.jpg/150px-Tolkien_1916.jpg]]

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CBE(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英國語言學家、作家。他因創作了奇幻小說《魔戒》三部曲而知名。
*生平簡介
托爾金出生於奧蘭治自由邦(今屬南非)的布隆泉。3歲時隨母親、弟弟去伯明罕休假,4歲時得到父親去世的消息。1915年23歲時,托爾金從英國牛津大學畢業,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托爾金因患「戰壕熱」而在醫院裏待到了大戰結束。正是這段在醫院的日子裏,他開始了他最初的寫作生涯。
戰後,托爾金成為了一名語言學家。他是1918年-1920年版的《新英語詞典》的編委。但他更以研究盎格魯-薩克遜語著稱,這使得他廣泛接觸到英國以及北歐各地流傳的神話和民間傳說。
1937年,托爾金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哈比人歷險記》。儘管這是一部童話,但它同樣適合成人閱讀。由於這部作品銷量不錯,出版商(Allen & Unwin)說服托爾金寫作續集。這鼓勵托爾金完成了他最有名的作品——史詩三部曲《魔戒》。這部作品的寫作持續了近十二年,並受到了托爾金的密友C•S•路易斯的支持。
《魔戒》的開頭類似兒童作品,但之後寫作風格迅速變得嚴肅和黑暗。《魔戒》是20世紀最流行的文學作品之一,無論是從銷售量還是讀者評價來講。托爾金的重要影響在於,在《魔戒》成功之後,奇幻小說這一文學體裁迅速發展起來。
*傳記
**托爾金家族
據知,大部分的托爾金父系家族的祖先都是工匠,祖居於德國的Saxony。從18世紀起,移居到了英格蘭,成為了「快捷而熱情的英格蘭人」(原文:becoming "quickly and intensely English")。托爾金(Tolkien)這個姓氏是由Tollkiehn這個德國姓氏英國化而來,其詞源是「愚勇、蠻幹」的意思。另外的一個名字羅納德(Rashbold)被托爾金用於其著作The Notion Club Papers中的兩個人物身上作為一種雙關語。
托爾金的外公外婆Suffield夫婦居住在伯明罕並在市中心擁有一間商店。Suffield家族從1812年起在一座名叫Lamb House的房子中經營書籍、文具、衣襪等生意。
**童年
托爾金于1892年1月3日出生於現南非奧蘭治自由邦的布隆泉,其父亞瑟•瑞爾•托爾金(Arthur Reuel Tolkien)是一位銀行經理。托爾金有一個弟弟希拉利•亞瑟•瑞爾•托爾金(Hilary Arthur Reuel Tolkien),出生於1894年2月17日。
在非洲居住期間,他在花園被一種狒狒蜘蛛(baboon spiders)咬傷,這個事情為他後來的某些書籍提供了素材。Thornton S. Quimby醫生在托爾金被咬後照顧了生病的他,該位醫生很可能成為了托爾金後來書中角色,如灰袍甘道夫的早期人物原型。3歲時,托爾金同其弟與母親前往英格蘭進行了一次漫長的探親。托爾金的父親雖然打算在其母子走後動身,但他卻在動身前死於風濕熱(Rheumatic fever),失去了家庭收入的托爾金的母親帶著他住到了托爾金的外祖母在伯明罕史特靈路(Stirling Road)的家中。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A%A6%E7%BF%B0%C2%B7%E7%BD%97%E7%BA%B3%E5%BE%B7%C2%B7%E9%B2%81%E5%9F%83%E5%B0%94%C2%B7%E6%89%98%E5%B0%94%E9%87%91&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3

!<<gradient hori #fcc #fff >>紀念日>>
*越南 :獨立日 
!<<gradient hori #fcc #fff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2%E6%97%A5&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3.5
!<<gradient hori #99FFFF #fff >>大事>>
*301年:聖馬利諾建國。 
*1189年:理查一世在威斯敏斯特加冕成為英格蘭國王。 
*1260年:埃及馬木魯克王朝的軍隊在阿音札魯特戰役中擊敗蒙古帝國軍隊。 
*1783年:英國和美國代表在法國巴黎簽訂《巴黎條約》,美國獨立戰爭結束。 
*1791年:法國議會通過憲法,成為君主立憲國。 
*1839年:林則徐在澳門接見葡萄牙理事官,並宣佈嚴禁鴉片。 
*1866年:第一國際的日內瓦會議召開。 
*1901年:澳洲國旗首次在墨爾本皇家展覽館的上空飄揚。 
*1930年:由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設計的電力火車第一次在美國紐澤西州拉克瓦納鐵路公司的軌道上運行。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法國和澳洲對德國宣戰。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在西西里島向美英盟軍簽署停戰投降書。 
*1945年:許德珩等人舉行會議,把1944年冬組織的「民主科學社」正式定名為「九三學社」。 
*1953年:赫魯雪夫任蘇聯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 
*1963年:金庸小說《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同時連載。 
*1967年:瑞典在當地上午5時將道路交通從靠左行駛改成靠右行駛。 
*1971年:卡達獨立。 
*1991年:中國總理李鵬和英國首相梅傑在北京簽署興建香港新機場諒解備忘錄。 
*1993年:俄羅斯與烏克蘭就黑海艦隊問題達成一致。 
*2003年:香港金管局宣布推出港元新鈔票。 
*2004年:俄羅斯特種部隊攻入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在北奧塞梯別斯蘭佔據的一所中學,包括人質和恐怖分子在內的396人死亡,別斯蘭人質危機結束。 
!<<gradient hori #99FFFF #fff >>出生>>
!!!簡表
|年份|人物|相關簡介|h
|1034|日本後三條天皇|
|1869|弗里茨·普雷格爾|斯洛維尼亞裔奧地利化學家|
|1875|斐迪南·保時捷|德國汽車機械師|
|1899|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澳洲病毒學家|
|1905|卡爾·戴維·安德森|美國物理學家,正電子的發現者|
|1913|高玉樹|台灣政治家|
|1928|加斯東·托恩|前歐洲共同體委員會主席|
|1936|楳圖一雄|日本漫畫家|
|1942|許冠文|香港的電影導演、演員、編劇,擅長拍攝喜劇,有「冷面笑匠」之稱|
|1957|梁左|中國著名劇作家,編劇,相聲作家|
|1967|達隆·阿齊默魯|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應用經濟學教授|
|1975|陳曉東|香港歌手|
|1975|蔣勤勤|中國演員|
|1976|許懷欣|香港歌手,著名歌手許冠傑的長子|
|1979|儒利奧·塞薩爾|巴西足球員,現時為意甲國際米蘭的門將|
|1982|文澤爾|德國推理小說家|
|1982|呂慧儀|香港模特兒|
|1984|葉一茜|中國女歌手|
|1993|小池里奈|日本女演員|
!!!人物
!!!! 弗里茨•普雷格爾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d/Fritz_Pregl.jpg/180px-Fritz_Pregl.jpg]]

弗里茨•普雷格爾(Fritz Pregl,1869年9月3日-1930年12月13日),生於盧布爾雅那,逝世于奧地利格拉茨,斯洛維尼亞裔奧地利化學家,1923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C%97%E9%87%8C%E8%8C%A8%C2%B7%E6%99%AE%E9%9B%B7%E6%A0%BC%E5%B0%94&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斐迪南•保時捷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f/Ferdinand_Porsche.jpg]]

斐迪南•保時捷(有譯費迪南•波爾舍,Ferdinand Porsche)(1875年9月3日 – 1951年1月30日)是著名的德國汽車工程師, 1875年出生於奧匈帝國的波希米亞(現為捷克一部分)。由斐迪南設計,福斯汽車生產的金龜車,曾是世界上以同一型號設計產量最高的汽車,一共生產了二千一百萬輛。由斐迪南及他的兒子費里•保時捷(Ferry Porsche)開設的保時捷(亦譯作:波爾舍)汽車公司最初所生產的跑車,亦是從金龜車發展而來。
*生平
斐迪南年輕時便顯示出對機械的天份和興趣。十八歲時他獲薦進入維也納的一家電機公司Bela Egger(現在瑞士公司ABB的前身)工作。工餘時斐迪南偷偷到大學旁聽工程課,這亦是他所接受到的唯一正統工程訓練。五年後,斐迪南進身汽車工業。他加入了一家本來以生產馬車為主的公司:Jakob Lohner & Co。 1898年,首次發展出了一種稱為 「Lohner –Porsche」的車輛。它使用內燃機發電,然後以後輪上的電動機推動車輛。這車輛在1900年的巴黎博覽會上展出,之後更以時速35英里(56公里)創下奧地利的汽車速度紀錄。1905年,斐迪南獲頒發給傑出奧地利汽車工程師的保定(Poetting)獎項。
1906年,斐迪南被奧地利-戴姆勒(Austro-Daimler)聘請為主任設計師。斐迪南在此期間最成功的設計包括1910年的亨利王子型車。這款車的外表呈流線型,發動機功率為85匹(63千瓦)。除了汽車外,奧地利戴姆勒還生產貨車、飛機發動機、自走火炮等武器。1916年,斐迪南成為公司的董事經理。1917年,獲得維也納科技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但斐迪南仍然繼續設計跑車。1922年,他設計的跑車在53項比賽中勝出了43項。
1923年,斐迪南因為與公司對汽車發展持不同意見而離開。數月後,他成為斯圖加特戴姆勒發動機公司的技術總監。之後他再得到斯圖加特高等技術學院(斯圖加特大學)頒授名譽博士。斐迪南為戴姆勒設計的跑車非常成功,一度雄霸了1920年代的賽車。但是最後斐迪南因為希望能夠開發小型車輛,與戴姆勒車廠董事會意見分歧,而於1929年離開。之後遇上經濟大蕭條,斐迪南亦一度失業。
1931年,斐迪南在斯圖加特成立自己的顧問公司。他的僱員中不少人之前已長期與他合作;包括有負責律師事務,他的女婿安頓•皮耶(Anton Piëch,亦即後來福斯汽車董事會主席斐迪南•皮耶 Ferdinand Piëch之父);和他的兒子費里•斐迪南這段時期除了設計跑車外,亦設計了一款全新的小型車:這款小型車即二次大戰之後行銷世界各地的金龜車。斐迪南用自己的保險貸款來進行這項計劃,但其他的車廠都不感興趣。最後碰上希特勒計劃要令每個德國家庭都能擁有一輛汽車,斐迪南的設計被選中。1936年,他製造了三輛試作原型。納粹德國政府則建立了全新的廠房預備生產,並且將廠房所在的城市名為汽車城(Autostadt)。該地在戰後改稱沃爾夫斯堡(Wolfsburg,亦稱狼堡),即今天福斯汽車的總部所在。斐迪南親自參與了車廠的建設,把跑車設計的工作交由他的兒子費里。在戰爭期間,沃爾夫斯堡的車廠負責生產軍用車輛,斐迪南亦為納粹德國進行了其他工作,包括坦克車的設計。二次大戰時德國著名的虎式坦克,部份設計即來自斐迪南。
德國投降後,斐迪南和他的女婿皮耶、他的兒子費里被法國以戰爭罪行拘捕。法國更曾要求斐迪南到法國繼續甲蟲的設計,並要將沃爾夫斯堡的工廠搬到法國作為戰爭賠償。後來因為法國汽車工業的反對,這計劃才作罷。斐迪南的兒子費里不久獲釋,但斐迪南及皮耶在監獄裏未經審判被關了二十個月。這段時間內,費里靠設計新的跑車,和維修舊車、水泵等工作,維持公司的運作。他們根據原來金龜車的結構佈局,設計了一款新的跑車,名為保時捷356。這是第一輛以保時捷命名的跑車。保時捷在奧地利一共以手工生產了四十九輛356,並且是以鋁合金製造車身。
之後沃爾夫斯堡的工廠恢復生產,並改名為福斯車廠。福斯每生產一輛金龜車,都會向斐迪南給予版權費;而它們亦間中請斐迪南為顧問,解決技術問題。1949年,保時捷搬回斯圖加特,並繼續生產保時捷356。在之後的十七年,保時捷一共生產了七萬八千輛356型跑車。
1950年11月,斐迪南首次在戰後回到沃爾夫斯堡。當時的福斯車廠已經在大量生產金龜車。1951年1月30日, 斐迪南•保時捷因中風,在沃爾夫斯堡逝世。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90%E8%BF%AA%E5%8D%97%C2%B7%E4%BF%9D%E6%99%82%E6%8D%B7&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 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Burnet_2jpg.jpg/180px-Burnet_2jpg.jpg]]

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爵士,OM,AK,KBE(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1899年9月3日-1985年8月15日),澳洲微生物學家,主要研究免疫學。他於1924年在墨爾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28年在倫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他在沃爾特伊麗莎醫學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專註噬菌體和病毒的研究。在1944年到1965年期間擔任研究所主任。他在微生物研究上獲得重大突破,發現了它們的特點和複製以及在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
他與彼得•梅達沃一起獲得了196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C%97%E5%85%B0%E5%85%8B%C2%B7%E9%BA%A6%E5%85%8B%E6%B3%95%E5%85%B0%C2%B7%E4%BC%AF%E5%86%85%E7%89%B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 卡爾•戴維•安德森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e/Carl_anderson.1937.jpg/200px-Carl_anderson.1937.jpg]]

卡爾•戴維•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1905年9月3日-1991年1月11日),美國物理學家,因發現了正電子而獲得193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安德森出生在美國紐約,父母是瑞典移民。安德森1927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30年獲得博士學位。在著名物理學家密立根的指導下,安德森研究了宇宙線,在雲室的軌跡中發現了一種質量與電子相當,但是帶有正電荷的新粒子——正電子。這一發現在1932年公布,並完全符合保羅•狄拉克的理論預言。由於這一發現,安德森獲得了193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A1%E5%B0%94%C2%B7%E6%88%B4%E7%BB%B4%C2%B7%E5%AE%89%E5%BE%B7%E6%A3%AE&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 高玉樹
高玉樹(1913年9月3日-2005年6月15日),台灣台北人,祖籍福建安溪。曾任台北市市長、交通部部長、總統府資政。
1960年與李萬居、雷震籌組中國民主黨,於雷案發生前後被控侵佔罪。1954年以無黨籍身份當選並連任台北市市長(省轄市時期民選二任,升格直轄市後官派一任),1968年5月29日,高玉樹為自殺身亡的長子高成器與吳家小姐吳純純完成「冥婚」,是台灣有名的「冥婚」案例。
高玉樹在當時政治高度管制的戒嚴時期,以非國民黨籍本省人身分官拜至內閣閣員,被認為是台灣重要的黨外政治人物。李登輝、陳水扁等兩位總統執政時,皆聘其為總統府資政。
*學歷
**臺北工專電氣科畢業
(1933年) 
**日本早稻田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
(1951年) 
**美國麻省工科大學冶金研究所研究
(1952年) 
**美國國家標準局研究
(1951年)
*經歷 
**國防部聯勤總司令部第四十四兵工廠技術顧問
(1952年-1954年6月) 
**臺北市政府(省轄市第六任)市長
(1954年6月2日-1964年6月1日) 
**臺北市政府(省轄市第十一任)市長
(1964年6月2日-1967年6月30日) 
**臺北市政府(直轄市第一任)市長
(1967年7月1日-1972年6月10日) 
**交通部部長
(1972年5月29日-1976年6月9日)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72年5月29日-1989年5月31日) 
**總統府資政
(1989年6月-1996年5月19日) 
**總統府資政
(2002年5月20日-)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B%98%E7%8E%89%E6%A8%B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 加斯東•托恩
加斯東•埃德蒙•托恩(Gaston Egmond Thorn,1928年9月3日-2007年8月26日)盧森堡政治家,1974年任盧森堡首相。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A%A0%E6%96%AF%E4%B8%9C%C2%B7%E6%89%98%E6%81%A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楳圖一雄
楳圖一雄(楳図 かずお)うめず かずお、本名:楳図一雄、1936年9月3日-)為日本的漫畫家、藝能人、作詞家,出生於和歌山縣伊都郡高野町,於奈良縣五條市長大。血型為O型。
 成名作《飄流教室》、《貓目小僧》。1975年《飄流教室》獲得第20屆小學館漫畫賞。作品多揭露人性黑暗面,但角色卻為人單純善良。作為第一代恐怖漫畫大師,深刻地影響著後輩。1996年,楳圖一雄與養老孟司探討腦部記憶和文化的科學性著作《唯腦論》發行,作品中有楳圖一雄繪製的大量插圖。此外,楳圖一雄還自己組織樂隊並作詞作曲。曾出版《黑暗專集》。
1995年開始,以腱鞘炎為由,停止漫畫創作,目前以漫畫專業的藝能人身分,相當的活躍,目前住居間辦公室在東京都武藏野吉祥寺。
為日本著名的驚悚恐怖漫畫大師,雖然以恐怖驚悚漫畫出名,不過內容卻在探討人性,揭露人性黑暗面為主題,以及闡揚許多不同的理念。他影響到許多後來的恐怖漫畫作者,包括伊藤潤二等。代表作品為《漂流教室》。

|姓名|楳圖一雄(楳図かずお)|
|生日|1936 年 9 月 3 日|
|星座|處女座|
|出生地|和歌山|
|性別|男|
|血型|O型|
|身高|169 cm|
|體重|52 kg|
|職業|漫畫家|
|專長|漫畫家 英語.義大利語.法語.自言自語|
*作品
**《漂流教室》 
**《14歲》 
**《神之左手,惡魔之右手 》 
**《靈蛇 》 
**《楳圖一雄恐怖劇場 》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5%B3%E5%9C%96%E4%B8%80%E9%9B%84&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許冠文
許冠文(Michael Hui,1942年9月3日-),是香港的電影導演、演員、編劇,擅長拍攝喜劇,有「冷面笑匠」之稱。
*簡介
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許冠文曾經執導,並與其弟許冠英及許冠傑一同演出一系列很受歡迎的電影喜劇。許冠文亦曾為香港早期的粵語流行曲作詞。許氏兄弟皆是在香港成長並受西式教育的一代。他們的作品在當時是香港本地流行文化的先驅,正好反映香港本土意識在七、八十年代的形成;對香港流行文化影響相當大。
許冠文先後於喇沙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社會學系畢業,曾當中學教師及於廣告公司任職。1968年在香港無線電視任職,為《校際常識問答比賽》(第一任)及《歡樂今宵》等節目主持。1971年與許冠傑共同演出喜劇綜合節目《雙星報喜》,大受歡迎。1972年首次演出電影,被李翰祥起用為《大軍閥》的男主角,結果票房收入突破四百萬大關。
後來,他製作了《鬼馬雙星》的劇本,向邵氏提出合作建議,條件為與邵氏五五分紅。但由於邵氏沒有與演員或導演分紅的先例,雙方不歡而散。最後,他與邵氏的對手嘉禾電影公司合作。1974年起與許冠傑分別製作了《鬼馬雙星》、《半斤八両》、《摩登保鑣》等在香港大破電影票房紀錄的喜劇。1980年代之後的作品則有《鐵板燒》、《雞同鴨講》、《神算》等。
許冠文曾得到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亦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永遠榮譽會長,以及太平紳士#1
值得一提的是,許冠文是一擲千金 (香港)的第一任主持人。
*家族成員
**許冠文:許家大哥 
**許冠武:許家二哥,從事電影幕後,攝影師等。 
**許冠英:許家老三,喜劇電影演員。 
**許冠傑:許家孻仔,演員、歌手。
*演出作品
**1970年代
***1972年 《大軍閥》(演員) 
***1973年 《一樂也》 
***1974年 《醜聞》(演員) 
***1974年 《聲色犬馬》(演員) 
***1974年 《鬼馬雙星》(導演- 編劇- 演員) 
***1975年 《天才與白痴》(導演- 編劇- 演員) 
***1976年 《半斤八両》(導演- 編劇- 演員) 
***1978年 《賣身契》(導演- 編劇- 演員) 
**1980年代
***1981年 《摩登保鑣》(導演- 編劇- 演員)〔飾-周世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1981年 《炮彈飛車》(演員) 
***1983年 《追鬼七雄》(監製- 編劇) 
***1984年 《鐵板燒》(導演- 編劇- 演員) 
***1985年 《智勇三寶》(演員) 
***1986年 《歡樂叮噹》(導演- 編劇- 演員) 
***1986年 《神探朱古力》(編劇- 演員)〔飾-朱古力〕 
***1988年 《雞同鴨講》(編劇- 演員)〔飾-老許〕 
***1989年 《合家歡》(編劇- 演員)〔飾-雁歸南〕 
**1990年代以後
***1990年 《新半斤八兩》(編劇- 演員)〔飾-老許〕 
***1991年 《豪門夜宴》〔客串-自己〕 
***1992年 《神算》(導演- 編劇- 演員)〔飾-許懷谷〕 
***1992年 《丐世英雄》(演員) 
***1993年 《搶錢夫妻》(演員- 監製) 
***1995年 《富貴人間》(演員) 
***2000年 《創業玩家》(演員) 
***2004年 《鬼馬狂想曲》〔客串-自己〕(飾-魔法學校校長) 
***2004年 《煎釀三寶》(演員) 
***2006年 《寶貝計劃》(演員) 飾 包租公
*演唱會
**2005年 《鬼馬Talk Show》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8%B1%E5%86%A0%E6%96%87&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梁左
梁左(1957年9月3日-2001年5月19日),中國著名劇作家,編劇,相聲作家。
梁左生於中國北京,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早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90年代初與英達一同創作了大型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開創了中國情景喜劇的先河。他一生創作了眾多廣受好評的喜劇作品。
*主要履歷
**簡歷
***1976年中學畢業後於北京平谷縣農村插隊。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1982年在北京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在國家教育部任職。 
***1985年在北京語言學院任教,教授漢語。 
***1991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 
**早期相聲創作
梁左在北京大學就讀期間就開始了文學創作,曾在多種刊物上發表短篇小說。1986年他開始相聲研究和創作,並在幾年之內迅速成長為名噪一時的著名相聲作家,他的相聲作品兼文學性與現實性的特點,形成了獨特鮮明的個人風格,給相聲這門古老的藝術形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其間他與姜昆一同創作了《虎口遐想》、《電梯奇遇》、《小偷公司》、《特大新聞》等多部膾炙人口的相聲名篇。使得梁左、姜昆的相聲在當時獨成一派,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春節聯歡晚會的相聲節目上幾乎是獨領風騷[來源請求]。他所作出的貢獻對相聲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之交的中興起到了他人難以企及的巨大作用[來源請求]。
**情景喜劇創作
梁左1992年投身電視情景喜劇的研究和寫作,他和英達合作推出的120集大型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開創了情景喜劇在中國第一篇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在該劇中任總編劇和總文學師,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滑稽與幽默手段與情景喜劇的語言形式相結合,加之紮實的故事結構,使該劇在當時觀獲得了的巨大反響和廣泛認同,一改中國人對喜劇的傳統觀念,引領中國喜劇工作者進入了中國喜劇形式多樣化的新局面,並成就了一批新一代的喜劇明星。該劇一經推出便在全國瘋狂播映,經久不衰,至今仍不斷重播,他深深影響了每一個經歷過90年代的中國觀眾[來源請求]。
自《我愛我家》之後梁左又創作了一系列的電視情景喜劇及電視系列劇。其中他自編自導的情景喜劇《臨時家庭》再度獲得觀眾的好評[來源請求];而以風趣的調侃為特點的電視劇喜劇《一手托兩家》則是梁左在喜劇事業上的又一次探索;《閒人馬大姐》則是他生前最後一部力作。
**英年早逝
梁左從事喜劇事業,工作態度非常認真。他的這種孜孜不倦的勤奮和努力透支了自己的健康。2001年5月19日凌晨梁左因突發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家中去世,終年僅44歲。
梁左死後,其好友著名作家王朔為其寫了悼詞。其母諶容委託王朔整理、主編了一本收錄梁左的相聲、小品、情景喜劇及電視喜劇作品摘錄的《笑忘書——梁左作品選》,其中還不乏一些,未曾發表過的的小說、紀實文學和散文隨筆。由此可以窺視到出梁左對藝術和人生的思考。
*家庭
梁左的母親諶容是著名作家,《人到中年》是她的代表作。他的弟弟梁天是廣受觀眾喜愛的著名的演員。他的妹妹梁歡也是編劇,在影視界小有名氣。
*作品(部分)列表
梁左早期的作品是相聲,他與姜昆合作創作的相聲《虎口遐想》、《電梯奇遇》等經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播出後,廣受好評。梁左主筆創作的120集情景喜劇《我愛我家》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相聲
***《美麗暢想曲》...姜昆、唐傑忠 
***《家庭喜劇》...姜昆、唐傑忠 
***《老人話時代》...姜昆、唐傑忠 
***《特大新聞》...侯耀文、石富寬 
***《是我不是我》...姜昆、戴志誠 
***《小偷公司》...牛群、馮鞏 
***《電梯奇遇》...姜昆、唐傑忠 
***《虎口遐想》...姜昆、唐傑忠 
***《學說話》...梁左、姜昆 
***《大美人》...梁左、姜昆 
***《老人與時代》...梁左、姜昆 
***《捕風捉影》...梁左、姜昆 
**情景喜劇
***《我愛我家》 
***《臨時家庭》 
***《中國餐館》 
***《一手托兩家》 
***《閒人馬大姐》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2%81%E5%B7%A6&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達隆•阿齊默魯
達隆•阿齊默魯(土耳其語:Daron Acemoğlu,英文:Daron Acemoglu,1967年9月3日- ),出生於土耳其的美國經濟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應用經濟學教授,2005年度美國經濟學會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獲得者。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1%94%E9%9A%86%C2%B7%E9%98%BF%E9%BD%8A%E9%BB%98%E9%AD%AF&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蔣勤勤
蔣勤勤(1975年9月3日-),中國女演員,籍貫重慶。1994年以全國第一的名次考入北京電影學院。1998年畢業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
台灣作家瓊瑤在執導電視連續劇《蒼天有淚》時,給她取了藝名水靈。但她之後不常用此藝名,解釋為過於限定自己的角色。
她的丈夫是藝人陳建斌,兩人因2005年合作電視劇《喬家大院》結緣。2007年1月8日誕下一子。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4%A3%E5%8B%A4%E5%8B%A4&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許懷欣
許懷欣(1976年9月3日-),是香港創作歌手。
*簡介
許懷欣是香港著名歌星許冠傑的大兒子,自少便學習吉他,在11歲時曾經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舞台表演吉他,近年亦有作曲及出版個人唱片。2007年7月於父親許冠傑的香港情懷歌曲《鐘聲響起》中與弟弟許懷谷一同rap,同年12月於香港大球場演出。
*音樂作品 (唱片)
**2000年 《One Foot Forward》 
**2000年 《Logos VS. One Foot Forward》 
**2006年 《許懷欣 開竅 RYAN EP》 
**2007年 《鐘聲響起》許冠傑/許懷欣/許懷谷 
**2008年 黃貫中 《Let's Fight Live (CD+DVD)》- Let's Fight / 黃貫中 + Fighters 
**2008年 《天下不亂》 單曲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8%B1%E6%87%B7%E6%AC%A3&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儒利奧•塞薩爾
儒利奧•塞薩爾(葡萄牙語全名:Júlio César Soares de Espíndola,簡稱:Júlio César,1979年9月3日-),巴西足球員,現時為義甲國際米蘭的門將。
*生涯
塞薩爾效力的首間職業球會是巴西甲組聯賽的法林明高,他曾為巴西隊贏得了17歲以下南美國家杯的冠軍,又於2004年的美洲國家杯中表現極為出色,分別在四強對智利時被選為全場最佳球員,並在決賽中的互射點球時撲救出多球阿根廷隊的點球,為巴西反敗為勝贏得了最終的冠軍,現時塞薩爾為國家隊的一號門將,並為國家上陣了10次。
在球會上,塞薩爾為法林明高效力了7個賽季共上陣多達300場賽事。於2005年,塞薩爾從祖國轉到義大利,成為了義甲球會切沃的門將,後來於7月加盟至國際米蘭,直至2005年球賽戰幔展開後第10場,塞薩爾上陣9場,平均1場賽事失1球,表現良好。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4%92%E5%88%A9%E5%A5%A5%C2%B7%E5%A1%9E%E8%90%A8%E5%B0%94&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文澤爾
從來不認為世上有好人和壞人之分:這世界只有行為和動機,大家每天都在一定的遊戲規則下生活。
而偵探要做的,只是找出一部分的惡劣違規者——對於規則而言,只有行為是主導因素:規則對動機的支配力和反支配力,只能歸結為弱相互作用。
——文澤爾
文澤爾(1982年9月3日-),旅居德國的偵探小說作家,現居斯圖加特,以文澤爾為主要人物著有文澤爾系列偵探小說。文澤爾系其筆名,真名不詳。
*筆名由來
**筆名的秘密
「文澤爾」的筆名本身包含多重含義:
德語Unser Detektiv中Unser的音譯。Unser是德語的物主代詞,意為「我們的」。「我們的偵探」——此處暗指文中主角文澤爾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原創偵探角色。 
文言文「以文澤爾」的一部分,意為「以文章(系列小說)使爾等(你們,讀者們:此處無貶義)受到恩澤(獲得收穫)」。 
作者所在城市的足球隊VfB斯圖加特隊有一位為此隊效力十多年的、名叫Timo Wenzel的後衛,而德文姓氏Wenzel的一種譯法即為「文澤爾」。 
作者自稱,「此筆名之下尚隱藏著一個關於我本人的謎題,只有真正了解我的人才能破解。」 。 
**其它關於筆名來源的疑惑
Wenzel是一個典型的德語國家姓氏,但依照該偵探系列的背景設定,此名字應是作為主角的名出現。
另外,系列中的主要人物(即文澤爾,塔芙妮,漢迪克,莫斯曼四人)均不說明姓氏——系列文章中,每到需要說明姓氏的時候,作者都使用敘述性詭計來迴避。詳見系列主要角色。
*作品列表
**文澤爾系列偵探小說
 
截至2008年1月的代表著作有

***2003年-《讓最後一縷光芒消散》(中篇),《無弦小提琴》(中篇) 
***2004年-《白矮星》(短篇),《Erinyes》(中篇) 
***2005年-《冷鋼》(長篇) 
***2006年-《千歲蘭》(長篇),《特奎拉日升》(長篇) 
***2007年-《白矮星》(長篇[4]),《黑暗的女兒》(長篇[5]) 
**夏哀•哈特巴爾致敬系列
截至2008年12月的代表著作有
***2008年-《荒野獵人》(長篇),《白色講義》(短篇),《紅色講義》(短篇),《橙色講義》(短篇) 
**其它貢獻
文澤爾本人亦為新興的網路電子雜誌《推理恐怖研究》(簡稱tky)的創始人及現任主編,為雜誌撰寫過諸多專稿,計有

***《天使離地獄如此之近》(2006年2月號) 
***《從懼屍心理到戀屍癖》(2006年4月號) 
***《充分寫實的浪漫主義——文澤爾談偵探小說寫作》(2006年7月號) 
***《論集體歇斯底里》(2006年9月號) 
***《來自科塞爾的不死之愛》 (2006年11月號) 
***《透過指紋撫摩你》(2007年1月號) 
***《彌賽亞的前世今生vol.1》(2007年3月號) 
以及一些和推理恐怖主題相關的影評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87%E6%BE%A4%E7%88%BE&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呂慧儀
呂慧儀(Konnie Lui,1982年9月3日-),中學就讀於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於2006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得季軍。她在2004年的工展會也代表威馬企業有限公司獲得工展小姐冠軍。她也做過Elite模特兒公司的Model。現為無綫電視旗下經理人合約藝員。
*劇集(無線電視)
**2009年- 老友狗狗 
**2009年- 絕代商嬌 
**2008年 - 原來愛上賊 - 汪明翔 (長腳蟹) 
**2007年 - 同事三分親 第192集 - Daisy (李公子前女友) 
*節目主持(無綫電視)
**2008年 - 創富坊 
**2007年 - 謎 - 謎女郎 
**2007年 - 周身法寶 - 節目主持 
**2006年 - 兒歌金曲頒獎典禮2006 (跳舞) 
*曾參選比賽
**2006年 - 國際小姐競選 
**2006年 - 香港小姐競選 
**2004年 - 39th Hong Kong Brands & Products Expo (工展會) 
**2001年 - 香港2001精英模特兒大賽 
**2000年 - 《射鵰英雄傳》郭靖、黃蓉選舉 
*曾獲得獎項
**2006年 - 第46屆國際小姐競選 友誼小姐大獎 
**2006年 - 第46屆國際小姐競選 最迷人笑容大獎 
**2006年 - 香港小姐季軍 
**2004年 - 第39屆工展小姐冠軍 (代表威馬企業有限公司) 
**2004年 - 第39屆最具東方魅力工展小姐 
**2001年 - 香港2001精英模特兒大賽亞軍 
**2001年 - 香港2001精英模特兒大賽最上鏡大獎 
**2001年 - PlayStation Girl 
**2000年 - 《射鵰英雄傳》郭靖、黃蓉選舉 - 俏黃蓉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1%82%E6%85%A7%E5%84%80&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葉一茜
葉一茜(1984年9月3日-),生於福建省政和縣,中國大陸歌手,現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專業。其丈夫為退役國家遊泳隊代表田亮,兩人於2007年10月8日結婚。
*獲獎
2005年超級女聲第七名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1%89%E4%B8%80%E8%8C%9C&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小池里奈
小池 里奈(1993年9月3日-),日本女演員、青少年偶像。出身於栃木縣小山市,隸屬VeryBerry Production事務所。
*簡歷
**在2004年,小池被挑選扮演由CBC及TBS製作的『美少女戰士SAILORMOON』(真人版)中的角色露娜(ルナ,人類形態)。這也是她的首演作品。 
**2004年:主要透過進行Gravure Model的活動來積極投入作為青少年偶像的工作。 
**2005年:開始活躍於作為小演員的演出,此後也轉為進行以女演員為中心的活動。 
**2006年:在由東山紀之主演的電視劇『美食偵探王』中演出。 
*其他人物資料
**星座:處女座 
**興趣與特長:游泳、Jazz Dance、彈奏鋼琴、繪畫插圖、跳繩 
**長處:明朗、精神愉快、向前看。身體也很柔軟。 
**短處:天生的部分、性急 
**寵物:狗(柴犬的混種。名字為Cheese)、金魚、毬藻 
**希望能飼養的寵物:狗(芝娃娃),作Cheese的妻子 
**喜歡的食物:じゃがバター(一種馬鈴薯加上牛油的熱食)、コロッケ(日式炸肉丸或薯丸)、燉肉、桃 
**喜歡的顏色:淡藍色、白色 
**喜歡的說話:「やればなんでもできる」(力行必成)、「友情」 
**希望將來能踏足的地方:帛琉、大堡礁 
*演出作品
**電視節目
***おはスタ「おはスタ Fashion Show」演出(東京電視台、2005年4月11日) 
***エンタ!371 北川昌弘之「IDOL獨斷與偏見廣播電視台」#28(Sky PerfecTV!371頻道、2006年) 
***Gravure的美少女 #349(MONDO21、2006年2月3日) 
***RANK王國(東京廣播公司) 
****寫真集排名第3位(2006年2月25日) 
****第2寫真集排名第3位(2006年10月29日) 
***月刊Junior Idol News(Sky PerfecTV!371頻道、2006年4月4日 - )主持 
***極上!肚餓旅途的食譜(日本電視台、2006年9月24日) 
***今晚『14歲的母親』首播前SPECIAL・緊急直播討論!(日本電視台、2006年10月11日) 
***エンタ!371「News!371~ジュニア」(Sky PerfecTV!371頻道、2007年1月 - 9月) 
***アニメっこMAX(Animax、2007年1月 - 3月) 
***アニ中放送部(Animax、2007年4月 - ) 
***THE BEST HOUSE 123(富士電視台、2007、2008年) 
***近未来×予測テレビ ジキル&ハイド(朝日放送、2008年) 
***不思議少女 加藤うらら (東京電視台、2008年10月5日 - )飾演加藤うらら(主演) 
***めざましテレビ「MOTTOいまドキ!」(富士電視台、2009年4月 - )
**電視劇
|節目名|電視台|播放日期|飾演角色|
|2004年||||h
|美少女戰士SAILORMOON|東京廣播公司||水手露娜(セーラールナ)|
|2005年||||h
|戀愛的星期天「東京鐵塔」|BS-i||まどか|
|週六Wide劇場 警視廳搜查一課強行犯七係|朝日電視台|2月12日|九重順子|
|週四Mystery おみやさん4 (第8集)|朝日電視台|6月9日|安田瑞穗|
|女人與愛與Mystery 法醫・篠宮葉月 屍體會說話6|東京電視台|6月22日|小室梨花|
|週六Wide劇場 的士司機的推理日誌21~殺人占卜的女人~|朝日電視台|10月8日|若林美奈|
|2006年||||h
|美食偵探王 (第5集、7集、9集、大結局)|日本電視台|1、3月|木下黎(準常規演出)|
|怪談新耳袋(第5輯)|BS-i|7月|佐藤綾|
|死亡推定時刻|富士電視台|9月|渡邊由紀|
|天才兒童MAX電視劇|NHK教育頻道|9月11、13日||
|美食偵探王 SPECIAL「吃遍香港!」篇|日本電視台|9月30日|木下黎|
|14歲的母親|日本電視台|10月11日起|長崎さやか|
|おみやさん5(大結局SP)|朝日電視台|12月15日|南条はるか|
|2007年||||h
|週六Wide劇場 東京車站失物處理所|朝日電視台|4月|村尾由希子(年幼時期)|
|美食偵探王2|日本電視台|4月14日起|木下黎(常規演出)|
|女刑事みずき ~京都洛西署物語~2 (第7、9集)|朝日電視台|8月16、30日|中川真美|
|手機少女~戀之課外授業~|地面電視、FAMILY劇場|10月23日起|藤宮桃香|
|2008年||||h
|幪面超人KIVA|朝日電視台|1月27日起|野村靜香|
**電影
***Einstein Girl(2005年7月16日公映) 
***あおげば尊し(2006年1月21日公映)飾演小池洋子 
***風平浪靜的黃昏的街道 櫻之國(夕凪の街 桜の国)(2007年7月公映)飾演太田京花 
***劇場版 幪面超人電王&KIVA CLIMAX刑警(2008年4月12日公映)飾演野村靜香 
***青空ポンチ(2008年7月19日公映)飾演野原玉枝(主演) 
***劇場版 幪面超人KIVA 魔界城之王(2008年8月9日公映)飾演野村靜香 
***咕咕是一隻貓(2008年9月6日公映)飾演小島麻子(年幼時期) 
**廣告
***萬代「LUNATEA」(2004年5月1日 - ) 
***東京迪士尼海洋(2004年8月10日 - 9月) 
***花王「ECONA 調味醬〈香味胡麻〉」新發售篇(2005年3月6日 - )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0%8F%E6%B1%A0%E9%87%8C%E5%A5%88&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gradient hori #99FFFF #fff >>死亡>>
!!!簡表
|年份|人物|相關簡介|h
|1658|奧列佛·克倫威爾|英國護國公|
|1877|阿道夫·梯也爾|法國政治家、歷史學家|
|1883|屠格涅夫|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1948|愛德華·貝奈斯|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家|
|1962|E·E·卡明斯|美國詩人|
|1966|陳夢家|中國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
|1966|傅雷|中國翻譯家|
|2005|威廉·倫奎斯特|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人物
!!!!奧利弗•克倫威爾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e/Oliver_Cromwell.jpg/180px-Oliver_Cromwell.jpg]]

奧利弗•克倫威爾(英文: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是英國清教徒革命的首腦人物,是議會軍的指揮官。從1653年開始掌權並進行獨裁統治。
克倫威爾生於亨廷登,曾就讀劍橋大學的雪梨蘇塞克斯學院,信奉清教思想。
他進入政界後曾多次被選入英國議會,反對查理一世的統治。國王和議會決裂後發生了內戰,他指揮騎兵部隊紀律嚴明,支持議會,後與托馬斯•費爾法克斯一起成為議會軍將領,多次戰勝保皇黨軍隊,驅散長老派議員。1648年,議會黨取得決定性勝利,他要求處死國王。同時他多次殘酷鎮壓平等派運動和保皇黨叛亂。1649年英國成為共和國,他實際上掌握大權,派軍隊佔領蘇格蘭和愛爾蘭並肆意殺戮那裡的人民,解散了名存實亡的殘餘議會,將整個英國置於軍事管制下。1653年克倫威爾就任護國公,實行獨裁統治。
他執政期間鼓勵重商主義,使經濟得到發展。宗教方面,他雖然給予英國人民部分宗教自由,但把清教徒戒律強加在所有人身上。克倫威爾在臨終前宣布他的兒子理查•克倫威爾繼承護國公一職。理察無法控制政府,君主制在1660年復辟。
克倫威爾死後在西敏寺爲其舉行隆重的葬禮和安葬。1661年克倫威爾的遺體被復辟的查理二世下令掘開。在其屍受問吊和車裂之刑後,遺體被遺棄於坑中。受殘害的頭顱在西敏寺梟首示眾至1685年,其後轉手數次;在1960年埋葬於劍橋大學西德尼•蘇塞克斯學院的教堂地下。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0%8F%E6%B1%A0%E9%87%8C%E5%A5%88&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阿道夫•梯也爾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7/Adolphe_Thiers.jpg/180px-Adolphe_Thiers.jpg]]

路易•阿道夫•梯也爾(Louis Adolphe Thiers,1797年4月15日-1877年9月3日),常稱作阿道夫•梯也爾,法國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七月革命後,先後擔任內閣大臣(1832年,1834年—1836年)、總理(1836年)和外交大臣(1840年)之職。1871年—1873年,梯也爾擔任第三共和國首任總統,因為曾血腥鎮壓巴黎公社起義,所以法國歷屆政府均不敢在巴黎為其建立紀念碑及銅像。
梯也爾曾撰寫過許多歷史作品,其中有《法國革命的歷史》(10卷)和《領事和帝國的歷史》(20卷)等重要作品。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8%BF%E9%81%93%E5%A4%AB%C2%B7%E6%A2%AF%E4%B9%9F%E7%88%BE&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伊萬•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4/IvanTurgenev.jpeg/180px-IvanTurgenev.jpeg]]

伊萬•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俄語: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公曆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合儒略曆1818年10月28日-1883年8月22日)俄國現實主義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
*早年求學
屠格涅夫生於俄國奧廖爾省奧廖爾一箇舊式富裕家庭,父親是一個騎兵團團長,十六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屠格涅夫的媽媽脾氣很不好,經常打罵自己的孩子。屠格涅夫進入莫斯科大學學習一年,隨後轉入聖彼得堡大學學習經典著作,俄國文學和哲學。1838年前往柏林大學學習黑格爾哲學。在歐洲屠格涅夫見到了更加現代化的社會制度,被視為「歐化」的知識分子,主張俄國學習西方,廢除包括農奴制在內的封建制度。
*創作
屠格涅夫對自己母親的專橫和虐待農奴的行為很不滿,常常與農民和農奴交談。他莊園的一個農奴常給屠格涅夫讀涅克拉索夫的詩歌,屠格涅夫非常喜歡,寫了一些詩歌和特寫,被別林斯基讀到。別林斯基非常讚賞其中表現出的天賦。在別林斯基關懷下,1852年屠格涅夫發表了自己的特寫集獵人筆記。這是幾年來他觀察平民生活,和各界人士交談等生活經驗的提取。作者借一個獵人的視角,站在溫和的民主主義立場,對俄羅斯農民的遭遇進行了真實而富有詩意的描寫,同時給予了深厚的同情。這部作品被社會各階層廣泛閱讀,當時正在考慮農奴制度改革的沙皇也對其非常讚賞。
1855年屠格涅夫發表著名劇本《村中一月》,開始逐漸關心知識分子與貴族的衝突問題。1856年他發表小說《羅亭》,塑造了一個具有革命激情,但是缺乏行動的小貴族的叛逆者的形象。1859年屠格涅夫發表《貴族之家》。1860年他發表小說《前夜》。塑造了一個革命這英扎羅夫的形象,杜勃羅留波夫非常看重這篇小說,發表了著名評論《真正的白天何時到來?》斷言「前夜離隨之而來的白天總是不遠的」認為屠格涅夫描繪了革命的前夜。屠格涅夫不同意這一斷語,希望涅克拉索夫不要發表這篇評論,涅克拉索夫沒有同意,導致了屠格涅夫和《現代人》雜誌的決裂。
1862年屠格涅夫發表《父與子》主人公巴扎羅夫狂傲,重視行動,重視科學實驗。是作者假想的新人形象,但是遭到民主派的抨擊。
*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羅亭》(1856) 
***《阿霞》(1858) 
***《貴族之家》(1859) 
***《前夜》(1860) 
***《父與子》(1862) 
***《煙》(1867) 
**中短篇小說
***《初戀》(1860) 
***《春潮》〔1872〕 
***《普寧和巴布林》(1874) 
**劇本
***《貴族長的早餐》(1846)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Где тонко, там и рвется (1847) 
***《單身漢》(1849) 
***《村居一月》(1850) 
*作品翻拍之電影
**《春潮》〔1989〕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1%A0%E6%A0%BC%E6%B6%85%E5%A4%AB&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愛德華•貝奈斯
愛德華•貝奈斯(Edvard Beneš,ˈɛdvart ˈbɛnɛʃ,1884年5月28日出生於捷克皮爾森附近,1948年9月3日逝世于塔布爾附近)是一位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家。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立人之一,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長、總理(1921年~1922年)和總統(1935年~1938年,1941年~1948年)。
*青年、大學和社會學工作
貝奈斯生於皮爾森附近的摩拉維亞,他的父母是小農,他是家裡的第十個孩子。他受洗禮時紀錄的名字為Eduard,但是後來他自己簽名時始終使用Edvard的寫法。今天這兩種寫法均有使用。在捷克的官方寫法是Edvard。
貝奈斯先後在布拉格、巴黎和第戎上大學。1908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09年至1914年在布拉格商學院、查理大學講授經濟學和社會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政治活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貝奈斯與其他人一起組織了一個捷克民族主義的獨立運動。從1915年開始他與托馬斯•馬薩里克和斯洛伐克人米蘭•什特凡尼克等人一起從巴黎支持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獨立運動。他在索邦大學教授斯拉夫學。1916年他幫助組織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議會」並成為其總書記。
1917年初貝奈斯與其他人一起建立了一支由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組成的軍隊,即捷克斯洛伐克軍團。1918年法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議會為計劃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唯一代表,並在凡爾賽條約的交涉過程中有發言權。
在這個交涉過程中貝奈斯推翻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建議的讓蘇台德地區進行民族自決的建議。蘇台德地區成為捷克的一部分。蘇台德地區內部試圖併入德國或者奧地利的運動被鎮壓。蘇台德地區的南部與奧地利相鄰,其北部和西部則是德國和捷克之間的山區。英國和法國不願意看到這個地區併入德國或者奧地利,因此支持貝奈斯的建議。1918年11月奧匈帝國解體後捷克斯洛伐克軍隊入駐捷克東部的德語地區,解散了當地的獨立運動。
*捷克斯洛伐克外長(1918年至1935年)
從1918年至1935年貝奈斯在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托馬斯•馬薩里克手下連續任外交部長。1935年他繼托馬斯•馬薩里克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此外從1921年至1922年他還兼任捷克斯洛伐克總理。
在捷克與斯洛伐克之間的關係上貝奈斯持捷克斯洛伐克主義。
貝奈斯反對1917年俄羅斯的十月革命。他的外交政策的主調是反蘇聯的和新斯拉夫主義的,但是他也認識到與蘇聯合作的必要。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後在貝奈斯的領導下捷克斯洛伐克承認蘇聯並於1935年與蘇聯簽署友好條約。但是此舉引起了捷克斯洛伐克西方同盟國,尤其是法國,的懷疑。
*捷克斯洛伐克總統(1935年至1938年)
1938年3月德奧合併後希特勒要求蘇台德地區併入德國。貝奈斯開始增兵,並希望英國和法國能夠支持他。1938年9月貝奈斯向法國建議將蘇台德地區的一部分(約5000平方公里,佔蘇台德總地區的約18%)讓給德國,並將大多數留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說德語的人(按貝奈斯的估計約220萬人)驅逐出境。英國和法國一開始表示同意,但後來又反對這個計劃。為了避免戰爭,英法在慕尼黑協定中同意德國佔據蘇台德地區。
慕尼黑協定簽署後蘇聯曾經表示願意相捷克斯洛伐克提供軍事幫助,但是貝奈斯以不現實為由拒絕了蘇聯的建議。至今為止對蘇聯這個建議是否懷好意依然有爭議。
1938年10月5日貝奈斯辭職赴倫敦。他的後任埃米爾•哈查被選為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後不久他還致電祝賀。
*避難倫敦
一開始貝奈斯作為私人住在倫敦。1940年他組織了一個流亡政府並自稱為是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國家最後承認貝奈斯為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貝奈斯的目的在於重建慕尼黑協定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疆界和驅逐所有340萬境內的德國人。
1943年10月27日貝奈斯在一個從英國播送的廣播中說:「我們要用鮮血換取戰爭的結束。我們將對德國毫不留情。他們從1938年開始在我們的國家造成的破壞將加倍嘗還。整個民族要加入這場戰鬥。沒有一個捷克斯洛伐克人能夠躲避這個人物,沒有一個愛國者會放棄對民族危難復讎的機會。」
1943年12月12日德國在其東部戰場上的敗績已然明顯,貝奈斯在莫斯科與史達林簽署了捷克斯洛伐克和蘇聯的互保條約,這個條約也規定了戰後的合作,這樣蘇聯就成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保障國。在這次訪問中貝奈斯還與史達林達成了驅逐蘇台德德國人以及部分驅逐斯洛伐克南部72萬匈牙利人以及沒收其財產的決定。
*再任總統(1945年至1948年)
1945年5月貝奈斯從蘇聯返回家鄉,實際上又恢復了他總統的職位。他的這個第二次任期的主要任務在於重建捷克斯洛伐克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
1945年5月16日貝奈斯回到布拉格後在布拉格老城對許多歡迎他的人發表演講說:
「我們必須……毫不留情地消滅捷克的德國人和斯洛伐克的匈牙利人。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統一民族國家利益的容許下我們必須將他們消滅掉。我們的目標是在文化上、經濟上和政治上徹底非日耳曼化。」(Bude třeba vylikvidovat zejména nekompromisně Němce v českých zemích a Maďary na Slovensku, jak se jen likvidace ta dá v zájmu jednotného národního státu provést!)  
1945年10月14日他在另一次演講中說:
最近國際媒介批評我們,說德國人遷徙的過程不人道、不能讓人容忍,說我們對德國人就像他們對我們一樣,說我們抹黑了我們自己的道德和至今為止無暇的聲譽,說我們使用了納粹那樣殘酷的、不文明的手段。 
不論這些批評在偶爾事件上是否正確,我毫無疑問地肯定:所有的德國人必須回德國,他們全部將離開。他們離開的原因是他們自己的巨大的道德上的罪惡,是他們戰前和他們自己的戰爭政策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留下的創傷。只有被承認是忠實於我們國家的反法西斯主義者才能夠留下。但是將他們遷返德國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他們是人道的、正義的、無私的和道德上正確的。(……)任何抵觸了這個政策的國家機構必須改悔他們的做法。政府絕不容許共和國的好名聲被不負責任的人摧毀。 
(V poslední době jsme však kritizováni v mezinárodním tisku, že se přesun Němců u nás provádí nedůstojným, nepřípustným způsobem. Děláme prý totéž, co dělali Němci nám; dotýkáme se prý své vlastní národní tradice a své dosud nedotčené mravní pověsti. Napodobujeme prý prostě nacisty v jejich krutých necivilizovaných metodách. 
Ať výtky ty jsou snad v jednotlivostech pravdivé, či nikoliv, prohlašuji zcela kategoricky: naši Němci do říše musí odejít a v každém případě odejdou. Odejdou na základě své vlastní ohromné viny, svého působení předválečného u nás a celé své válečné politiky proti našemu státu a našemu národu. Ti, kteří budou uznáni jako protifašisté, zůstavší věrni naší republice, mohou u nás zůstat. Ale celý náš postup ve věci jejich odsunu do říše musí býti lidský, slušný, správný, morálně odůvodněný (...) Všechny podřízené orgány, které se proti tomu prohřeší, budou velmi rozhodně volány k pořádku. Vláda v žádném případě nedovolí, aby dobrá pověst republiky byla ničena neodpovědnými živly.) 
在波茨坦會議上美國、英國和蘇聯同意使用「人道的手段」對德國人的強迫遷移。貝奈斯簽署的貝奈斯法令中不僅宣布驅逐德國人和匈牙利人,而且因為他們是「賣國賊和(德國的)合作者」以及是不受歡迎的民族而無補償沒收所有財產。此外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企業被國家化。按照這個法令在1938年至1945年間忠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人不被驅逐和沒收財產,不過受到這個例外的人很少。
1948年2月25日已經重病的貝奈斯在重重壓力下接受了非共產黨部長的辭職,由此使得共產黨上台。5月他拒絕在新的憲法上簽字,6月2日他被迫辭職。
克萊門特•哥德瓦爾德繼任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職。
*任職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立後,出任外交部長(1918~1935)。 
**1920-1925年和1929-1935年國會議員。 
**1921-1922年出任總理。 
**1935年繼托馬斯•馬薩里克任總統。 
**1938年10月5日被迫辭去總統職務,赴美國講學。 
**1940年在倫敦建立流亡的民族委員會。 
**1941年任流亡政府總統。 
**1946年再次當選為總統。 
**1948年二月事件中被迫接受12位部長的辭呈,批准捷共提出的新政府名單。同年6月辭去總統職務。 
因他在爭取獨立中所起的作用,同托馬斯•馬薩里克和米蘭•什特凡尼克一起,被稱作捷克斯洛伐克開國三元勛。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8%B1%E5%BE%B7%E5%8D%8E%C2%B7%E8%B4%9D%E5%A5%88%E6%96%AF&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陳夢家
陳夢家(1911年-1966年9月3日),浙江省上虞縣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考古學家,詩人。筆名陳慢哉。
1911年4月20日生於南京,是基督教家庭,1932年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先後在青島大學、燕京大學、昆明西南聯大任教。師事徐志摩和聞一多,是新月派詩人,在青島大學工作時,開始對古文字發生興趣。1944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講授古文字學。傾心看戲評劇,認識魏喜奎、筱白玉霜、常香玉、馬金鳳等明星名角。1957年,發表《慎重一點「改革」漢字》和《關於漢字的前途》,不贊成廢除繁體字實行簡化字,以及實行漢字的拉丁化,被定性為「章羅聯盟反對文字改革的急先鋒」。
五十年代初,陳夢家被自己的研究助理李學勤舉報有經濟問題。1957年,陳夢家被打爲右派,《考古學報》上連載文章被停發。文革期間強迫長跪在院裡,被人吐口水,罪證是攻擊革命烈士聞一多「不洗澡,不換衣服,身上臭得要命」。陳夢家憤然道:「我不能再讓別人當猴子耍」。1966年8月24日服安眠藥自殺未果,同年9月3日,自縊身亡,但有人懷疑是被打死後僞裝成自殺。著作有《殷虛卜辭綜述》。專著有:《老子今釋》(重慶商務印書館,1945年)、《海外中國銅器圖錄考釋第一集》(北京圖書館、商務印書館,1946年)、《尚書通論》(商務印書館,1957年)、《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科學出版社,1962年)
妻子趙蘿蕤是神學院院長趙紫宸之女,錢穆晚年曾言:「有同事陳夢家,先以新文學名。余在北平燕大兼課,夢家亦來選課,遂好上古先秦史,又治龜甲文。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獨賞夢家長衫落拓有中國文學家氣味,遂賦歸與。」。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9%B3%E5%A4%A2%E5%AE%B6&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傅雷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f/Fulei.jpg/150px-Fulei.jpg]]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上海南匯縣人,中國翻譯家、作家、文學家 、教育家、美術評論家。
*生平
1908年4月7日,傅雷生於中國江蘇省南匯縣(今上海市南匯區)。自幼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1921年(13歲)考入上海徐匯公學,1924年因批評宗教為徐匯公學開除,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附屬中學。1925年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參加反學閥運動。秋後考入上海持志大學讀一年級。
1928年(20歲),傅雷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學習藝術理論。開始受羅曼•羅蘭影響,熱愛音樂。
1931年,傅雷回國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校辦公室主任,兼教美術史及法文,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與介紹工作。次年與龐薰琹和倪貽德結成「決瀾社」。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等職。傅雷學養精深,對美術及音樂理論與欣賞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1966年文革初期,9月3日,在經歷了抄家和批鬥的凌辱後,傅雷服毒自殺,其夫人朱梅馥亦隨傅雷自縊而亡。傅聰收到父親的最後贈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 1979年,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辦傅雷朱梅馥追悼會,柯靈致悼詞,鄭重宣布:1958年划為右派分子是錯誤的,應予改正;文革中所受誣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徹底恢復政治名譽。
傅雷一生翻譯作品三十多部,主要為法國作家著作,如名著《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他的個人著作有《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家書》、《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等。
傅雷夫婦育有兩子:傅聰為著名鋼琴家,傅敏為英語教師。
*評論
傅雷的譯作多為法國文豪巴爾扎克和羅曼•羅蘭的名著。15卷《傅雷譯文集》,共五百多萬字,是中國翻譯史上空前的巨著。 傅雷是一位出色的美術批評家。「在上海的時候,我們曾經陪傅雷招待一位法國朋友,鍾書注意到傅雷名片背面的一行法文:Critique d'Art(美術批評家)。他對美術批評始終很有興趣。」24歲就譯出了《羅丹藝術論》這樣不朽的名著。26歲的傅雷在「上海美專」講課時,寫出了《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文章不僅分析了一些繪畫、雕塑名作,更觸及了哲學、文學、音樂、社會經濟和歷史背景等等,足見其知識之淵博,多藝兼通。在《貝多芬傳》里,傅雷以一位音樂鑒賞家的角度用「自己的筆與貝多芬心靈相通,在與命運的搏鬥中彼此呼應」。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2%85%E9%9B%B7&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威廉•倫奎斯特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1/William_Rehnquist.jpg/180px-William_Rehnquist.jpg]]

威廉•哈布斯•倫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1924年10月1日-2005年9月3日)密爾沃基出生,2005年9月3日於阿靈頓縣病逝,美國律師、法官,曾任美國首席大法官。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8%81%E5%BB%89%C2%B7%E4%BC%A6%E5%A5%8E%E6%96%AF%E7%89%B9&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4.15

!<<gradient hori #99FFFF #fff >>紀念日>>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中華民國:軍人節 
*卡達:獨立日
!<<gradient hori #99FFFF #fff >>其他內容>>
*知名日本漫畫《哆拉A夢》之主角哆啦A夢即是於此日出生(2112年)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0/06/DRMN_01.jpg/280px-DRMN_01.jpg]]  
!<<gradient hori #99FFFF #fff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3%E6%97%A5&variant=zh-tw 
*參考日期:2009.3.5
!!!品嚐日期:November 28, 2008   
!!!價位:95
!!!小小心得:清爽的蔬菜與菇類,還有好吃的燻鴨肉片:)微辣的口感相當不錯!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kLGNSHQI/AAAAAAAAAEs/-_9u7vgIHdw/s400/DSC01353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筆管麵(penne)                                               
[img[http://1.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qEPA57I/AAAAAAAAADM/L2wDI5Y1Cqs/s400/penne(%E7%AD%86%E7%AE%A1%E9%BA%B5).jpg]] 

就是我們可以常吃到的筆管麵囉,兩端是@@削尖@@型的,中間是@@摟空@@的。
!!!品嚐日期:October 24, 2008 
!!!價位:100
!!!小小心得:超愛青醬的啊!蛤蠣義大利麵就是得搭配上濃厚香醇的青醬,吃下一口!我已經聽到來自天堂的樂聲了XD而且蛤蠣也超多的!個個鮮美飽滿,好幸福的感覺喔:)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hqKH2YcI/AAAAAAAAAEU/cW_eVdUp6kU/s400/DSC01183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img[http://2.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8nHdfDQyI/AAAAAAAAAFs/-L2Gw_gg54E/s400/01.JPG]]
!!!!我愛吃義大利麵:)
!!!!你愛吃義大利麵:)
!!!!他愛吃義大利麵:)
!!!!大家都愛吃義大利麵:)
!所需材料:

''義大利麵、少許鹽。''

!作法步驟:

*''大鍋中加入五杯水,待水滾後加入一大匙鹽。'' 
*''攤開麵條放入鍋中,以筷子混拌。'' 
*''一邊以大火滾煮,一邊@@攪開@@,不要使麵條沾黏。'' 
*''咬咬看!依個人喜好煮到稍硬程度即可。''
* ''立刻撈起,置於篩中,@@不可用冷水沖洗@@。'' 
*''用毛巾輕敲篩底,迅速濾出多餘水份。'' 
*''倒入調理盆中,淋上橄欖油。'' 
*''攪伴麵條,使其儘量沾黏。''

[img[http://4.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VCr7lpI/AAAAAAAAACs/Q2-17sGMzHY/s400/cooking.JPG]]
!歷史簡述

*關於義大利麵(pasta)的由來,眾說紛紜,最廣為流傳的就是源自中國!相傳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在中國住了十七年後,於西元1292年將麵食料理帶回義大利。另一說法是,中世紀時期統治西西里的@@阿拉伯人@@已經開始吃義大利麵了。還有還有,據說西元一世紀時@@羅馬人@@就吃義大利麵囉!而那時的@@希臘@@人吃一種像千層麵的麵食。無論哪個故事屬實,總之,義大利麵肯定是個古老的食物,而且流傳至今廣受歡迎,無論在西方國家或亞洲各國,都不難找到這項美食,而且隨著當地食材不同,口味也各有變化。

*原來以前義大利麵也是像我們在傳統市場買的生麵條一樣,是吃新鮮現做的;後來人們發現可以把它乾燥儲存,便於長途航海旅程上使用。然而義大利麵開始在義大利本島漸漸成為一項重要的餐點是在16世紀的時候,在那之前,由於製做義大利麵條的@@杜蘭小麥@@(durumwheat)須由西西里(Sicily)或普雅(Puglia)進口,使得義大利麵條成為一種昂貴的食材。後來由於大型農場廣為種植杜蘭小麥,再加上@@機械發展@@,開始有了生產義大利麵條的工廠,終於義大利麵成了義大利日常飲食的一部份。

*儘管全世界有眾多人口喜愛義大利麵,還是比不上義大利人對義大利麵的熱愛,近四百年來他們不僅發展了300多種pasta款式,烹調食譜也是不勝枚舉。雖然在台灣也有一些很合我們胃口的義大利餐館,但是無論如何也應該去一趟義大利品嚐道地的口味,你會發現義大利各地的pasta也不盡相同喔!

!杜蘭小麥

[img[http://2.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2NGJfdI/AAAAAAAAADk/_fOC8lgt61E/s400/%E6%9D%9C%E8%98%AD%E5%B0%8F%E9%BA%A5(durumwheat).jpg]]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awBzHXI/AAAAAAAAAC0/2fulYwdFPIo/s400/durum+wheat.jpg]]
!前言

*義大利麵的世界就像是千變萬化的萬花筒,數量種類之多據說至少有@@500種@@,再配上醬汁的組合變化,便可做出上千種的義大利麵料理。有什麼能比義大利麵更能收服人心的呢?它的製作簡易、用料豐富、口感香濃,不僅在義大利當地備受歡迎外,走訪世界各地的餐飲時,義大利麵的餐館比比皆是,但重要的是在義大利當地,義大利麵簡直就是@@媽媽的味道@@,當有人正用經濟征服世界時,義大利麵卻以吹灰之力悄悄地在全世界老饕的心中佔了一席之地。

!義大利麵的種類

<<tabs tabsClass  
長麵條  長麵條(spaghetti) 長麵條(spaghetti)
通心麵  通心麵(macaroni) 通心麵(macaroni)
螺旋麵  螺旋麵(Rotini) 螺旋麵(Rotini)
貝殼麵  貝殼麵(JumboShell) 貝殼麵(JumboShell)
筆管麵  筆管麵(penne) 筆管麵(penne)
千層麵  千層麵(lasagna) 千層麵(lasagna)
餃子麵  餃子麵(ravioli) 餃子麵(ravioli)
>>




*義大利麵的醬料基本來說可分為@@紅醬@@和@@白醬@@,紅醬是用蕃茄為底的紅色醬汁,白醬則是由麵粉、牛奶及奶油為底的白醬汁,此外,還有用橄欖油調味的麵和用香草類調配的@@香草醬@@。醬和麵的配對遊戲一般來說,新鮮麵條因易吸收醬汁,故較適合濃稠的醬汁;而乾燥麵條不論是味道濃淡的醬汁都可搭配。若以體積來看,粗面適合口味濃醇的醬汁,而細麵條則適合清淡稀薄的醬。

*如用細麵,配上濃稠的奶油醬,可能吃幾口就覺得膩了,而且醬汁的味道太濃,完全蓋掉了面的滋味,就不是很配的組合。所以,選擇醬汁時一併考慮麵的大小形狀,才能提高麵與醬汁的契合度。但這是原則,不是必然,唯一不變的是:醬汁對義大利麵而言,@@雖然重要但仍是配角@@,可別因貪心加了大把醬汁,而將麵條本身芳香掩蓋掉了。
!!!品嚐日期:January 12, 2009      
!!!價位:95
!!!小小心得:蕃茄醬汁還不賴,菇類還有雞肉都充滿番茄的滋味:)雞肉好吃不怕胖XD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kcJbCVbI/AAAAAAAAAFE/FeuTYWtR9v0/s400/DSC01732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品嚐日期:June 2, 2009        
!!!價位:100
!!!小小心得:香濃的起司與濃郁菠菜所調配的醬汁填滿了筆管麵中間的空隙,每一口咬下都爆漿喔XD

[img[http://2.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kmi0X76I/AAAAAAAAAFU/xC8gwE9ZkFc/s400/DSC02244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螺旋麵(Rotini)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jjwLMs8-JI/AAAAAAAAAF8/C7qxi4yet84/s400/Feta_and_Vegetable_Rotini_Salad.jpg]]

許多人說起義大利麵都會想起這種型態的義大利麵,是一種螺旋狀的麵條,它@@螺旋狀的外形@@,可以使調味汁更容易進入義大利麵中,所以它@@適合各種調味汁@@,也適合做成沙拉、烤菜,或用炒的方式來料理,料理上十分方便,受到許多民眾的喜愛。
!詞條標題
{{{
歷史上的MM月DD日
}}}
*MM:01 - 12
*DD:01 - 31
----
!詞條內容
!!大事
*西元年:大事敘述
!!出生
*西元年:本日出生的名人(註明其出名原因)
!!死亡
*西元年:本日死亡的名人(註明其出名原因)
!!紀念日
*紀念日說明
!!參考文獻
*網站標題:URL(參考日期)。
*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
!詞條標籤
{{{
編輯者大名
}}}
|noBorder|k
|!注意:請用離線版本進行編輯,編輯完成之後再加以上傳。|
#至 options » 指令下輸入「維基網站密碼」、「編輯者大名」。
#進行詞條編輯
##至詞條總管點選並開啟詞條進行編輯
##注意[[詞條格式規定|規範:詞條內容格式]]
##可隨時使用 save changes 指令暫存於本地
#完成編輯後
##點選 upload 指令上傳更新知識庫
##待右上角出現 @@Main ~TiddlyWiki file uploaded@@ 訊息代表上傳成功!
!貝殼麵(Jumbo Shell)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jjwHbzTd6I/AAAAAAAAAF0/fmk6oHjCRNY/s400/dww_shells.jpg]]

看名字就可以猜想的到它的外型,為一種大型的@@貝殼狀@@義大利麵,中間中空部分可填入蔬菜、肉類、乳酪等做成的餡,放入烤盤再淋上調味汁去烤,不僅外觀上十分美觀,和內餡的相合度也十分的高,是許多慶典餐點上常會使用的一種義大利麵。
!通心麵(macaroni)
[img[http://2.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k04KPBI/AAAAAAAAADE/yg6sswnGMV8/s400/macaroni(%E9%80%9A%E5%BF%83%E9%BA%

B5).jpg]]

又稱做通心粉或水管麵,適合各種烹調方式,它帶有溝紋的表面和@@中空的部份@@都可以@@讓調味汁更入味@@,所以很適合濃稠的奶油和乳酪調味汁,或是帶有肉塊或蔬菜塊的調味汁,烹調過後與醬汁的融合度極佳,是許多人的最愛。
!!!品嚐日期:November 21, 2008        
!!!價位:40
!!!小小心得:酥皮濃湯就是那樣呀,反正很好喝XD

[img[http://4.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iDW5WO8I/AAAAAAAAAEc/PIp5Qg4HX8Y/s400/DSC01297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品嚐日期:December 11, 2008     
!!!價位:95
!!!小小心得:清爽的蔬菜還有洋菇搭配上可口的牛肉,健康美味零負擔喔XD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kWgmIyXI/AAAAAAAAAE8/HhghfhlOpKI/s400/DSC01411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長麵條(spaghetti)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xp8gjbI/AAAAAAAAADc/Ai0OkDZMuk0/s400/spaghetti(%E9%95%B7%E9%BA%B5%E6%A2%

9D).jpg]]

這是最普通的麵條形狀,其外表就是最簡單的麵條,只會在其中分粗細,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形狀,它的做法最廣泛,可以@@配上各種調味汁@@,義大利麵的料理中也最常用它來表現各種烹調法。
!餃子麵(ravioli)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cuQdtXHI/AAAAAAAAADU/sVNlMWcA8dQ/s400/ravioli(%E9%A4%83%E5%AD%90%E9%BA%

B5).jpg]]

簡單的來說,就是@@義大利水餃@@囉,只是裡面包的餡料非常多樣化,雞肉、蝦仁、起司、蘑菇、甚至龍蝦肉都有。
!!!品嚐日期:December 2, 2008    
!!!價位:100
!!!小小心得:我最愛蒜頭的香味了XD濃郁的蒜香搭配上鮮新的透抽!醬料也是很夠味,有炒麵的feel:)

[img[http://3.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kQTT59HI/AAAAAAAAAE0/OFyXqNEyzhk/s400/DSC01365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品嚐日期:April 24, 2009       
!!!價位:135
!!!小小心得:真的很讚喔,料給它有夠多XD有蝦子 蛤蠣 透抽還有魚肉耶:)是不是很棒棒壓XD麵的口感頗佳,不會太辣但可增進食慾喔!嘴巴不會黑鴉鴉的啦!

[img[http://1.bp.blogspot.com/_2myhsfdso10/Si7kg7BFLkI/AAAAAAAAAFM/GuYlF3NiL7I/s400/DSC02144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gradient hori #CCFFCC #fff >>基本資料 >>
|中文姓名|[[魏子貴]]|
|英文名字|Todd|
|性別|男|
|星座|處女座|
|血型|O型|
|出生日期|1989年09月04日|
|身高|180公分|
|體重|60公斤|
|學歷|世新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動畫設計組|

!<<gradient hori #CCFFCC #fff >>在學表現 >>

!!信義國小優良表現

|日期|班級|事由|獎項|h
|86.10.01|二年12班|暑假作業評選|優良成績|
|88.10.25|四年10班|交通安全海報比賽|佳作獎|
|89.01.29|四年10班|唐詩大賽|特優|
|90.04.16|五年7班|校園寫生比賽|高年級組入選|

!!重慶國中優良表現

|日期|班級|事由|獎項|h
|91.12.27|一年8班|二十八週年校慶海報比賽|特優|
|92.04.06|一年8班|校園寫生比賽|優等|
|92.04.06|一年8班|海報比賽|特優|
|92.04.10|一年8班|學藝競賽海報類|優選|
|92.04.10|一年8班|學藝競賽寫生類|特優|
|92.04.15|一年8班|畢業標語比賽|佳作|
|92.05.06|一年8班|母親節卡片設計比賽|優等|
|92.06.10|一年8班|歡送畢業生海報比賽|佳作|
|92.10.13|二年8班|校內美展競賽平面設計類|特優|
|92.12.20|二年8班|二年級拔河比賽|第四名|
|93.05.07|二年8班|母親節卡片比賽|優等|
|93.05.20|二年8班|歡送畢業生標語比賽|佳作|
|93.05.20|二年8班|歡送畢業生海報比賽|特優|
|93.06.05|二年8班|六三禁煙節標語製作比賽|特優|
|93.06.05|二年8班|六三禁煙節海報製作比賽|特優|
|93.12.10|三年24班|校慶藝能科比賽立體造型類|優等|

!!板橋高中優良表現

|學年|班級|座號|發生日期|星期|獎懲情形|獎懲事由|h
|94上|107|40|94.09.20|二|嘉獎乙次|榮獲94學年教室布置甲等|
|94上|107|40|94.12.27|二|嘉獎乙次|調閱生活週記書寫優良|
|94上|107|40|94.12.30|五|嘉獎貳次|擔任英文小老師認真負責熱心服務|
|94上|107|40|95.01.04|三|嘉獎貳次|擔任地理小老師認真負責熱心服務|
|94下|107|40|95.05.05|五|嘉獎貳次|擔任校慶運動會表演,認真負責|
|94下|107|40|95.05.05|五|嘉獎乙次|菩提大使任運動會接待|
|94下|107|40|95.05.05|五|嘉獎貳次|校慶舞會場地佈置認真|
|94下|107|40|95.05.06|六|嘉獎貳次|菩提大使校慶接待,認真|
|94下|107|40|95.05.30|二|嘉獎乙次|調閱生活週記書寫優良|
|94下|107|40|95.06.12|一|小功貳次|擔任畢典會場佈置盡善盡|
|94下|107|40|95.06.19|一|嘉獎貳次|擔任小老師認真負責熱心服務|
|94下|107|40|95.06.19|一|嘉獎貳次|擔任地理小老師認真負責熱心服務|
|94下|107|40|95.06.19|一|嘉獎乙次|協助處理班務,極為認真負責|
|94下|107|40|95.06.20|二|嘉獎貳次|擔任班級幹部盡職負責|
|95上|207|38|95.10.14|六|嘉獎貳次|獲95學年教室佈置優等|
|95上|207|38|95.12.22|五|嘉獎貳次|負責聖誕節佈置,認真盡責|
|95上|207|38|96.01.08|一|嘉獎乙次|擔任公民小老師認真負責熱心服務|
|95上|207|38|96.01.10|三|小功乙次|擔任班級幹部盡職負責|
|95下|207|38|96.04.04|三|嘉獎乙次|協助祈福大會場地佈置認真負責|
|95下|207|38|96.04.13|五|嘉獎乙次|參與校園彩繪比賽,表現良好|
|95下|207|38|96.04.19|四|嘉獎乙次|製作指考海報,表現優良|
|95下|207|38|96.05.12|六|小功乙次|負責舞會工作,積極努力|
|95下|207|38|96.05.30|三|小功乙次|獲全國網讀9604寫作第1名|
|95下|207|38|96.06.20|三|嘉獎貳次|擔任班級幹部盡職負責|
|95下|207|38|96.06.25|一|嘉獎乙次|擔任公民小老師認真負責熱心服務|
|96上|307|38|97.01.06|一|嘉獎乙次|擔任班級幹部盡職負責|
|96上|307|38|97.01.10|五|嘉獎乙次|擔任公民小老師認真負責熱心服務|
|96下|307|38|97.04.10|二|嘉獎乙次|擔任班級幹部盡職負責|

!<<gradient hori #CCFFCC #fff >>負責詞條>>

|責任編輯的三天|h
|[[歷史上的09月01日]]|
|[[歷史上的09月02日]]|
|[[歷史上的09月03日]]|
|編輯者資料|h
|[[魏子貴]]|